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效益质量明显提升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30 阅读: 【字体:

       2018年,全市工业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三大目标”、“三大战役”要求,决战转型综改主战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新动能,全市传统企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逐步壮大,带动全市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一、2018年工业运行特点

         (一) 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工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总量跨500亿台阶。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超过500亿元,达到566.3亿元,较2017年增加89.0亿元。从单月看,12月单月总量刷新历史最好水平。晋中工业历史上有7个月工业增加值单月总量超过50亿元,其中2018年有3个月,分别是6月、11月和12月,其中,12月份工业增加值完成54.9亿元,单月工业总量刷新今年新高,同样也刷新了历史新高(2012年的10月51.0亿元、11月52.9亿元;2017年的6月52.6亿元、12月52.0亿元;2018年的6月54.3亿元、11月50.7亿元、12月54.9亿元)。
        工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6.2%)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1%)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高于上年3.7个百分点,增速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二)传统行业有效支撑,改造升级不断推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各领域不断加大去产能力度,全市全年传统产业呈现出缩减的趋势,但总量对全市工业支撑作用仍较为明显。一是比重高。2018年,传统的煤、焦、冶、电四大行业比重为80.2%,虽较2017年(81.2%)降低1.0个百分点,但仍支撑作用明显,特别是煤炭行业比重仍高达65.0%,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二是带动作用强,增速加快。2018年,四大传统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煤炭行业同比增长4.9%,冶金行业同比增长17.2%,炼焦同比增长8.6%,电力行业同比增长7.6%,四大传统行业增长速度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可以看出,虽然四大传统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加快、比重仍较高,但总体比重有所降低,说明全市工业改造升级在持续推进,不断向高质量方向推进。
        (三)新动能新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带动有力。
        1.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跃居全市第二大行业。201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20.2%,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特别是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增势迅猛,同比增长38.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率为12.6%。从产量看,新产品增速较快。2018年,汽车产量为103471辆,同比增长19.9%,其中,新能源汽车39891辆,同比增长261.7%。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51.7万千瓦,同比增长29.0倍。从行业比重看,装备制造业比重由2017年行业第5位跃升到2018年上半年第2位,全年已稳居第2的位置。另外化工行业也由去年第9位进升到今年的第7位,非金属矿制品业由去年第6位进升到今年的第5位,由此说明我市新动能、新产业在不断向好发展,转型企业带动明显。(见表1)

表1:2017-2018年全市主要行业增加值比重


2017年2018年1-3月2018年上半年2018年
比重%位次比重%位次比重%位次比重%位次
煤炭63.4163.3165.9165.01
焦炭6.926.725.635.93
冶金5.935.245.545.64
机械5.155.157.427.62
化工2.292.392.292.67
医药2.782.482.572.19
电力5.246.533.853.76
非金属矿4.564.563.363.85
食品2.972.872.482.38
其他1.4101.1101.4101.410

 

