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19年第26期(总第61期)(2019年8月12日-8月16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15 阅读: 【字体:

经济信息摘要
 
2019年第29期(总第61期)
2019812-816日)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美服务业呈2016年来最慢增速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难题俄罗斯经济低速增长瓶颈亟待突破④韩国政府决定把日本移出贸易“白色清单”

国内经济: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向好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将延续“政策东风”再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挖掘国内消费需求潜力

山西动态:二青盛会背后的“发展+”我省在上交所发行政府债券101.8亿元③全省产业扶贫企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太原举行上半年,我省商品房销售呈现下降态势

晋中动态:常书铭在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调研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城区房地产市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③介休一周连签三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7.2亿元。


【国际视角】

●美服务业呈2016年来最慢增速

随着订单持续降温,一项美国服务业指数7月份降至三年来低点,表明占经济比重最大的部分三季度开局不佳。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非制造业指数跌至53.7,为2016年8月以来最低,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该指数尽管仍呈现扩张状态,但其订单和商业活动指标也是2016年中期以来的最低值。

上周公布的ISM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增长放缓。总体而言,这些数据凸显了美联储官员在上周降息时所强调的经济风险。虽然全球经济疲软在制造业中更为明显,但美联储的担忧是,疲软态势将扩展到服务业。(源自:环球时报

●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难题

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预测,维持欧元区今年1.2%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下调通货膨胀预期至1.3%。随后,欧洲央行宣布,维持零利率至少至2020年夏季,并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普遍引发了人们对欧洲经济的担忧。

  德拉吉任欧洲央行行长期间,为实现2%的通胀目标实施了两期欧版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实施零利率政策,促使银行对外贷款,推动投资和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在为欧洲结构改革争取时间的同时,德拉吉不断呼吁,货币政策已竭尽所能,欧盟委员会应在财政政策方面共同发力,通过结构改革实现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然而,欧洲国家的情况却日趋复杂。法国结构改革遭遇街头抗议,意大利放缓了结构改革的步伐。与此同时,德国和荷兰等财政预算盈余、平均负债率较低的欧元区国家,则素以“节俭”著称,无意为各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埋单。

  究其原因,还得从欧洲南北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说起。据欧盟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法、意等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立足于由公共部门和低储蓄所拉动的内需,而德国、荷兰等国的经济增长则依赖出口。欧元未流通前,法、意可不断通过本国货币贬值的方法进行“债务减计”,以此重新获得竞争力;德国和荷兰则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不断增加出口,同时通过保持币值稳定来保证储蓄“不缩水”。

  欧元面市后,法国和意大利无法再通过货币贬值来重新获得竞争力,而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出口竞争力却不断增强。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在南北欧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这种结构性的困境延宕已久,尽管欧洲央行通过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努力“放水”,也没能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

  欧洲眼下面临的不光是内部矛盾,外部环境也比较艰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技术供应链受到威胁,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多国央行已经做好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准备,美国已经降息。欧洲经济增长由此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经从2017年开始减速,2018年增长率为1.4%,预测今年仅为0.5%。

  今年底,来自法国的拉加德将担任欧洲央行的新掌门人,来自德国的冯德莱恩将成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法德作为欧洲一体化曾经的轴心,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掌握货币政策,一个能左右财政政策,两国能否携手解决欧元区的结构性问题,推动欧洲实现可持续增长,还需拭目以待。(源自:人民日报

●俄罗斯经济低速增长瓶颈亟待突破

2019年以来,俄罗斯不少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卢布币值稳定攀升,失业率不断减少,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然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却纷纷下调了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活力不足、出口大幅减少、外部需求降低。突破低速增长瓶颈,俄罗斯亟需推行深层次经济结构性改革。

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将俄罗斯2019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增长1.5%下调至增长1.2%,理由是增值税提高、石油开采量下降、人口问题恶化。7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样将俄增长率预期从1.6%下调至1.2%。俄罗斯央行也于日前表示,2019年初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原因在于投资活力不足、出口大幅减少、外部需求降低。二季度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但不一定具有长期性”。

俄罗斯银行业专家娜塔莉亚·奥尔洛娃表示,2018年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并不可持续,反而可能因为“过热”,透支了增长潜力。比如,大型投资项目的实现需要时间,对增长的贡献不是“立等可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中长期预测将保持在中低水平。财政在国家项目中的支出、养老制度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增长都对生产总值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但如果不实行深层次经济结构性改革,俄罗斯长期增长率将保持在1.8%左右”。(源自:中国经济网

