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1年第40期(总第161期)(2021年11月15日-11月19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4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美财长敦促国会在12月15日前提高政府债务上限;②中欧班列前10个月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去年全年总量;③最大自贸市场正向我们走来。
国内经济:①新基建、新能源“点亮”中国拉美合作新机遇;②共建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述评;③10月经济“成绩单”出炉 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山西动态:①增强市场竞争力 山西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②【新数据 新看点】前三季度我省直接融资1583亿元③山西外贸提质增效逆势增长
晋中动态:①《又见平遥》荣获“全国首批SIT超级沉浸旅游项目”称号;②我市举行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③加快建设吉利甲醇增程重卡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做优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国际视角】
●美财长敦促国会在12月15日前提高政府债务上限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6日电(记者高攀 许缘)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6日敦促美国国会在12月15日之前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以避免政府债务违约风险。
  耶伦当天在写给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领袖的信中说,总统拜登此前一天签署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生效后,美国财政部需在12月15日之前向高速公路信托基金划拨资金1180亿美元。
  耶伦表示,她对这笔资金的拨付抱有“高度信心”,但在12月15日之后,财政部存在资金不足以履行政府支付义务的可能性。为确保美国政府信用不受影响,国会亟需尽快提高债务上限或暂停其生效。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触及这条“红线”,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美国国会10月曾通过一项法案,暂时将政府债务上限调高约4800亿美元,确保美国财政部可履行支付义务至12月3日。
  美国两党政策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联邦政府已于10月底触及28.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此后美国财政部采取非常规措施来避免出现债务违约。该机构预计,如果美国国会不通过新的立法提高债务上限或暂停其生效,联邦政府可能会在今年12月中旬至明年2月中旬之间出现债务违约。(源自:新华网)

●中欧班列前10个月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去年全年总量
       据国铁集团官网消息,今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开行12605列、运送货物121.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6%、33%;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2020年全年总量,实现了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双增长。近年来,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受到国际物流市场青睐,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战略通道。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运输结构调整增添动力。10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262列,其中西、中、东三条通道分别开行628列、219列、415列。
       境外通道更加多元化,主通道压力有效缓解。针对中欧班列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实际,国铁集团制订了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布局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白俄罗斯—波兰间新口岸以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跨里海等新径路运输,缓解境外主通道压力。10月份,经新径路、新通道开行的中欧班列占比从今年上半年的20%提高至35%。
      加快既有通道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目前,阿拉山口、满洲里国境站正在实施散堆装货物、集装箱换装场扩能改造。改造完成后,中欧班列换装效率将大幅提升。二连口岸站成立口岸“畅量”党员攻关组,制订了“优化出国列车编组作业方案”“调车作业计划互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口岸站集装箱列车接发、换装能力。
     加强货运组织和运力安排,确保班列货物应运尽运。国铁集团围绕回程货源和运输组织,大力发展精品定制班列、回程公共班列等产品,提高回程比重,实现均衡运输。今年前10个月,回程班列数量与去程班列的比值达81%。10月底,来自德国汉堡的电机零件等展品首次搭载中欧班列直抵上海,参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铁路部门与平台公司密切配合,做好车辆调送、卸车组织,确保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高效运转。临近新年,商品出口需求增长。铁路部门为跨境电商和外贸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开行中欧班列,为企业交付订单解燃眉之急。(源自:经济日报)
●最大自贸市场正向我们走来
     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8年谈判而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11月2日,负责保管该协定的东盟秘书处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正式提交核准书,从而使该协定符合生效条件。
     开放水平超过世贸组织
     11月1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RCEP即将如期生效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重大进展,将有力拉动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提升域内整体营商环境,稳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国内实施RCEP的各项准备已经就绪,能够确保协定生效时全面履行义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RCEP正式启动,对促进地区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复苏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受到全球疫情反复以及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RCEP的启动将成为全球经济当中少有的亮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区域总人口、经济总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内部的贸易投资与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将为疫情下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增长发挥积极作用。RCEP的开放水平比WTO更高,代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RCEP区域同时也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通过自由贸易和规则制度安排形成稳定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也有助于缓解当前世界面临的供给危机。”
  有望形成全球最大市场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受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国际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亚太经济整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越发凸显。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今年前10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前10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4.55万亿元,增长20.4%,占我外贸总值的14.4%。其中,对东盟出口2.5万亿元,增长19.1%;自东盟进口2.05万亿元,增长22.2%;对东盟贸易顺差4485.1亿元,增加6.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亚太区域内贸易近年来增长速度非常快,中日韩等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RCEP有利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建成统一的大市场。RCEP可以依托于区域资源禀赋,形成区域内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闭环。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重要贸易伙伴之间可以通过更易执行、更易调整的协定,来稳固中国的国际经贸关系,对冲可能出现的国际经济政治动荡带来的不利影响。RCEP的重要作用,就是降低贸易成本,其中90%以上货物贸易的关税降为零关税或在10年内降到零关税。”
袁波指出:“RCEP生效后,区域成员国之间的货物、服务、投资与人员流动将更加自由便利,区域15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无缝畅通,将逐步形成全球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不仅有助于扩大区域内部贸易投资,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来资本进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据测算,到              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将分别达到8571亿美元和9837亿美元,区域投资将累计增长1.47%,区域经济福利将累计增加1628亿美元。”
