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18年第9期(总第9期)(2018年7月9日-7月13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3 阅读: 【字体:

经济信息摘要
 
2018年第9期(总第9期)
(2018年7月9日-7月13日)
 



【本期信息摘要】
        国内经济:①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②七部委整治地产乱象 钢市短期影响不大;③“东北制造”再升级、锻造新竞争力;④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
        国际视角: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美国不应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陷阱”; ②深耕中东欧 共推“16+1合作”行稳致远。
        山西动态:①我省一项电力科技成果国际领先;②山西PPP项目呈“双升”态势 财承报告规范率全国第一;③山西“五步走”引领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④三年时间推动万家企业“上云”;⑤省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我省电煤价格微涨;⑥山西鲜梨敲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⑦我省上半年城乡就业人数“双增长”;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税收发展新动能。
        晋中动态:①青岛市政协调研组考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②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增幅双列第三;③晋中启动“森林督查攻坚月”专项行动。

【国内经济】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
        增速平稳、就业扩大、通胀温和、收入增长、改革深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多项指标不断向好。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的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在长期研究宏观经济的权威专家眼中,中国经济的总体态势是清晰而明确的。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为6.8%,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6.7%到6.9%的增长空间。我相信,上半年GDP增速还会保持在这个区间。中国经济总体态势稳中有进,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举措持续发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有效提升。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消费升级加快,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我国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加快,市场预期继续向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司长许剑毅表示。
        王昌林认为,代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包括GDP增速、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居民收入、就业率、环保状况等。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居民收入跑赢GDP,工业利润稳步增长,宏观杠杆率、负债率在下降……多项经济数据表明,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动能茁壮成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退休金又要涨了。”目前,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我国连续14年提高养老金水平。今年下半年,全国养老金调整将全部发放到位,预计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收入,既是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是重要的社会指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建立在宏观经济稳健前行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收入分配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目前,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新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同时,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新阶段,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有力地拉动了服务业增长,产业兴旺使收入上升,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继续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实际增长6.8%,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同时,环保监察、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单位GDP能耗、排放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幸福感不断增强。”王昌林指出。
        国务院日前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经过3年努力,我国将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环保攻坚,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4月份,“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正式启动,已先后征集到多项涉及教育、身份证明、商事服务领域的堵点问题。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累计解决堵点问题542个。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优化创新生态,不断改善创新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明显增强。
        1-5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265万户,同比增长12.3%,日均新登记1.76万户;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6万件,授权量达13.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17331件,同比增长10.5%;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促进新产品大量增加。
        中国经济潜力巨大、消费需求空间很大,中国经济有信心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实体经济的创新,由原来的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加快迈向中高端,重塑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新优势,实现这种转型升级必须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
        “改革越是深入,越会触及更多利益和矛盾,遇到更多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府将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王昌林认为,中国还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环境。
 
七部委整治地产乱象 钢市短期影响不大
        住建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而七部委进行房地产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中对终端工地的影响,从专项治理的内容就能发现,其实短期内基本落不到用钢表现头上,该专项行动主要范围为打击投机炒房团伙、打击房地产“黑中介”、打击虚假房地产广告等。此次专项治理主要是对房地产不合理合规的价格上涨进行遏制。
        从对建筑用钢有指标性意义房地产数据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10.8%,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达到53098万平方米,增长13.2%。5月份房地产市场开工率快速上升,期间建筑钢材的市场价格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上扬,需求表现上升所带来的动力转化顺畅。
        由此看来,近期建筑终端用钢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而投资水平在上升,意味着后期的新增工地数量会继续增加,开工面积也将维持增长,这对后期的建筑用钢刚性需求的支撑做出了重要的注解。
        不过,虽然治理行动短期内难以影响到用钢终端的实际运行表现,但长期看必然会对后期的房地产市场乃至钢材需求表现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周期性将会较长。目前正值全国高温多雨的夏季用钢淡季,供需两弱的表现将会维持一段时间,此时可能对后市供需产生影响的消息面因素,也会出现阶段性的信息反射导致短时间内钢价出现小规模的反应。
 