●韩国政府决定把日本移出贸易“白色清单”

韩国政府12日发布战略性产品进出口公告修订案,决定把日本移出韩国的贸易“白色清单”。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当天发布的声明,韩国把享受战略性产品进出口便利政策的“甲类”贸易对象细分为“甲1”和“甲2”两类,把先前“甲类”贸易对象日本列入新增的“甲2”类别。产业通商资源部对“甲2”类别的定义是,此类国家加入了相关国际协定但“设有违反国际规范的出口管制体系”。日本被列入“甲2”类别后,韩国企业如果计划向日本出口战略产品,除个别例外情况,原则上必须逐次申请,所需提供文件由此前的3种增加为5种,审批时间由此前的约5天延长为约15天。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设置违背国际出口管控基本原则的制度的国家,韩国难以与其密切合作。韩国媒体认为,韩方此举在于反制日本政府此前对韩国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种半导体原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触发韩日贸易摩擦。双方贸易摩擦近来不断发酵,日本政府8月初宣布把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源自:经济参考报

【国内经济】

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向好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将延续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6124.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出口9333.7亿元,增长9%;进口16790.8亿元,下降0.6%;逆差7457.1亿元,下降10.5%。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拉动服务贸易继续平稳增长。我国服贸发展潜力如何?未来是否能继续保持逆差收窄趋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亮点1服贸比重上升空间大

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5.1%,比去年全年高出0.5个百分点。看国际,全球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贸比重上升,2005—2017年,世界服贸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66%升至23.69%看国内,服贸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积聚。服务业产业基础不断增强。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24.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55%,比2018年高出约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7.0%的同比增速依然高于6.3%的GDP增速。

  “我国经济加速向服务经济升级,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服务的可贸易性大幅增长,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及相关政策效应显现,服贸比重上升空间大、前景广阔。”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服务经济研究部部长李爱民说。

  亮点2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将延续

  上半年服贸逆差同比下降874.9亿元,出口继续快于进口,增速高出进口9.6个百分点。除了运输、维护和维修服务等传统服务出口贸易对增长贡献较大外,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增速都超过了平均水平,分别达到33%、13.9%和9.4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立彬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开始成为拉动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因子,离岸服务外包也继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近年离岸服务外包占新兴服务出口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上半年其执行金额达2424.7亿元,稳步增长。

  上半年服务进口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旅行服务进口下降393.89亿元,幅度较大。近年来,旅行服务进口增速放缓导致服务进口整体增速变缓。2018年增速为6.4%,今年上半年则同比下降4.36%。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出境游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左右。

  亮点3知识密集型服务表现抢眼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在电信、计算机、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取得漂亮成绩。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8923.9亿元,增长9.4%,高于服务进出口整体增速6.8个百分点,占服贸总额比重达34.2%。为何能如此快速增长?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依赖研发能力和科技实力。近年来我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高科技制造业迅速发展,从而使相关行业出口快速增长、进口需求旺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说。(源自:人民日报

“政策东风”再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继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的通知》之后,科技部近日印发《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扩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推广科技创新券,开展贷款风险补偿试点。

17条举措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我国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大多向大企业、重点项目倾斜。科技部此次制定的《措施》则围绕七个方面提出17项具体举措,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与落实,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方面,《措施》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调整完善科技计划立项、任务部署和组织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给予直接支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对于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适宜的,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

  创新券“撬动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在加强金融资本市场支持方面,《措施》要求开展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引导银行信贷支持转化科技成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等。在扩大创新服务供给方面,《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地方设立科技创新券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对各类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载体进行奖励或后补助。

  科技创新券是一种政府免费向中小企业发放、专门用于购买技术创新服务的小额有价凭证,企业凭创新券可以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创新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创新券发放规模达到39.94亿元,其中用于创新券兑付的财政资金近13亿元。

  政策利好贯穿创新创业全周期

  部委层面,除科技部为中小企业创新提出的17条举措外,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此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资源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支小助微”。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4月,各项支持创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税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56.8%,其中今年新增政策减税约680亿元。