深化成员间政治互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发表的《亚太地区经济预测》中表示,与2021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期值相比,亚洲2021年的增长前景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降至6.5%,因为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周期。《亚太地区经济预测》建议通过贸易自由化重新点燃亚洲增长引擎。分析强调,亚洲仍有空间更快地降低非关税壁垒(远高于其他地区),以实现包容性繁荣和更快发展,并以《全面和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协定所取得的进展为基础,再接再厉,寻求发展。
      众所周知,亚太经济整合的难点之一就是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袁波说:“RCEP的目标就在于促进各成员国共享RCEP成果,以实现包容均衡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它专门设置了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章节条款,在协定的开放承诺中给予欠发达成员差别待遇,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支持。”
      张茉楠表示:“RCEP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有一些规则不像CPTPP那么高标准,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治理、市场竞争中立的政策,都给了发展中国家缓冲的时间。比如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区域内生产价值的标准设定为40%的标准。它没有像美墨加协定,或者像CPTPP那样具有非常明显的排他性,这给一些国家提供了更广泛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我相信,随着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RCEP也可能进一步升级。”
      王勇说:“RCEP谈判时已经考虑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差距,给予不同国家不同的政策空间,反映了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特点,即正视并尊重差距同时做出相应的安排,更多反映“大家庭”的理念,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高标准”的自由化。目前RCEP最大的挑战是地区面临着美国所驱动的地缘政治的压力。美国为了围堵中国的发展,在亚太地区拉帮结伙,搞军事同盟,让地区的国家“选边站”,这种压力是对亚太地区完整性的最大伤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15国中的多数国家主动选择批准启动一体化进程,表明了抵制美国经济问题“安全化”的压力,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意愿。同时,RCEP的启动将为改善某些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RCEP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国家的合作与政策协调,并将深化政治互信的基础,朝向一个真正地区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王勇还指出:“RCEP成员包括澳大利亚,但不包括美国和印度。RCEP释放的信号是地区国家具有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利益,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保持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是其中重要部分。亚太地区所有国家都从中国经济崛起中获益。印度将会因此增加更多的危机感,担心无法抓住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机遇。疫情对印度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同时迫于内部的压力,它在最后一刻退出。但是,RCEP仍然为印度进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保留机会。印度应当着眼于长远利益,下决心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不跟在美国的后面围堵中国,做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损失战略独立性。澳大利亚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在其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借助RCEP启动的机会,澳大利亚应保持与中国的紧密经济联系,不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等因素影响,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回升。IMF预计,         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为1.7%,与上年持平;新兴经济体增速为4.6%,加快0.7个百分点,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均有望回升。从中期看,随着贸易摩擦风险逐步消化,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总体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较强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制约。高负债、人口老龄化、结构性改革迟缓、收入差距扩大等中长期挑战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减小、低利率政策等新的制约因素凸显。人口老龄化成为制约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9年版)预计,203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1.7%,将较2019年的9.1%明显上升,未来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将普遍面临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挑战。
       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未能带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长期矛盾仍未有效解决,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增速较低,收入分配更加倾向于资本利得,制约社会总需求扩大和经济持续增长。(源自:人民日报)
【国内经济】
新基建、新能源“点亮”中国拉美合作新机遇
       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贸合作继续显示出强大活力,新基建和新能源正继续拓展这条崭新的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
       16日,以“开放创新、携手共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重庆举行。参会嘉宾普遍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中拉双方近年在贸易、投资、农业等领域合作成果依旧异常丰硕。继续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牵引,共同推动中拉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与会代表最为强烈的愿望。中国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已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今年1-9月,中拉贸易额已达到3318.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5.5%。拉美也是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在拉美中资企业超过2700家。2020年仅重庆与拉美国家的进出口额就达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
        阿根廷圣达菲省省长奥马尔·安赫尔说,阿根廷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中,圣达菲省贡献了20%,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一直是该省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比前一年有所减少,但今年出口复苏非常明显,与2020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已经增加了25%。
传统贸易和投资往来持续火热的同时,中拉双方也不断尝试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成了首选。从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到5G通信网络,新基建正不断“点亮”中国拉美合作新机遇。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学术网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0年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38个,项目资金总额超过9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逾60万个就业岗位。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巴西巴伊亚州云轨等交通项目相继落地,推动拉美国家互联互通发展。
       “多年来中国交建积极拓展拉美地区市场,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实施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墨西哥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重点项目,成为推动中拉合作和友谊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岗说,未来中国交建愿意在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增强合作,推动中拉基础设施更高质量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源也逐渐成为双方经贸交往的另一个突破口。在本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中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达成多个投资协议,如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根廷萨尔塔省政府签署了约17亿美元投资协议,明确未来将在该省建设年产超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西藏珠峰公司副董事长张杰元表示,目前萨尔塔省还没有在产锂盐项目,此次与萨尔塔省签署投资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在当地锂盐湖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阶段性目标。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全球副总裁路易斯·爱德华多说:“中国投资助力建设的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拉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让我意识到中拉关系如今已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多领域合作,本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还发布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重庆倡议》,内容包括中拉工商界在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坚定秉持开放理念、持续推进设施联通、有效推动资金融通、大力开展创新合作以及全面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达成的共识。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合作潜力巨大。我相信,在中拉工商界、企业界共同努力下,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将继续为中拉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来 源:新华网)