 
        2.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企业53户,比上年企业增加了27户,增长96.3%;战略性新兴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56.4%,快于全市工业增速48.4个百分点。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5.9%。
        3.新增企业高速增长,强劲拉动全市工业。今年以来,全市83户新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76.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7.7%。
        4非煤产业快于煤炭产业。2018年,全市非煤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8.1亿元,同比增长14.2%,快于煤炭行业增速9.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2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的不断壮大,大企业引领发展。
       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08户,比上年(301户)增加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535.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4.5%;同比增长14.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2.9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的37户,较上年28户增加9户,完成工业增加值224.6亿元,同比增长18.4%。百亿元企业再增1户,共2户。安泰集团继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后,今年吉利汽车产值也已突破百亿元,2户企业较上年产值共增加109.9亿元。在大企业的不断引领下,工业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五)工业效益大幅提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1工业企业利润创历史新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实现利润81.9亿元,比上年增加30.2亿元,同比增长58.4%,利润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分行业看,九大行业“七盈二亏”,利润的增加主要来源机械、炼焦、非金属矿制品业和医药四大行业,改变了过去依赖煤炭的状态。1-11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18.2亿元,占到全市利润总额的22.2%,较同期减少8.1亿元。机械行业实现利润22.8亿元,较上年增加16.2亿元;炼焦行业实现利润20.0亿元,较上年增加13.3亿元;非金属矿制品业实现利润7.3亿元,较上年增加3.4亿元;医药行业实现利润5.9亿元,较上年增加2.5亿元。四大行业较上年共增加35.4亿元,高与全市利润增加额5.2亿元,为全市利润增加额的1.2倍。
       2.企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与费用总体下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4.26元,同比降低0.86元。其中,每百元收入中成本为82.8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54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11.37元,同比减少0.32元。
       3.企业营运效率明显提升。全市工业资金占用明显降低。1-11月,全市工业企业存货203.4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工业产成品81.0亿元,同比下降8.0%,增速均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全市工业产成品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1-11月,全市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5天,较上年同期减少5.8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5.1天,较上年同期减少7.6天。  
        二、主要问题
        2018年,虽然工业经济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今年工业增速持续放缓,可见工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存在。
      (一)工业经济转型任务依然艰巨。
       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煤炭、冶金等传统行业市场好转的支撑,所占比重为80.2%,特别是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0%。非金属制品业、医药、化工、和食品等非传统转型发展带动作用有所增强,但比重仍偏小,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后劲不足,对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国际国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由于市场和价格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煤炭、冶金等传统行业持续增长还存在一定压力。
      (二)新增、新型企业规模偏小,后劲不足。
从规模看,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2018年,全市新增加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5%,所占比重偏小。从行业分类看,新动能、新产业企业不多,转型步伐仍然较慢,全市80户新增入库企业中,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学五大行业的工业企业共42户,占新增入库企业的48.8%;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仅7户,占新增入库企业的8.1%;高新技术企业仅3户,占新增入库企业的3.5%。从投资看,工业后劲明显不足。由于“十二五”以来的工业投资增速大幅减缓,并且2015、2016年及2018年前9个月工业投资增速均为负增长,很明显所投资的工业项目减少,使全市工业后劲明显不足。2018年,全市入库的新投产企业仅3户。
      (三)新兴产业基础薄弱,增长基础不稳。
全市装备制造业、医药、建材工业增速的高低直接影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的走向。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分别增长54.6%和5.9%;企业个数占比分别为8.8%和2.6%;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6.5%和2.5%。可以看出,战新企业高速增长、高技术企业增长前高后低,但企业不多,工业总量少,所占比重偏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三、几点建议
        2018年,全市工业能保持较快增长,转型有所改观,但仍然是依靠传统行业的支撑,并且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维持这一产业结构现状,因此在稳传统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早日实现转型跨越。
        (一)稳煤炭,确保工业增长支撑面。
        煤炭工业是晋中工业经济的主要传统产业,也是晋中工业的主要支撑,煤炭工业的好坏一直以来影响着全市工业经济的走向,并且煤炭价格及市场走势目前均已比较稳定。由此看来,对于煤炭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加强煤炭企业的调度调节,稳定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测煤炭价格和产量。二是以不断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以更好的占领市场。三是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坚定走“减”“优”“绿”之路。立足生态推进煤炭产能减量置换,做好煤炭行业产品结构的加减法,通过产能置换科学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用科技助力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推动建立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形成集约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
        (二)抓投资,保障工业增长持续性。
        要提升新增项目质量,增强工业经济后劲。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非煤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积极推进“互联网+”和“山西制造2025”战略实施,加快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首先,把好引进项目入口关。招商引资单位在正式签约前应对项目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尽可能引进生产规模大、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行业结构优的高附加值项目;第二,把好国家产业政策关。对于入审的投资项目,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要求,从严审批。例如,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就环保政策必须符合,投资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从严审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甚至不给予审批,决不能进入生产领域后再去补救,不仅违反政策要求,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的持续性。第三,督促项目尽快达产达效,把好企业的入库关。新投产企业对工业增长意义重大。要对计划投产项目进行梳理,逐一进行对口帮扶,相关部门应根据项目时间进度表,力促项目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不能为了考核而入库,甚至把“临界企业”也包装入库,表面上看入库企业多,实际上总量并不大,带动力不强,成长性也不好。
        (三)强规模,补企业不足和短板。
        从规模看,我市工业企业规模偏小。2018,全市户均产值为3.25亿元,居全省第10位;户均增加值9935万元,居全省第9位。而我市企业数570户居全省第一位,且高于第2位运城(483户)87户。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工业企业户数多,但整体规模和户均规模均较小,因此在加快培育新产业的同时,要稳定主导产业增长,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更好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做大做强企业,发展规模工业经济,关键在经营者。要造就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群体,把企业经营者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总体计划,财政要设立企业家培训基金,专项用于经选拔符合规定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专业进修、专家讲座等,并要组织企业经营者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帮助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克服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抱负,增强他们做大做强企业的本领和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