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0年第31期(总第110期)(2020年10月12日-10月16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19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数字经济 中非合作新亮点;②中国成亚洲化工市场避风港 ;③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方: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国内经济:①稳外贸助力经济全面复苏;②全国税务系统落实支持脱贫税收优惠 前8月减税670多亿元;③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 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

山西动态:①我省“两节”消费市场强力复苏 客流量达到446.37万人次;②省扶贫办:山西剩余2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③我省推出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等系列举措

晋中动态:①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在晋中市召开;②赵建平深入榆次区北田镇调研农民增收工作 ;③郭建文主持召开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专家座谈会


【国际视角】

●数字经济 中非合作新亮点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冲击非洲经济的同时,也为非洲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带来契机。中国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平台,为非洲大陆构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让非洲人民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在卢旺达与中国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共建的电子贸易平台,卢旺达咖啡创下3000包“秒光”的销售业绩,令当地人震撼。

卢旺达全国农业出口发展委员会发言人皮耶·恩特瓦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适应电子商务。感谢阿里巴巴,我们正在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自疫情暴发以来,非洲一些电商平台业务量实现三位数的增长。不少非洲国家政府正根据贸发会议的建议,营造有利于电商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

卢旺达私营部门联合会信息与通信技术部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恩塔莱说,数字技术使非洲居民在面对疫情期间实施的封锁时生活更便利,他们可以在线购买生活必需品。

家住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家庭主妇考萨尔·德苏扎说,疫情使她的在线购物需求增加了一倍。

在肯尼亚,音乐集成商Mdundo正在15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其线上平台汇集了6万多名非洲艺术家,目前已有超过500万活跃用户。Mdundo首席运营官瓦妮库·科伊南格表示,平台音乐下载量一直稳定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下载量为3300万,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6%。

恩特瓦利表示,电商在非洲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未来的最佳商业模式。非盟委员会信息社会司司长莫克塔·叶达利也认为,数字化对于非洲大陆的未来至关重要。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信息社会峰会视频会上,叶达利建议与会非洲领导人进行“数字化思考”。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在会后发表声明说,数字化转型对于非洲大陆在21世纪提升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非洲一体化,促进包容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消除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助力非洲消除贫困,使非洲人民受益。”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技术、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管理部主任让·保罗·亚当说:“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引擎。然而,非洲面临着数字鸿沟挑战,不解决整个非洲大陆互联互通问题,我们将无法实现2030年的目标。”

不少观察人士注意到,得益于中国公司面向非洲搭建的电商平台和提供的移动支付技术、智能手机设备,非洲大陆正构筑起电商生态系统。

肯尼亚圣保罗大学经济学讲师爱德华·库塞瓦说:“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正在助力非洲实现数字梦想,并帮助非洲提升创新、技术和竞争能力。”

赞比亚社会经济学家凯文·奇桑加表示,非洲大陆逐渐意识到,通过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可以降低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成本。

本月16日,华为肯尼亚公司以视频方式举行“未来种子”公益项目开幕式。项目旨在为肯尼亚培养本土信息通信技术人才,促进中肯沟通交流。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切实推动该领域国际合作。

通过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非洲数字经济发展已初显成效。观察家认为,未来随着中非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继续开展合作,非洲数字经济有望再上新台阶。(源自:国际商报)


●中国成亚洲化工市场避风港    

目前,在全球第一波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之时,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地区又出现第二波疫情。全球第二波疫情,正使亚洲石化市场原本强劲的复苏势头受到抑制。而由于中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正成为亚洲化工市场的避风港。

亚洲首现经济衰退

目前,亚洲多国暴发第二波疫情。其中,日本、韩国自今年6月以来就暴发了第二波疫情,目前仍未减退,对两国经济复苏造成消极影响。东南亚地区,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发生了第二波不同程度的疫情,多国暂缓经济复苏措施,转而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

 亚洲开发银行(ADB)表示,在一些地区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反弹的情况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已经恶化。预计今年亚洲地区GDP将萎缩0.7%。这是近60年来该地区首次出现经济衰退,而该行此前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将增长0.1%。

石化行业也受到消极影响。8月份,作为亚洲地区能源中心的新加坡石化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6.4%。与此同时,8月份日本化学产品出口同比下降了8.2%。