  地方层面,山东省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区域协调发展等八大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攻坚;浙江省发布《关于深化“三服务”活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引导力度、优先支持实施科研项目等12个方面送出“创新政策礼包”,明确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广东省2018年度共有8544户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比增长16.0%,减免企业所得税252.3亿元(源自:经济参考报)

●系统挖掘国内消费需求潜力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引发了外界对“消费疲软”的担忧,甚至有人对消费能否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产生了疑虑。

其实,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庞大,单月规模超过3万亿元,上半年规模达到19.5万亿元,在这样的高基数下,增速出现回落属于正常现象。而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是反映最终消费支出中实物商品消费的重要指标,并不能反映最终消费支出中的服务消费的部分。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简单地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解读为“消费疲软”不符合实际。

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定海神针”作用。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7月30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一方面,我国有着近14亿人口,其中还有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纷繁多样,而且始终处在动态规模扩张和品质升级过程之中,国内需求潜力巨大。这是扩大消费的潜力所在。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供给还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只有尽快解决好供给和消费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才能把消费潜力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

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政治局的决策部署,深挖消费需求潜力,必须从供给侧发力,积极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加大在新兴消费和高品质消费领域的投资力度,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

首先,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瞄准消费升级方向,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创新供给,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努力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日益攀升的需求,形成若干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

其次,在促进实物消费不断升级的同时,注重挖掘服务消费潜力,持续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要加速破除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领域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努力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

第三,加快引导和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制度性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拓展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要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新趋势,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和覆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加大农村地区水电路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有效降低农村流通成本。

深挖消费潜力、拓展内需空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也要系统性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消费稳步增长的环境。例如,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提高居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增强消费能力;健全社保体系,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让群众“敢”消费;完善商贸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让群众“愿”消费。(源自:中国经济网)

【山西动态】

●二青盛会背后的“发展+”

8月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山西太原开幕,这是山西省第一次承办的全国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山西省知名度和名誉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青会”之后,自办、引进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必将成为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潮流。目前,随着二青会的成功举办,随着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太原环城自行车赛和太原沙滩排球赛等赛事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我省特别是太原,越来越具备承办国际大型比赛的能力和基础设施。未来,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精品赛事必将在山西和太原落地生根。众多专家指出,目前,除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属于冰雪运动的传统强省外,山西与西北华北其余省份以及南方省份都处在起步阶段,谁能把握住这个契机,谁就能在冬季项目的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领域,迅速驶入快车道。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川形势独特,地理坐标较好,具有很多省市不具备的开展冰雪运动的条件,值得我们下功夫去谋划和推进。

  “二青会”之后,大体育、大文化、大健康,必将引领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我省将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体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大力推广武术、摔跤、龙舟、舞龙舞狮、毽球、柔力球等传统或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这个意见的精神,与近日我省颁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2年)》关于“以承办‘二青会’为契机,积极培育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 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电竞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的思路完全吻合,其宗旨都是走大体育、大文化、大健康之路,推进我省体育事业产业与其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在新时代为我省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拓展新局面打开一片全新的天地。

  “二青会”之后,作为全国首场“5G运动会”的缔造者,山西的大数据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二青会”之后,作为全国首场“5G运动会”的缔造者,山西的大数据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二青会期间,来自祖国各地的运动员,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巍巍吕梁、大美太行。二青会后,5G安防布控、5G救护车、5G应急通信保障必将广泛应用;5G能源、5G工厂、5G防灾、5G医疗、5G云视讯、5G园区、5G商贸、5G无人驾驶、5GVR等,必将在省内开花结果。作为全国首场“5G运动会”的缔造者,我们围绕5G+高清直播+体育产业进行的联合创新,我们推进体育赛事制播分离、打造体育传播的努力,正在使山西成为全国领先的5G新媒体应用示范省份。(源自:黄河新闻网)

●我省在上交所发行政府债券101.8亿元

我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19年第四批山西省政府债券101.8亿元,其中首次发行1只20年期一般债券18亿元。截至目前,我省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已达全年发行计划的80%。

本批债券平均中标的票面利率为3.50%,债券期限分为5年、7年、10年、15年、20年期。本批发行的政府债券包含一般债券、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等多个品种。债券资金将主要用于我省交通、市政建设、农林水、生态环境保护、教科文卫、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支出。(源自:山西日报