“东北制造”再升级 锻造新竞争力
        传统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在对接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力,通过优化政策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为东北制造注入新活力。
  “高精尖”引领制造业转型
  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5月在黑龙江出厂,标志我国自主掌握此核心技术,海上油气田开发自此拥有“中国心”。该发电机组由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生产。
  东北制造在关键领域和技术上不断突破,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只是缩影。2015年我国首颗自主研发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吉林一号”升空,2016年哈电集团交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核主泵屏蔽电机,2017年沈阳鼓风机集团研发我国首套十万空分大型空气压缩机组……一件件“大国重器”亮出东北制造新名片。
  沈阳鼓风机集团副总工程师汪创华说,十万空分机组可保障每小时从50万立方米空气,分离出10万立方米氧气,技术从前被国外少数公司垄断。集团依托创新驱动,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近年来研发投入均占销售收入6%以上。
  传统制造企业老中出新,新企业也后来居上。沈阳新松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一些“大黑粗”的低端制造正在淘汰。哈工大机器人成立3年多,业务涉及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等8大领域,已申报专利300余项,推出了20余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
  东北聚焦制造业转型,使新动能不断积聚。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3个百分点。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其中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快速增长。在吉林省,作为高技术制造业代表的动车组、电子元件表现抢眼,产量分别增长1.67倍和1.14倍。
  政策“出实招”激活制造优势
  东北靶向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使有深厚制造业基因的东北三省加快“基因重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黑龙江省工信委装备处副处长冯涛举例说,黑龙江省制造业体系庞大,累计为全国提供1/3电站成套设备、1/2铁路货车、1/3重型高档数控机床等。
  近年来东北三省盯住各自有供给优势的领域发力,重塑东北制造竞争力。2012年辽宁省在国内率先设立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一系列政策出台,助辽宁抢占转型先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由2012年12%提高到2017年18%。
  黑龙江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顶层设计,2017年出台《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系该省首份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黑龙江省工信委介绍,过去是工业全口径发展规划,立足壮大规模。现在从“工业”到“制造业”,体现发展思路之变。
  转型任务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哈尔滨轴承集团瞄准进口替代,集中力量向精密机床、轨道交通等核心领域冲锋。“以前企业什么都干,但成为全能冠军难。现在集中在几个主业,争单项冠军。”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马平慧说,目前哈轴的精密机床轴承占国内精密轴承市场的1/3。
  政策红利和制造业基础,让东北制造转型前景看好。一季度,东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其中辽宁省同比增长高达71%。
  科技“结实果”促制造升级
  由于东北科技资源富集,近年来通过破除体制机制藩篱、调动科研人员双创积极性等举措,使科技优势加快转化为制造业动能。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龙江一号”“龙江二号”微卫星通过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哈工大成为世界首个把微小型探测器发往月球的高校。据悉,包括哈工大在内,黑龙江省有78所高校、719个科研机构。吉林省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占比也排在全国前列。科技日益成为东北发展高端制造的优势。
  科技重学术轻应用、本地转化率低是困扰东北制造的难题。为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吉林省把科研成果转化对科技人员的奖励提高到70%。黑龙江省鼓励高校院所办经济实体,给人才股权、期权等奖励。
  黑龙江省仅近两年,哈工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就依托在航天、机器人、船舶海洋等领域优势,成立181家科技企业,其中不少属于高端制造业。手握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哈工大教授马晶,成立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公司,在注册资金2亿元中,有1.332亿元是其持有的技术作价入股。
  与驻地部委科研机构、部属院校“院地合作”,是推动制造业科技转化的另一有效途径。中科院长春分院与吉林省共建科技转化平台,形成了利益共得、风险共担合作模式。通过院地合作,对全国中科院技术资源整合,找准技术与制造业结合的靶点,为地方发展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进口对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自由贸易。《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是优化进口结构促进生产消费升级。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适应消费升级和供给提质需要,支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落实降低部分商品进口税率措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清理不合理加价,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品进口。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促进建筑设计、商贸物流、咨询服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增加农产品、资源性产品进口。
        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作为重点开拓的进口来源地。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加快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落实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货物及服务优惠安排。
        三是积极发挥多渠道促进作用。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发挥外资对扩大进口的推动作用,完善外商投资相关管理体制,优化境内投资环境。推动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有效互动,加快推进签订高水平的投资协定,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创新进口贸易方式,加快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四是改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条件。大力培育进口促进平台,培育形成一批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优化进口通关流程,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加快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加强外贸诚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以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体系为核心的进口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和完善国内市场秩序。
 