细分市场影响不一

对于亚洲化工行业的各子市场,其受第二波疫情的影响多样化。对于乙烯市场,近期,亚洲地区完成的大量新增产能的建设,使乙烯市场将遭遇结构性过剩。市场人士估计,随着韩国乐天化工旗下大山裂解装置重启,以及东南亚总计66万吨/年的新增产能投产,亚洲乙烯供应可能在今年年底出现过剩。其中,泰国PTTGC将于今年11月投产一套年产50万吨乙烯的裂化装置,菲律宾JG Summit烯烃公司旗下裂解装置新增16万吨/年的乙烯产能也将在年底前投产。对于聚乙烯市场,随着中国一系列新工厂投产,亚洲市场供应也将增加。然而,原本的市场需求遭第二次疫情抑制,使新增产能难以得到消化。

对于重要防疫物资丁腈橡胶(NBR),其主要生产国马来西亚的第二波疫情暴发可能抑制其第四季度的生产。此外,关键原料丁二烯价格上涨进一步对NBR造成价格上行压力。不过,全球经济萎缩以及汽车业复苏慢于预期,将抑制第四季度NBR现货市场。NBR市场走势难以预测。

中国市场优势明显

目前,在亚洲各国,中国已经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成为亚洲化工市场的重要避风港和套利目标。

中国聚乙烯下游生产已从第二季度开始恢复,目前需求健康。由于中国国内消费已经复苏,来自包装行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需求恢复强劲。此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这提振了国内市场对PE的需求。当然,世界其他地区的第二波疫情仍然会影响中国市场,尤其是出口。

此外,如果化工子行业主要活跃点在中国,其受到第二波疫情的冲击就较小。近期,亚洲对二甲苯(PX)市场的基本面可能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的迅速恢复和扩产就是一大因素。市场人士认为,近期,由于中国新的PX产能即将投入使用,PX的供应将逐渐赶上下游PTA(对苯二甲酸)扩建计划。中国东营威联化工公司100万吨/年的PX项目已实现了正常生产,预计将于今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与此同时,中化泉州石化公司新建80万吨/年PX项目定于10月份投产。异构级混合二甲苯和PX之间的价差得到改善,这也将促使闲置的PX装置恢复生产。

不过,令PX市场担心的是印尼因疫情反弹于9月14日开始重新封锁雅加达,这会在短期内影响PTA装置的开工率水平。PTA设施的计划外关闭可能会增加市场上PX现货供应。目前,印尼PTA业务稳定,但前景仍不明朗。(源自:中国化工报)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方: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权威国际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这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能。

有记者提问,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4%,但中国经济将增长1.9%,比6月预期值提升近一倍。IMF还表示,中国经济以高于预期的速度回归正常,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增速有望达到8.2%。中方有何评论?

“我也注意到有关报道。相信大家还记得,世界银行上个月也曾发布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赵立坚说,这充分说明,权威国际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能够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能。

他指出,中国经济呈现逐步回稳态势,对世界经济无疑是利好消息。疫情发生后,我们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物资或资金,有力支持了相关国家疫情防控。中国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我们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经贸合作。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逐季回稳,累计增速转负为正,有效提振了世界总需求,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赵立坚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势头很不牢固,前景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仍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携手应对。中国将继续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我们也愿继续与各国一道,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经贸合作早日恢复正常,为世界经济早日稳定复苏做出自己的贡献。(源自:中国新闻网)


【国内经济】

●稳外贸助力经济全面复苏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今年,一国外贸数据不仅体现本国经济的复苏情况,也反映该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了前三季度外贸数据: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从一季度大幅回落到二季度止跌企稳,再到三季度全面反弹,既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面复苏注入“强心剂”。

如果横向对比则更显优异。根据世贸组织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创历史同期新高。而三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0.2%,国际市场份额无疑进一步提升。

很明显,前三季度外贸逆势转正主要得益于疫情在国内得到快速控制,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市场供给,支撑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以纺织行业为例,相关机构统计显示,从5月份开始,中国面料及纺织原材料订单数增长超100%;服装行业订单数同比增长200%以上,服装行业在7月份更是实现了3倍的增长。例如,最近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已有多个原本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导致国内不少服装制造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5月份。

进出口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相关产业链还贡献了庞大的就业,堪称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决策层也多次重申要稳外贸稳外资。14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谈前三季度外贸运行情况时亦强调,把稳外贸作为重中之重,密切跟踪研判外贸形势,及时推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措施,稳住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

稳外贸对经济全面恢复亦至关重要,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换言之,以外贸形势好转为代表的外循环畅通,能够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全面复苏,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稳外贸不容松懈,还需针对外贸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薄弱环节提出解决方案。

从全局来看,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外部需求显著萎缩,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如剔除口罩,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剔除防疫物资,则出口同比增速为负。

因此,未来仍需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特别是提供就业机会多的民营企业,在房租、税费、社保等方面继续减免帮扶。同时支持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精心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和第128届广交会等进出口商贸活动,促进线上线下展会融合,培育一批进出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对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接连升值对出口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也需要重视并给出合适的帮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营商环境对外贸的改善也至关重要,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加快释放,通过深化外贸领域“放管服”改革,继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吸引外资并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