共建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述评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今年11月初,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
      “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扩大开放、携手世界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举办的贸易投资对接会上,1000多家中外企业达成超200项合作意向。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收获了大量订单,再次印证合作共赢的大势所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寻找发展机遇、凝聚合作共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绘就一幅“大写意”到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走出一条高质量建设的光明大道。
       8年,约3000个日夜,一颗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
       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日本、意大利等14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时间回到2013年9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习近平总书记的动情话语,让古老丝绸之路穿越千年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不到一个月后,千岛之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时代大势、以大历史观对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作出的回答。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项倡议源于我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
        “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根植于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这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文明创举,是以东方智慧为全球发展探寻解决之道的成功实践——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并向所有伙伴开放。在这一区域开展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这是秉持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的积极应变之举——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更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深远谋划。8年来,他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总结历史经验,为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在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期间,他亲自关心推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在多边国际场合号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年间,两次工作座谈会,高瞻远瞩、把脉定向,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擘画蓝图。
       2016年8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方向、明确重点。
       “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2018年8月27日,“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要求:
       “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8年间,中国主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总书记与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嘉宾深入交流,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奠定坚实基础,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创造发展机遇。

       政策沟通更有力、设施联通更高效、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对美好未来的更多畅想,“一带一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及个人的支持响应,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4月的海南博鳌,生机盎然,暖意融融。
       “‘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发共鸣。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释放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信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带一路”呈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为各国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增进民生福祉注入了宝贵力量,为疫情阴霾笼罩的世界投射了一抹亮光。紧扣命运纽带,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为抗击疫情凝聚合力——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健康丝绸之路”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同舟共济、携手抗疫意义重大。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早在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演讲时提出,携手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这赋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涵。疫情暴发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互支持,缔结起团结抗疫、共同发展的“命运纽带”。我国已向1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新冠疫苗,其中多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同30多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
       共享发展机遇,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持久动力——
      “长安号开到哪儿,我们就把业务拓展到哪儿。”元朝辉是陕西自贸区内一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创始人。他口中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
       疫情暴发以来,海运受阻、运费高企,中欧班列凭借其稳定高效优势逆势增长,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中欧班列已实现月行千列、年行万列。截至2021年10月底,已铺画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5个城市,累计开行超4.6万列,成为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展现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他强调,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面对疫情挑战,“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构筑的“网上丝路”与“钢铁驼队”,联通贸易,沟通民心。
       截至2021年9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10.4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
       坚定发展信心,释放各国发展潜力,为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激发活力——
       “要深入挖掘潜力”“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培育健康、数字、绿色丝绸之路等新增长点”……多场“云外交”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同多位外方领导人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深化共识。
       共建“一带一路”的动力来自于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来自各国共谋发展的决心。2020年7月,历时3年半,中巴经济走廊重大交通项目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赫韦利扬-塔科特段)全线通车。
