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0年第41期(总第120期)(2020年12月21日-12月25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8 阅读: 【字体:

国际视角:①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反弹 仍低于疫情前水平;②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移交;③零售业变革中谋发展。

国内经济:①2021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②近二十九万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③光大集团ESBU协同核心系统1.0发布。

山西动态:①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②前三季度完成业务同比增长30.24%—我省融资担保体系活力与作用初显;③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晋中动态:①榆社县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②晋中市打通农村物资流通“最后一公里”;③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进入试运行。

 

【国际视角】

●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反弹 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世界贸易组织18日发布数据显示,由于北美、欧洲等地区放松“封锁”措施,主要经济体广泛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全球货物贸易量第三季度实现反弹,环比增长11.6%,但仍较去年同期下降5.6%。

  从出口表现来看,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复苏势头强劲,而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地区复苏步伐相对缓慢。今年第三季度,北美、欧洲及亚洲货物贸易出口量环比增幅较大,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进口数据看,北美、欧洲货物贸易进口量较第二季度大幅回升,但全球各地区进口量均较去年同期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下滑8.2%。世贸组织表示,近期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可能对第四季度货物贸易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全年表现。

  10月,世贸组织曾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萎缩9.2%,明年将增长7.2%,但贸易规模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来源:人民网)

 

●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移交——

    “为沿线地区创造更大发展动力”

     “苏木段”高速公路全长392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总投资约28.89亿美元,是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之一。项目于2016年8月正式动工,2019年7月提前竣工,并于当年11月投入试运营。项目通车后,苏库尔和木尔坦两地行车时间从11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近日,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签署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苏木段”高速公路)项目移交文件,标志着这一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式移交通车。

    中国建筑“苏木段”高速公路项目总经理肖华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团队中方人员坚守现场,全力保障项目有序运行,实现了“无一天中断”,经受住了考验。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主席斯坎德尔·卡亚姆表示:“‘苏木段’高速公路为巴现代化基建树立了标杆,是一条带来发展机遇的交通走廊。”

    “苏木段”高速公路途经巴基斯坦芒果、椰枣等经济作物主产区,通过保障当地商品和防疫物资等运输,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地芒果出口商古拉姆·阿巴斯特说:“这条公路将给物流运输带来极大便利。相信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好。”苏库尔市前行政长官拉菲克·艾哈默德·布里罗表示:“公路的建成,有力提升了苏库尔和其他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极大方便了民众出行,增加本地区财政收入,为沿线地区创造更大发展动力。”

    建设期间,项目为当地提供了约2.9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施工中采用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有助于提高巴基斯坦高速公路建设水平。为确保项目移交后平稳运营,中方在试运营期间帮助当地培训了500余名运营人员。同时,项目还在沿线村落修建学校、便民道路、桥梁、水井和水渠等设施,向巴方员工提供生活和防疫物资,坚定共同抗疫信心。

    作为巴基斯坦首条拥有智能交通系统的高速公路,“苏木段”高速公路可实现全路段高清监控、气象发布、事件监测等远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功能。“这是一条让巴基斯坦人民感到骄傲的公路。”项目交通运行中心主任萨纳乌拉·海德尔表示:“智能交通系统保障了这条道路更安全高效地运营。我们对确保交通顺畅、让这条高速公路发挥更大作用充满信心(来源:人民网)

 

●零售业变革中谋发展  

  近日,英国两大零售巨头德本汉姆和阿卡迪亚集团先后宣布倒闭。英国零售经济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林表示,两大零售商未能拥抱变革时代,企业发展滞后是根本症结所在,疫情的影响加速了其破产进程。

  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出门购物人数剧减,而零售行业的店面租金、人工成本、水电费用等固定支出庞大,遭遇严重冲击。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英国闭店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1120个,超过去年同期的3倍。截至8月,美国已有43家零售商申请破产,今年可能打破过去10年申请破产保护数量的纪录。

  全球零售业增长放缓,数字经济赋能的电商则迎来发展契机。疫情发生以来,英国在线生鲜零售商奥凯多市值逆势大幅上涨,跃升为本国第二大零售品牌。奥凯多通过智能仓储、机器人分拣、物流预测等技术可实现“一小时配货”,效率远超普通超市,并凭借技术优势为其他超市集团提供数字解决方案。

  在电商冲击传统零售商的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及时调整的零售商成为行业“常青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沃尔玛销售增长缓慢。2010年,它成立电子商务部门,不断收购并扩大电商投资,在线上市场发力。及时转型布局使沃尔玛经受住了今年疫情的严峻考验,其最新财报中的营收和净利润都远超市场预期。