●全省产业扶贫企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太原举行

8月13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省扶贫办、省工商联以及省产业扶贫办联合举办的全省拟摘帽贫困县产业扶贫企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太原举办。部分省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与17个拟摘帽贫困县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洽谈对接,现场签约98项,签约金额27.5699亿元。

  对接活动中,大同、吕梁、忻州、长治、晋中、临汾6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山西农谷管委会负责人进行推介发言。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新大象养殖有限公司等92家企业与壶关、兴县、大宁等17个拟摘帽贫困县签约98个项目,签约金额27.5699亿元。

  产业扶贫,企业带动是关键。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对提升17个拟摘帽贫困县产业发展水平,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发挥重要作用。签约双方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促进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源自:山西日报

●上半年,我省商品房销售呈现下降态势

  日前,山西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我省商品房销售面积93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683.0亿元,同比下降5.8%,商品房销售呈现下降态势。

  在商品住宅销售情况中可以发现,90—144平方米住房最受消费者欢迎,住房销售面积610.4万平方米,下降0.2%,销售额396.6亿元,增长2.8%。其余户型均呈大幅下降趋势: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销售面积90.1万平方米,下降29.9%,销售额58.9亿元,下降8.1%;144平方米以上住房销售面积162.0万平方米,下降20.9%,销售额155.7亿元,下降24.8%。

  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932.9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减少51.9万平方米,仅比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多0.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72.5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减少66.8万平方米。用于办公和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相比2018年末均有增加,办公楼待售面积24.2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增加1.9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98.1万平方米,比2018年末增加8.2万平方米。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许多消费者对房价下降抱有期望,购房意愿下降。从支付购房款情况看,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的定金及预收款262.8亿元,下降8.5%,占本年到位资金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5%下降到28.2%,已连续3个月呈下降态势。从各市商品房销售情况看,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的市是晋城(38.5%)、太原(-23.9%)、朔州(-22.2%)、运城(-8.2%)、大同(-1.0%),其中太原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落入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点,成为影响全省回落的重要因素。(源自:山西晚报
【晋中动态】

常书铭在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调研

8月1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深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调研企业项目情况。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转型为纲、产业为王,加快项目进度、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服务保障、创优发展环境,以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推动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连建华参加。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2017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四个园区之一,管辖面积8.8平方公里。调研中,常书铭深入山西奥帕斯智控车桥、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商用车部件生产、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等项目,进项目工地、入园区厂房、看零件成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项目进度和产品生产研发、市场效益等情况,倾听企业负责人发展诉求,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并勉励企业负责人要鼓足干劲,合力推动企业、园区和转型综改示范区实现更大发展。

常书铭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作为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转型为纲、产业为王,紧扣项目、强力推进,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持续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要强招商,围绕“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力度,推动引进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并投产达效。要拉链条,围绕产业企业充分研究政策和市场,聚焦上下游配套企业,强化建链补链强链,不断拉长延伸链条。要聚产业,充分发挥园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利用,持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常书铭强调,要优化发展环境,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和市工信等有关部门要强化跟踪对接、主动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开展资质认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要坚持绿色发展,在项目建设投产全方位全过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要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要兼顾实用和美观,运用海绵城市等理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良好的企业和园区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源自:晋中日报)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城区房地产市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8月12日上午,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赵建平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城区房地产市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是我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快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龙城大街区域开发建设的需要。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实施方案,切实增强各类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政策的有效落实,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吸引大型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晋中,更好地促进我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要鼓励本地房地产企业与上市房地产企业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源自:晋中新闻网)

●介休一周连签三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7.2亿元

介休一周连签三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7.2亿元。继7月5日年产500万吨焦炭及配套煤气高端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户介休后,7月11日,介休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成功与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介休晋能运输有限公司签约年产18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及相关配套项目以及现代物流服务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达137.2亿元。

    年产500万吨焦炭及配套煤气高端综合利用项目由山西焦炭集团投资建设,是国企与民企合作共建项目,为民企参与国企混改推进企业转型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创造利税15亿元以上,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并能够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获取清洁能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及相关配套项目是昌盛公司“关小上大”的转型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53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利税4.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00个;

    介休晋能运输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全、功能最强、环境最优的智慧物流园区,目前一期投资1.7亿元建设的“一区九中心”现代物流服务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将投资2.5亿元,深化“5G+智能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创新实践,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5G智慧物流园、智能化物流生态平台及应用产品。(源自:晋中市工业和信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