       项目通车后,从赫韦利扬到塔科特的通行时间由5.5小时缩短至2小时,从雷科特到红其拉甫口岸的通行时间由14小时缩短至6小时,出行时间和货物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为世世代代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为生的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岗位,也盘活了当地旅游资源。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和先行先试项目,8年多来,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创造许多就业岗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带一路”合作不但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逆风前行。
       “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面向未来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活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面向未来,是合作还是孤立,团结还是分裂,拉手还是松手,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
       “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方向。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如何选择?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握时代潮流,彰显责任担当。这是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坚定选择——
       合作覆盖5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铁路通达全疆所有地(州、市)、民用机场总数位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往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国向西开放、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一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也将推动自身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规划清晰路线图。这是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谋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年9月,正泰国际埃及工厂增资400万美元用于规划中的新厂房建设。2017年建厂以来,这家工厂已实现销售额20倍的增长,逐步从“生产加工基地”向“服务型平台”转型,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农网改造等提供更加优化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面对逆全球化浪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
       这是破解世界难题、携手应对挑战的中国路径——
       疾病、贫困、气候变化……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带一路”将为人类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近日发布的《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阐明,中国将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并结合抗疫、减贫、发展合作、气候变化等重点工作,探讨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同各方一道实现合作共赢的美         好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言:“各国应当抓住‘一带一路’合作带来的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8年多来,从倡议到实践,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各国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不断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日益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平台。
       历史经验昭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今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布,明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动力、更大空间、更优路径,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源自:新华网)
10月经济“成绩单”出炉 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10月经济“成绩单”出炉 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有力有效,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下阶段尽管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的态势有望保持,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从累计看,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2%。
       从单月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2%,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5.5%,也比上月加快了0.2个百分点。市场保供成效显现。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增速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市场紧缺的金属集装箱、集成电路的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2.2%。铁路、水运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幅均比上月有所提升。
       此外,付凌晖表示,10月份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有望增产。在夏粮比上年增产59.3亿斤、早稻增产14.5亿斤的基础上,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3万亿斤以上。
数据
       前十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
       同时,就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在就业方面,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2%,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民生方面,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基本消费品生产稳定增长,销售势头较好。10月份,规模以上的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加快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9%和8.8%,有效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
       对比
       10月份PPI同比上涨13.5%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以下简称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
       从PPI的总体情况看,PPI上涨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上游行业价格的上涨。10月份,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7.9%,影响PPI上涨了13.36个百分点,占整个PPI涨幅达到99%。其中,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价格分别上涨了66.5%和25.7%,涨幅明显高于中下游的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涨幅。
       付凌晖表示,从影响因素看,PPI涨幅扩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近期,国际能源供求比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上涨了16.1%,影响国内相关的石化行业价格上涨。10月份,PPI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上涨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31.5%。二是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供给偏紧带来的影响。10月份,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03.7%,钢铁价格上涨39.9%。
       付凌晖表示,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部分行业供给偏紧的状况,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目前来看,效果也是在逐步显现,主要能源产品供给也在增加,价格情况有所改善。从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领域价格情况来看,煤炭价格环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解读
       受短期冲击因素影响 PPI涨幅高是阶段性状况
       付凌晖表示,10月份PPI涨幅并非历史新高,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PPI调查统计以来,在九十年代早期最高时PPI涨幅曾经超过20%。他表示,总的来看,由于受到三季度疫情和汛情等因素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和国内部分能源、原材料产品的供给偏紧,造成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是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影响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
       他表示,从经济增长来看,随着制约经济的短期因素的逐步减弱,经济恢复态势在逐步显现。从10月份主要指标情况来看,生产和需求主要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是有所回升的。同时,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在加大,部分能源产品供给偏紧的状况也在逐步得到改善,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物价情况来看,尽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增供的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同时,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目前整体涨幅还是比较温和的。(源自:经济日报)