【国际视角】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美国不应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陷阱”
        对世界经济史来说,十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许多人一定还记得,世界经济在美国华尔街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时,人们喊出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饱含了多少焦虑和不安。
  十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远不如人们期许的那样强劲,信心的极端重要性并未减弱。然而,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所言,“笼罩世界经济的乌云正变得越来越重,最大和最重的乌云是信心的恶化”。恶化人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信心的源头来自何方?只要随手翻一翻各国的报章,读一读那些有关美国同贸易伙伴大打贸易战忧心忡忡的报道,答案再清楚不过地摆在人们面前。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美国公开违反世贸规则,大范围挑起贸易争端,势必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危害世界经济增长。世界银行上月初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关税广泛上升将会给全球贸易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那些与美国贸易或金融市场关联度较高的经济体。权威人士预测,如果关税回到GATT/WTO(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之前的水平,世界经济将立即收缩2.5%,全球贸易量将削减60%以上,负面影响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美国发动贸易战对全球价值链形成冲击,并通过各国经贸之间的相互关联,产生广泛的溢出效应,影响世界经济有效运行。国际货币组织今年4月发出警告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将破坏全球价值链,减缓新技术扩散,导致全球生产率和投资下降。随着美国不断升级贸易战,全球市场信心受到强烈冲击,股市、汇市加剧波动,多国企业信心指数下滑。
  贸易战向来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不可能不为自己失去理性的单边保护主义行径付出沉重代价。中国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已经对美国强行加征关税做出有力反击。在此之前,欧盟已从6月22日起对价值28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加拿大则于本月1日起对126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美国国家纳税人联盟、美国商会及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指责白宫发起的贸易战对美国人来说是“就业杀手”,损害的是美国产品竞争力和广大民众的利益。
  美国是头号发达国家,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把世界经济搞乱了,美国人的日子自然也会受影响,但总不至于基本保障都成问题吧?白宫决策者由着性子打贸易战,想过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吗?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明确表示,贸易战对所有人都有害,但穷人将损失高达63%的购买力。
  无论是在道义层面上讲,还是从国际规则角度看,美国都没有权力给世界经济制造“衰退陷阱”。
  美国不是惯于谈论“国际责任”和“全球公共产品”吗?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利益深度交织在一起。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增强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稳定人们对发展前景的信心,这是每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国际责任。无论美国炮制出怎样的理论依据来遮掩辩解,说破了天也没有人会相信违反世贸规则大打贸易战不是极具破坏性的所谓“全球公共产品”。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无论是体量还是强势货币地位都决定了其政策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牵动作用。这一切都不是过高的要求,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自选项,而是美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必须有的担当。道理简单得很,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地球村不是蒙昧的原始部落,贸易霸凌主义永远都不可能写入村规民约。地球村里的事情不能一家说了算,一家说了也不可能算。
 