  线上销售固然重要,但线下实体店仍有其优势。受疫情影响,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模式正发生“结构性变化”,从“到店自选”改为“线上下单、到店提货”,以减少在人群密集地长时间暴露的风险。对此,塔吉特、沃尔玛、百思买、家得宝等零售商门店转变为数字化购物的“分销中心”,业务蓬勃发展,并积极扩招员工、提高福利待遇。

  线下实体店的个性化服务和体验也是网购代替不了的。除线上业务外,亚马逊积极布局基于大数据运营和注重消费者体验的新型书店:店里所有书籍以正面封皮朝向读者,便于寻找;按照亚马逊网站打分排名摆放书籍,以模仿读者在网上购书时的行为;每本书下都有黑色卡片,注有读者评价、书籍评分和网购条形码等。

  从历史上看,零售行业易受外部冲击影响,因此在不断应对危机中变革发展。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了连锁超市;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经济低迷,优衣库和便利店开始蓬勃发展;2003年非典时期,一批线上零售商开始积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零售业加快转型变革。

  渠道为王、跑马圈地的零售时代已经终结。在存量深度运营的时代,如何根据商品特征将线下体验和线上成交完美结合,是零售业的发展方向。(来源:人民网)

 

 【国内经济】

 2021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2021年将调整部分进口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暂定税率。

  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为满足国内生产需要,降低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部分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为促进航空领域的国际技术合作,对飞机发动机用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为改善空气质量,支持环保产品生产,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气过滤及净化装置、废气再循环阀等商品进口关税。为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降低木材和纸制品、非合金镍、未锻轧铌等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并适度降低棉花滑准税。

  与此同时,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对2020年实施的进口暂定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1年1月1日起,相应取消金属废碎料等固体废物进口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2021年我国将对原产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巴基斯坦、智利、澳大利亚、韩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原产于蒙古的部分进口商品自2021年1月1日起适用亚太贸易协定税率。2021年继续对与我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特惠税率适用商品范围和税率维持不变。

  2021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

  为适应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便利贸易管理和统计,同时规范执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2021年还调整了部分税则税目。调整后税则税目总数为8580个。

  上述调整措施有利于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促进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有利于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来源:人民网)

 

●近二十九万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把产业和技术留在农村 

   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2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有关专家介绍科技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情况。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统筹推进“点片面”科技扶贫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扶贫大格局,积极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点”上全力推进定点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在江西井冈山、永新,四川屏山,陕西柞水、佳县等5个定点扶贫县累计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等科技项目25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约8.6亿元。

  “片”上合力推进片区扶贫。科技部会同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系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通过“三区”人才计划科技人才专项计划累计投入经费近5.2亿元,支持该片区五省一市选派科技人才2.75万名,培训5211名农村科技创业骨干。

  “面”上强力推进行业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我们还通过部际协同、四级联动、东西协作三大机制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徐南平介绍,具体工作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一是“百”,在贫困地区建设100个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平台。二是“千”,组织高校院所与贫困地区1000个科技扶贫帮扶结对。三是“万”,实现1万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动员科技特派员深入到贫困村去。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表示,已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新带动、培养培训等行动,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精准赋能扶贫产业,着力提升贫困地区产业质量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3.76万项,推广应用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二是精准选派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广大科技特派员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三是精准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科技部先后在贫困地区建立了国家创新型县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83个,“星创天地”1002家,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增加了活力。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企业带动,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为地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来源:人民网)

 

●光大集团ESBU协同核心系统1.0发布

    12月22日,“中国光大集团ESBU协同核心系统1.0”正式发布,标志着光大集团战略和光大数字化发展取得又一重大进展。

  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在发布会上表示,“ESBU协同核心系统是光大的“宝贝”,体现了光大集团的民生服务和财富管理特色,展现了光大的战略定位。系统包含的“光大云生活”超级APP,既为客户提供了综合服务入口和平台,也为光大集团旗下各企业提供了双向进入的通道。

当前金控协同已经进入数字化生态协同的新阶段。光大集团立足光大“金融+实业”实际,于2018年提出中国光大集团E-SBU协同战略,成为面向“建设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团”战略目标的制度性创新。