应该说,稳外贸意义重大,前三季度逆势转正值得欣喜,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目前仍需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贸领域的短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外贸形势的恢复与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互相促进。(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全国税务系统落实支持脱贫税收优惠 前8月减税670多亿元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脱贫攻坚的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全面梳理国家出台的110项支持脱贫攻坚税费优惠政策,分门别类列出政策内容、享受条件,三次更新并发布新版《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进一步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今年1~8月,全国税务系统落实支持脱贫攻坚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实现减税670多亿元,同比增长36%。

在江西省种粮大户雷应国看来,面对疫情、洪灾双重压力仍能实现丰收,税费优惠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

雷应国算了笔账,今年以来,他的种植合作社已享受各类税费优惠110多万元。“源源不断的税费优惠支持让我们有了资金招收更多员工。”雷应国告诉记者,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稻田管理协议,设立超产提成奖,带动了当地120户农户脱贫致富。

长春市税务局联合市扶贫办,为定点扶贫村相关的龙头企业量身定制资格认定、优惠备案、税费减免等“一条龙”跟踪服务,仅吉林德大公司、中粮生化公司、达利集团吉林分公司就获得税收优惠450多万元。三家企业每年收购当地玉米等粮食和农产品近亿元,并为周边贫困户带来300多万元务工收入。

“十三五”时期,为确保群众稳定脱贫,全国税务系统建立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确保困难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资金投入方面,全国税务系统先后投入资金42亿多元,引进帮扶资金近72亿元,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5亿元,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9亿多元。

在产业扶贫方面,全国税务系统帮助贫困地区引进企业2332家,企业实际投资41亿元,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5702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人数达114万人。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表示,全国税务系统要持续推进“实打实”的扶贫举措,既抓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定点扶贫工作,建立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的长效机制,又全面落实好各项支持脱贫攻坚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帮扶力度不降,努力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力量,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攻坚税务答卷。(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 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同比多增4.93万亿元。以下是报告全文:

一、广义货币增长10.9%,狭义货币增长8.1%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5181亿元。

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125亿美元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5.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36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20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

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加1125亿美元,同比多增1076亿美元。9月份,外币贷款减少34亿美元,同比少减18亿美元。

三、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909亿美元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2.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同比多增4.9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4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2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765亿元。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8633亿元。

9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外币存款增加909亿美元,同比多增862亿美元。9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92亿美元,同比多增279亿美元。

四、9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3%

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41.68万亿元,日均成交5.54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7.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4%,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8%。

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4个和0.7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3%,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3个和0.63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4万亿美元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4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101元人民币。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源自:经济日报)


【山西动态】

●我省“两节”消费市场强力复苏 客流量达到446.37万人次

本报太原10月11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两节”期间,全省市场供应充足,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据省商务厅对省内部分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商品销售额同比明显增长;客流量达到446.37万人次,同比增长3.76%。

据了解,借助全国“乐享消费 美好生活”“百城万企促消费”和全省“晋情来消费”的东风,充分利用“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优势,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围绕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商圈集聚营销、网络促销等,全面展开消费促进活动。           全省各大零售、批发及餐饮企业以“两节”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各地超市及时推出特价促销、积分换购、限时特惠活动,一些大中型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开辟服装换季、化妆品、金银珠宝品牌专柜,家用电器商场推出“电器狂欢购”“换新折上折”等,这些促销活动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太原市充分利用省会城市消费市场大、业态广、受众群体多的优势,通过政府消费券强力引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商贸企业让利酬宾、“夜经济”繁荣市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激活了消费市场人气。美特好、苏宁、国美、唐久、金虎、王府井、大昌等商品服务优、信誉口碑好的企业,在食品、百货、家电、家居、汽车等领域大力开展让利促销。铜锣湾夜市、国潮夜市等“夜经济”示范网点,丰富了市民的夜间生活。

“两节”期间,随着高速公路继续实行免费通行政策,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有效带动了住宿、餐饮和旅游特色商品的销售。此外,生活必需品、休闲用品、旅游商品、土特产品、中低档礼品、餐饮、电子电器商品等成为假期中消费热点,有力地促进了企业销售额的增长。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满足消费者的节日需求,全省各级商务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两节”消费特点和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拓宽货源渠道,丰富商品种类,增加库存数量,强化产销衔接,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充分发挥重点保供企业的骨干作用,切实保障了节日期间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极大地丰富了节日市场。(源自:山西新闻网)