深耕中东欧 共推“16+1合作”行稳致远
        7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索非亚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第八届经贸论坛时表示,“16+1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从过去合作6年情况看,中国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积极深耕中东欧。主要体现在不断夯实16对双边关系、不断挖掘和推出新的务实合作举措、积极拓展三方或多方合作、不断推进民心相通。
  双边合作对“16+1合作”尤为重要。在历届16+1峰会期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大致形成一个惯例,总理先是官方访问中东欧某主办国,就双边关系发展深度合作。然后是与中东欧其他15国总理或领导人一一会面,商谈合作意向,达成合作共识,再是参加“16+1合作”会议以及经贸合作论坛等。双边为“16+1合作”平台铺路,而“16+1合作”则汇集共识,为17国合作蓄势发力,两者相得益彰。
  历届峰会还积极挖掘新的合作领域,推出一系列新的务实合作举措。不同产业间还互相捆绑,做大做强务实合作。此次保加利亚索非亚峰会,双方领导人讨论的合作内容更扎实和更具体。在新技术和新能源领域、电子商务领域、中小企业合作等方面均商讨并提出了很多合作举措。这些合作举措无不成为“16+1合作”新的增长点。
  此外,在旅游、农业、地方等作为传统的合作领域,本届峰会也赋予了新的合作内涵、新的合作内容:在保加利亚成立了首个16+1农业合作示范区,在示范区框架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体现了“互联网+特色合作产业”的特点。地方合作自“16+1合作”启动之初就已展开,但至索非亚峰会,被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赋予了更多的合作内涵,成为“16+1合作”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的又一个引擎。
  积极开展第三方或多方合作,推动“16+1合作”积极助力中欧合作,也成为中国深耕中东欧地区的又一项重要措施。中东欧地区利益相关者较多,中国重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在平台内开辟观察员制度,鼓励奥地利、白俄罗斯、欧盟、希腊、瑞士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作为观察员与会,积极欢迎德国等欧盟国家的企业参与“16+1合作”。
  本届峰会,中国的一系列倡议和举措对欧盟保持了高度的开放和透明度,体现了足够的包容性和互利共赢原则,充分考虑了欧盟的关切,积极推动欧盟及成员国作为第三方参与到合作中来,促进中欧关系发展。
  人文相通是“16+1合作”保持可持续性的一个基础,良好的政策沟通和民意交流是推进合作的保障。过去6年,“16+1合作”分别提出了旅游年、媒体年、人文交流年等各项促进人文相通的举措。未来,人文相通势必得到进一步强化。
  早在2014年贝尔格莱德峰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就强调“16+1合作”研究的重要性,最终促成由中国社科院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成为推进智库、学者交流的平台。此次会见,保加利亚总统拉德夫提出成立“16+1合作”索非亚研究中心,李克强总理就表示出了兴趣和关注,表示会认真研究,提出中方的方案。李克强总理的积极回应,表明了两国领导人对民心相通工作的高度重视。
 
【山西动态】
我省一项电力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2018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于日前揭晓,由国网晋城供电公司独立完成的“输电线路采空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装置”项目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奖项是该公司获得的首个国网公司级科技进步奖,同时也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首个国网公司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输电线路采空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装置”成果由晋城供电公司职工宰红斌自主研发,有效避免了倒塔断线等恶性事件发生,变被动整改防治为主动智能预防,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该项目成果的推出,将以往被动治理输电线路采空区地质灾害变为主动智能防治。率先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累计消除倒塔断线隐患5起,减少人员作业515次,多供电量840万千瓦时,确保了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经专家组鉴定,该项目核心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西PPP项目呈“双升”态势 财承报告规范率全国第一
        7月10日,从省财政厅传来消息,在财政部关于全国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规范性情况通报中,我省以91.2%的财承报告规范率列全国第一位,这是我省PPP项目在数量及投资额双双进入全国前20名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我省PPP项目呈现“双升”态势,截至目前,新增入库PPP项目36个,新增投资额约181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乘势而上,将“规范”和“加快”两手一起抓,PPP呈现“双升”良好态势。在“规范”方面,省财政厅对截至上年底的161个管理库PPP项目进行了集中汇审,分别对4月至6月新入库的PPP项目进行了规范性审核,严把“两评一案”关口,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在财政部近期关于全国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规范性情况通报中,除去西藏、上海等PPP项目数量较少的地区外,我省以91.2%的财承报告规范率列全国第一位,高出第二名云南7个百分点。此外,山西各级财政部门也积极推出相关措施推进PPP项目规范发展,其中,阳曲县推广PPP模式工作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获得了在PPP项目以奖代补政策评审时予以优先支持和在2019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PPP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时给予优先倾斜和支持的优惠政策鼓励,以及2018年“免督查”的激励措施。
  在“加快”方面,根据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项目信息显示,同比一季度,我省新增入库PPP项目36个,累计项目总数245个,排名上升1位,居全国第16位;新增投资额约181亿元,累计投资额1948.84亿元,排名上升1位,居全国第19位。
 