  光大集团协同发展部总经理冯翔在会上说,经过两年建设,“中国光大集团ESBU协同核心系统1.0”正式发布,成为光大生态协同ESBU战略的数字化支撑。该系统推动信息互通、交易引流和生态孵化,在全集团层面全景整合客户与产品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更加贴心、更有价值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E-SBU协同核心系统”分前端平台、能力中台、技术支撑后台三个部分。其中,前端平台包含“协同营销平台”与“协同管理平台”。“协同营销平台”以C端客户为切入点,通过“光大云生活”超级APP,打造线上光大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协同管理平台”以B端、G端客户为切入点,搭建自上而下的协同工作台,提供协同营销渠道和综合解决方案支持。E-SBU是光大集团为推动整体战略,综合金融和产融合作优势,引入生态圈、数字化要素,体现了一个光大特色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作为“E-SBU协同核心系统”的拳头产品,光大集团本次同步发布了“光大云生活”超级APP。该款应用针对个人客户的财富管理和民生服务需求,提供包括银行理财、信用卡业务、证券开户、保险购买、信托理财等财富管理产品,以及云缴费、线上药店、家政保洁、商城购物、旅游等民生服务产品。通过集合光大系统优势名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大系产融综合服务。

  会上,李晓鹏还宣布了光大集团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在2022年全面建成数字光大体系,在2025年建成智慧光大,推动若干家科技创新独角兽得到孵化,形成具有光大特色的科技集团。”(来源:经济日报)

 

【山西动态】
●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136”兴医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

     医改是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省“十三五”期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有关情况,重点介绍我省2020年抗疫和医改两不误、两促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的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136”兴医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被国家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全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向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2.4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27‰,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支出1347.87亿元用于卫生事业,年均增长率6.04%,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7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卫生资源配置状况持续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省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达到34.1万人,每千人口床位数5.83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2.84人和2.92人,每万人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分别达到1.75人和5.88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以来,我省坚持疫情防控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两手抓、两不误,坚守“双零”目标,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筑牢防控防线,疫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各项医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我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深化改革举措。省人大颁布了《山西省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医共体试点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各县级医疗集团全部上接三级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三根天线”,提升服务能力。
  我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了《山西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山西省“十四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西省疫情监测多点触发预警机制》,修订了《山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财政资金64.9亿元,有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4亿元,大力实施“136”兴医工程。启动“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引进博士4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家级科研课题39项、专利74项,引进开发85项国际国内一流前沿医疗技术,整合新建59个亚专科,打造36个卓越医学团队。
  我省全民医保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级医疗集团实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管理模式;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范围,截至2020年11月底,已有217.5万人享受“两病”门诊待遇,减轻患者负担7.7亿元。
  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省委组织部、省卫健委党组联合印发了《山西省公立医院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院务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对14家三级公立医院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全面取消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
  我省中医药强省战略全面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1个省级中医康复示范中心、187个省级重点专科,累计安排1325个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
  我省健康扶贫任务圆满完成。一体化改革助推“双签约、三保险、三救助”制度落实,创造了健康扶贫山西经验。累计救治贫困群众34.07万人次,救治率达到99.9%。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住院172.48万人次,住院综合保障比例近90%,为全省整体脱贫交出了成色十足的终考答卷。
  下一步,我省将在牢牢守住疫情常态化防控底线的同时,以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升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绘制“136”兴医工程蓝图,强力推进中医药强省“三项工程”,构建“一老一小”服务新业态,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山西新闻)

 

  ●前三季度完成业务同比增长30.24%

    我省融资担保体系活力与作用初显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融资担保体系累计完成各项融资担保业务96.96亿元,同比增长30.24%;服务客户3.6万户,同比增长472%,担保体系的活力与作用初步显现。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就加快发展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出的重要部署,省财政厅作为出资人支持组建了省再担保集团,连续3年注入资本金共10.6亿元,目前规模为27亿元;制定了《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和《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向财政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资金,将连续3年获得中央财政2.4亿元资金支持,专项用于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资本金补充。与此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省再担保集团向上成功对接国家融担基金并超额完成首期40亿元的授信任务,向下与全省35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初步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三级融资担保体系。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新型银担合作机制在全省落地,有效破解全省小微、民营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山西新闻)

 

● 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

    12月22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主办,晋能控股集团承办的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召开,此次大会是我省首次举办关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现场推进会,来自智能化行业的院士专家,以及高校院所、合作企业的400余位代表参会。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作了精彩主旨演讲,为我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省能源局宣布了2021年山西省煤矿智能化推进工作方案,省工信厅提出了不同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晋中市、吕梁市、晋能控股集团、焦煤集团代表在会上表态发言。
  加快智慧矿山、智能化煤矿建设是煤炭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山西省举办此次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旨在进一步推进全省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山西省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80处综采工作面推进智能化建设,投入使用51处,以点带面促进了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381条皮带运输线实现集中控制,1093处固定硐室、场所实现无人值守,极大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塔山、同忻、新元等煤矿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燕子山、马道头、新景等煤矿研发应用“十三臂”掘锚一体机、引进TBM盾构机,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取得零的突破。(来源:山西新闻)