●省扶贫办:山西剩余2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新华社太原10月13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扶贫办日前召开的全国扶贫日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这个省剩余2.16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2014年建档立卡,全省共识别农村贫困人口329万,贫困发生率13.6%。到2019年底,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由329万减少到2.16万,贫困发生率由13.6%降到0.1%以下。

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张建成表示,今年以来,山西省紧盯剩余2.16万贫困人口,“一户一案”“一户一策”落实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突出精准施策,减贫防贫两手抓,目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脱贫不稳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各类问题整改基本到位。

其中,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一户一公益岗”进行托底安置,今年需要托底安置的6227人全部落实了岗位;对家庭没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统筹落实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政策,逐村逐户逐人查缺补漏解决“三保障”问题。

“下一步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健全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把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作为稳定脱贫的新起点、全面小康的新亮点、乡村振兴的新支点。”张建成说。(源自:山西经济日报)


●我省推出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等系列举措

10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关于开展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试点实施方案》),推出了一系列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举措。这是我省继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民举措,对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稳收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我省自2008年起启动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经过12年的稳步推进和不断探索,我省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从最初的能繁母猪1种增加至小麦、玉米、马铃薯、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等15种,基本涵盖我省大宗农畜林和省级特色产品,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央补贴+省级补贴+县级奖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从2021年起,我省将在洪洞县开展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在闻喜县开展小麦产量保险试点,在忻府区开展玉米完全成本(综合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在朔城区开展玉米收入保险试点,在四县区同步开展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保障对象为试点县区所有小麦、玉米种植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及小农户。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保障对象为试点县区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农民。

试点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全面提升我省主粮作物保险保障程度,实现稳粮增收,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的政策目标。其中,完全成本保险保障程度基本覆盖小麦、玉米种植户农业生产总成本;收入保险和产量保险保障程度基本覆盖农产品产量和单价;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进一步保障有能力外出务工但仍在农村开展主粮作物生产的种植农户不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市场因素造成种植收入的大幅减少。通过推进试点,有效降低小麦、玉米种植主体生产经营风险,充分保障农户的物权收益和劳动力收益,确保农民收入稳定。

 下一步,我省将依托省农业保险协调机制的有效平台,整合资源、强化合力,指导、督促各有关试点市县履职尽责,扎实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结合我省农业风险保障需求,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不断探索完善我省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源自: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在晋中市召开

10月11日,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在晋中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司司长张天佐、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敬华、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鞠振、市委副书记尹乃明、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司副司长毛德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张软斌出席会议或参加观摩活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各地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发布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和农业生产托管宣传标语,山西、河北、山东、陕西及供销总社等9家单位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参会人员还赴寿阳县现场观摩考察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并在寿阳县启动了中国农业生产托管万里行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够较好适应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维护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引领小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降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成本和风险。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面,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了一批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天佐要求,要充分认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托管模式;因势利导,大力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展;循序渐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制度,着力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探索创新,持续强化示范引领;规范运行,严格加强项目管理;创新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住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黄金期,共同开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新局面。(源自:晋中日报)


●赵建平深入榆次区北田镇调研农民增收工作

10月12日上午,市委书记赵建平深入榆次区北田镇,就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抓我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机遇,科学谋划、精准定位、突出特色,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鹿建平,副市长郭建文参加。

北田镇张胡村是山西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榆次区首批国家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山西农大农科教试验示范基地,省级生态文明村。近年来,该村紧抓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等机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廊带建设的示范村。赵建平深入村内,仔细查看村容村貌、产业结构、乡村振兴规划等情况。随后,赵建平深入部分群众家中,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收入、生产生活情况。当得知产业带头人张林太把温室大棚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将自产的水果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时,赵建平表示赞许,鼓励他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开阔视野、增加收益。赵建平还叮嘱当地“两委”干部要进一步拓宽视野、精准定位,紧抓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发挥城郊农业、乡村旅游,带领村民持续增加收入;要深入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最大限度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途中,赵建平还就农村自建房等建筑领域安全隐患进行了督查。他强调,要深刻汲取临汾市襄汾县聚仙饭店坍塌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迅速行动,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拆违拆危”,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建房乱象。要以“三治三零”创建为抓手,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反应灵敏、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处置于未有。要坚决革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新风,通过教育引导、乡规民约,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社会氛围。(源自:晋中新闻网)


●郭建文主持召开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专家座谈会

10月14日,副市长郭建文主持召开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专家座谈会。会议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进行交流研讨,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就《晋中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专家讨论稿)》作情况说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晋中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拟定、规划编制,聚焦战略定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市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

会议要求,“十四五”规划编制责任单位要充分吸收采纳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集思广益、汇聚众智,形成全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源自:晋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