山西“五步走”引领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
        团省委进一步推动“青春兴晋”行动常态化
  “希望年年都有这么好的实践机会,让像我们一样在外上学的青年有机会为美丽的家乡建设出一份力。”7月2日,记者从团省委了解到,为广大返乡大学生提供1383个暑期实践岗位的“青春兴晋”行动——2018返乡暑期实践活动,受到省内外山西籍学子的欢迎,目前已收到5547人的报名,众多名校山西籍学子希望能以各种方式参与家乡的社会实践。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团省委为贯彻落实省委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推动“青春兴晋”行动常态化开展的有力举措。他们以“五步走”的方法推进各项工作见实效,动员引导更多在外优秀学子回乡实践锻炼。
  立足服务大局,吸引青年人才。团省委深刻认识到“青春兴晋”行动是新时期共青团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的有效结合点,他们充分发挥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启动了“青春兴晋”学子暑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山西籍优秀学子回乡就业创业。
  突出实践特点,精心开发岗位。全省各级团组织按照“注重实践、发挥专长、就近就便”的原则,与有关单位积极对接,有针对性地选择暑期实践岗位1383个,涉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瞄准重点高校,主动上门对接。活动伊始,团省委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21所“双一流”高校的346名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召开7场座谈会,宣讲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目标、新环境,推介暑期社会实践岗位,介绍我省及各市引进人才和选调生等政策,听取青年学子意见建议。
  发挥本土优势,拓展实践范围。在做好省外重点高校宣传对接的同时,结合我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各自专业特色,动员我省高校学子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活动实效。团省委专门制作暑期社会实践网络报名系统,并公布所有实践岗位的咨询电话和微信平台,及时为学子答疑解惑。同时要求相关单位为参与实践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签订暑期实践协议。
        活动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了我省求才若渴的良好氛围,在他们中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此次活动,团省委在21所“双一流”高校建立了“山西学子工作站”,直接覆盖山西籍学子5000余人,发现并培养了一批热爱家乡、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初步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下一步,团省委将强化跟踪服务并推动“青春兴晋”行动常态化,以“青春兴晋”行动动员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
 
三年时间推动万家企业“上云”
        山西省近日出台《山西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力争利用3年时间,引进培育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服务商3至5家、云应用服务商150家以上,全省上云企业突破万家。
  “企业上云”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方式,按需按量获取云服务商所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程序等云服务的行为。“企业上云”将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
  山西省鼓励支持“企业上云”行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企业上云”策略。其中,中小微企业首先实现云计算初级应用,大中型企业通过“移动化”改造、“互联网化”升级、“智能化”提升等途径逐步实现云计算深度应用。
  山西将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云平台建设,带动行业内企业“上云”。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面向行业企业的统一资源共享云平台,实时共享资源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现行业企业备品备件、后勤保障、库存等各类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省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我省电煤价格微涨
        省价格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省电煤价格环比与同比均轻微上涨。
2018年6月,全省48家发电企业折5000大卡电煤平均价格为365.94元/吨,2018年5月电煤平均价格为359.94元/吨,环比上涨1.67%;2017年6月电煤平均价格为345.75元/吨,同比上涨5.84%。
省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近期电煤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环保检查、煤矿及自身挖掘条件等因素影响,部分煤矿还在停产中,加之近期运费整体上涨。二是夏季用电量持续上涨,电煤需求量增长。预计电煤价格在整个夏季高位企稳或有所上涨。
 