 

【晋中动态】

●榆社县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榆社县秉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以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中小微企业各项政策为切入点,以帮扶服务为手段,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全县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入企帮扶送政策活动。榆社县通过“送政策、送专家、送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强国家、省、市、县出台的各类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政策解读,并印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选编》《中小企业促进法》各2000余份,开展入企帮扶送政策活动,着力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使广大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用好政策。2016年以来,该县组织30余家企业开展了企业规范化管理培训,积极指导天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广华源药用包装有限公司3家企业开展了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在政策宣传上突出一个“早”字,效果上抓住一个“实”字,范围上做到一个“广”字,使广大中小微企业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用好政策,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程度。

    积极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榆社县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扶持“小升规”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提升工程,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突出行业优势和地方特色,鼓励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并组织企业开展奖补资金申报工作,其中山西广华源药用包装有限公司、山西晋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西省榆社县广生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榆社华电中光太阳能有限公司成为“小升规”工业企业;晋中市山河化工有限公司、山西东方红制漆有限公司、山西雄恒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成为“直升规”工业企业,“规范化管理”等奖补资金共计达200余万元。

    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榆社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完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明确各自职权及议事规则。鼓励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推动质量、品牌、财务、营销等精细化管理。通过改革创新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榆社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晋中日报

 

●晋中市打通农村物资流通“最后一公里”

   2020年全市再建村级物流节点847个 实现300人行政村全覆盖

   “我们的农村物流服务站主营的是快递业务,现如今,月平均派件4200件,月寄件可达400件左右。每逢农特产丰收的季节,通过我们快递平台将核桃推销出去,实现了农民增收。”和顺县松烟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负责人韩婷自豪地说。

    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降低城乡流通费用、打通农村物资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今年,晋中市将农村物流节点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农村物流节点建设民生实事已兑现完成,2020年新增847个物流节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9.97%,实现了300人以上建制村物流节点全覆盖的目标。

   祁县中梁村农村淘宝物流节点销售的生活日用品齐全,瓜果等农产品都是农户直接供应,既解决一部分农产品销售困难,又使农民能吃到放心瓜果,该节点每日快递派件量50件左右,发件量30件左右。全市像这样的村级物流节点有2332个,既使农村居民购物更方便,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活质量。

    市交通局作为农村物流节点建设主要责任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深厚感情、带着责任担当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将农村物流节点建设列入2020年交通运输亮点工作,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纳入各县(区、市)交通局重点工作责任状内容,民生实事工作实行一票否决,为圆满完成民生实事任务提供了组织领导保障。

   在农村物流节点建设中,晋中市实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资金导向作用,争取市财政资金分3年补助农村物流节点建设。同时,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各县(区、市)也积极争取县级配套补助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市交通局联合各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的联动协同,有效整合货源和运力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的推进措施,形成“交通运输+邮政供销”模式。同时,盘活既有资源,依托现有乡镇客运站、客货集散地等站场设施,探索建立 “多站合一”农村物流节点,圆满完成了全市农村物流节点建设民生实事任务。(来源:晋中日报

 

●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进入试运行

   科学利用变废为宝 改善环境绿色发展

    12月10日,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1号机组完成各项调试工作,开始进入试运行,这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的建设,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进入正式发电倒计时。

   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由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和山西安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总投资32.6亿元,建设2台35万千瓦间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置2台超临界循环硫化床锅炉,同步采用高效电袋除尘器+湿式电除尘、炉内脱硫+双塔双循环脱硫工艺、SNCR+SCR脱硝工艺,执行超低排放标准。

    该项目建设2×35万千瓦低热值煤超临界循环硫化床发电机组,工程设计单位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通过优化主要辅机设备,简化了烟风系统循环控制,同时采用上海电气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效超临界间接空冷汽轮机,环保指标满足山西省超低排放标准。项目投产后,年可消化当地低热值煤约370万吨,预计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冬季供热面积可达1500万平方米,实现利税3亿元。

    据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志刚介绍,目前项目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1号机组于12月10日进入试运行。2号机组于12月12日进行首次点火,进入整套启动。

    记者了解到,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巩固发电主业的同时,还将加大多元发展力度,全面实现电厂趋零排放、电热气多能联供、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循环产业链,打造综合能源供应商。目前,利用发电余热为介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供热项目也正在实施中,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正在规划中。李志刚表示,山西崇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介休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环保工程,公司将全力以赴,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早日实现投产发电和供热,为建设好这一消化低热值煤的绿色工程、集中供热的温暖工程,打造智慧电厂,为山西实现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