山西鲜梨敲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
        从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4天前,万荣县21.6吨鲜梨在澳大利亚顺利通关,标志着山西鲜梨首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运城水果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高端市场共计862吨,同比增长56%。
  澳大利亚是国际水果高端市场,也是全球检验检疫规定和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为推动山西鲜梨顺利敲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检验检疫局围绕我省“一县一业”农业发展战略,指导出口企业从符合要求的果园采摘鲜梨,在包装车间进行严2017年,全省新增大同县(黄花菜)、绛县(山楂、樱桃、苹果、桃)、曲沃(蔬菜)、盐湖区(酥梨)等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总数达20个,位居全国第四;新增清徐县(醋)、文水县(蔬菜)、广灵县(杂粮)等14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总数达16个。2017年,全省经检验检疫出口的水果货值同比增长49.9%,果农亩产增收2000元,带动就业110余万人。我省的苹果、梨、樱桃、冬枣、甜柿、石榴、葡萄等水果出口到44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水果市场打响了山西品牌。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省采用国际农产品相关标准,按照示范区建设规范,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面行动”机制,在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疫情疫病监控等七大体系,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下一步,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做好对出口企业的技术指导,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增效工程,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服务山西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帮助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促进山西外向型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格的吹刷、挑选、分级、包装等过程,确保鲜梨符合澳方要求。
 
我省上半年城乡就业人数“双增长”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在经济加快转型、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城乡就业人数“双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双下降”。1-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26万人,同比增长1.36%,完成全年任务的62.8%;转移农村劳动力22.32万人,同比增长2.7%,完成全年任务的67.64%;城镇登记失业率3.4%,同比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低于4.2%的控制目标,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常委会第77次会议和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传达曲孝丽副省长对就业工作的批示。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社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以支持创业促进就业、以优化服务促进就业,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培训就业扶贫、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等工作,突出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退役军人培训和开发区企业订单式培训,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税收发展新动能
        7月11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获悉,前5月份,全省新兴产业税收完成104.66亿元,同比增长40.77%,增速同比加快18.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我省持续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全省新兴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带动税收同步增长,形成良性互动稳步发展的态势。
        从税收比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合计占全部新兴产业税收的63.33%,这些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基石;从增长速度来看,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81.43%和84.94%。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160.7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09.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税收增长91.6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68.49%,这些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发展空间。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新兴产业的企业经济发展增势良好,如:1-5月份,作为新能源的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入库税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13.81%,增收0.84亿元;山西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入库税收535.65万元,同比增长54.22%,增收188.32万元;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库税收0.67亿元,同比增长43.93%,增收0.2亿元。
 
【晋中动态】
青岛市政协调研组考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7月9日至10日,由青岛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宏钧带领的调研组来到我市,就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学习考察。市政协主席赵庆华,副主席王继堂,秘书长邢俊杰出席座谈会;副主席杨定旺陪同实地考察。
        赵庆华对青岛市政协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说,晋中是晋商故里,中和福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良好,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晋中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抢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柱性、先导性产业。目前,全市有12家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其中,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设有山西省省级技术中心,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建有研究所,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对现有品种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质量标准和改进工艺。企业发展潜力不断扩大,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正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共赢之路。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杨宏钧表示,晋中市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潜力巨大,优势突出。下一步,要加强与晋中的沟通合作,并大力向外地企业宣传晋中、推荐晋中,促进更多生物医药企业来晋中投资兴业。
        调研组一行还到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并就有关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
 
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增幅双列第三
        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4.07亿元,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的65.94%,超过序时进度15.94个百分点,超收20.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6%,增收21.91亿元。市本级和12个县(区、市)全部实现同比增收。
        时间进入7月,2018年已过半。回首来路,方知将来。作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财政收入首先传来捷报:上半年,晋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增幅双双位列全省第三名,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优异的发展答卷。
        今年以来,我市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紧紧围绕“三个三”工作思路和举措,补短板、强弱项,积极组织收入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4.07亿元,完成年度收入任务127.5亿元的65.94%,超过序时进度15.94个百分点,超收20.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6%,增收21.91亿元。市本级和12个县(区、市)全部实现同比增收。
        分征收部门看,全市国税部门累计完成30.06亿元,同比增长28.75%,增收6.71亿元;地税部门累计完成28.35亿元,同比增长28.68%,增收6.32亿元;财政部门累计完成25.66亿元,同比增长52.94%,增收8.88亿元。分税种完成情况看,四大主体税种完成40.70亿元,同比增长22.12%,增收9.00亿元;地方小税种合计完成税收17.44亿元,同比增长21.85%,增收3.81亿元。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本月增长较为明显。
        市财政局分析显示,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半场”表现不俗,呈现出增速快、增幅高、结构优的积极信号。
        今年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直保持高幅增长,平均增幅达到31.74%,同时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经济的持续稳中向好。据统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15.1 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全省2.2个、3.4个百分点,其中5月单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1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 单月总量达今年最高值。
        传统行业稳中有升,新兴行业齐头并进,促进税收收入实现较快增长。1-6月,我市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税收54.98亿元,同比增长18.82%,增收8.71亿元,行业比重达到37.95%。制造业完成税收30.05亿元,同比增长101.51%,行业占比达到20.74%,较上年提高7.27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315.60%、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37.47%、造纸业同比增长332.96%、炼焦业同比增长73.64%、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29.78%、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3.15%。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全市持续推进旧城改造,投资额快速向房地产开发项目集聚,房地产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 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24.0%,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共161个,占全部投资项目个数的比重为21%。同时,随着太原榆次同城化建设的加速,房屋价格上涨明显。受各项因素拉动影响,1-6月,我市房地产业税收完成14.20亿元,同比增长44.65%,增收4.38亿元。
        我市经济增长活跃,金融存贷款规模明显扩大。1-5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34.79亿元,同比增长9.66%。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52.90亿元,同比增长18.39%,较上月净增15.31亿元。受此因素拉动,全市1-6月金融业完成税收10.55亿元,同比增长20.50%,增收1.79亿元。
        同时,我市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税收也保持在稳定增长区间,分别同比增长27.40%、15.14%、18.35%。随着非煤行业的快速发展,税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一煤独大,到如今的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等行业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市场需求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全市收入组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晋中启动“森林督查攻坚月”专项行动
        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了解到,从7月5日开始,我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森林督查攻坚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森林资源监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本次“森林督查攻坚月”专项行动从7月5日开始,到8月5日结束。督查对象为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落实情况;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情况;相关部门、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个人等破坏森林资源问题。督查内容一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建设和执行情况,上一年度破坏森林资源问题查处整改、执纪问责情况。二是林地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以及临时占用林地管理情况,非法占用林地,毁林(湿)开垦等情况。三是林木采伐管理情况,主要包括采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森林经营活动开展情况,乱砍滥伐情况。四是涉林案件管理情况,对检查范围内典型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进行排查,全面梳理案件查处情况。五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其他情况。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森林督查攻坚月”专项行动将通过遥感手段,利用林地“一张图”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森林资源督查系统,建立常态化的监督和执法机制,有效遏制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市森林资源监管问题。同时,督促各县(区、市)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各项制度,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