【山西动态】
●增强市场竞争力 山西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
       人民网太原11月18日电(雷昊)今日,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来,该局已帮扶小微企业481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429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是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工作任务,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遵循“试点先行、重点推广、分类推进、注重实效”工作思路,在全省开展质量认证提升行动,创新服务模式,细化帮扶措施,跟踪推进落实,主要体现“三抓三提升”:
       抓组织发动,提升工作质量。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开展质量认证提升行动通知,鼓励认证机构开展公益活动,减免认证费用,共同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编写了《山西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手册》,选择“大同黄花”等15家小微企业作为试点,帮助其建立并运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抓宣传培训,提升认证的社会认知度。该局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质量认证进企业、进乡村宣传活动,共同营造质量认证的良好氛围;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以小班化教学和“一站式”服务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
       抓精准帮扶,提升工作实效。该局组织技术专家进企业、进车间,现场解答小微企业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紧紧抓住企业现场环境改善、工艺流程梳理、质量关键点控制等环节,查找问题,现场诊断,纾困解难,提供精准帮扶。
       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聚焦山西省小微企业,拓展行业试点,在广泛宣传上下功夫,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在政策支持上下功夫,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促进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源自:山西日报)
●【新数据 新看点】前三季度我省直接融资1583亿元
       11月16日,从山西证监局传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583.04亿元,同比增长39.16%,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资金与企业发展匹配,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独特机制优势,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山西证监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省上市公司股权融资93.62亿元,公司债券融资213.65亿元,证券公司柜台市场融资123.33亿元,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15.74亿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融资1134.45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融资2.02亿元,区域股权市场融资0.23亿元。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同比增加36.95亿元,增长65.2%;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融资同比增加1130.67亿元。
       债券融资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山西焦煤集团发行公司债融资50亿元;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发行公司债融资35亿元。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有6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现金收购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涉及资产规模86.22亿元。其中,山西路桥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融资29.23亿元,并向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公路募集配套资金4.8亿元,不仅融入发展资金,提升了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水平,还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了混改破题。美锦能源通过收购大股东资产,积极推进业务整合,扩大了产业布局。(源自:山西日报)
●山西外贸提质增效逆势增长
       山西隰州野里垣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两批30吨玉露香梨装车启运,通过上海装船发往温哥华,这是该企业获得注册登记资格之后对北美市场的首次“开荒”。
       今年前十月,运城市危化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批次、数量、货值分别达到569批次、2.63万吨、416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8.34%、63.21%、136.1%。
       外向型经济发展是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受疫情、外需以及海外产能等多因素波动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外贸主体提质增效、逆势增长,出口对经济的正向拉动作用仍将延续,为全省经济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省出口再创新高
       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
       据太原海关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8%。其中,出口1045.2亿元,增长87.8%;进口658.2亿元,增长61.9%;贸易顺差387亿元,扩大158%。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各种贸易方式进出口均明显增长:加工贸易为我省主要贸易方式且占比提升,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045.8亿元,增长91.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1.4%,比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为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67.7%。一般贸易进出口524.3亿元,增长42.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0.8%,比上年同期下滑7.5个百分点。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11.7亿元,增长140.5%,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6%。
       各外贸主体进出口快速增长,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556.3亿元,增长161.2%,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2.7%,比上年同期提升1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92.5亿元,增长151%,占出口总值的28%。
       此外,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迅速,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值占山西省外贸总值的近六成。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72.3亿元,增长61.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1.9%。其中,出口237.8亿元,增长79.5%;进口134.5亿元,增长37.1%。
       我省外贸业务多点开花
       9月25日上午,DF75297次中欧班列满载着1963.4吨货物从山西太原中鼎物流园集货启程,发往中亚。
       这是我省开行的第500列中欧班列,分别发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货物主要包括机械零件、建筑材料、陶瓷餐具等,共86个集装箱,货值1450万元。
       集成电路行业作为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太原市进口集成电路大幅增长,达13.6亿个,较上年同期增长128.6%,占太原市进口总值的47.1%,对太原市进口增长贡献率为60.1%。
       前不久,山西北方安特优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批8台进口柴油发动机顺利完成装配,等待出口。据了解,作为大同市一家高端机电制造企业,该公司此次加工贸易业务产品货值500万欧元,是大同市“十四五”开局之年首笔加工贸易业务。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武宿综保区和各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增长迅猛。太原武宿综保区进出口273.3亿元,增长10.1倍。其中,出口147.7亿元,增长916.3%;进口125.6亿元,增长11.5倍。进出口值在全国综保区中居第32位。山西兰花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20.8亿元,增长469.8%。其中,出口10.4亿元,增长684.6%;进口10.4亿元,增长347.3%。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637万元,增长55.6倍,全部为出口。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160万元,全部为出口。
       省外贸着力提质增效
       目前,随着国际外贸形势不断变化,我省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国际外贸的新形势和新变化。
       记者从太原海关了解到,我省前三季度,山西的新能源设备如光伏太阳能和风能设备出口后来居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太阳能电池出口11.4亿元,增长47%;机电产品出口856.5亿元,增长103.5%,占全省出口值的81.9%。
除制造业外,我省农产品出口也迎来较大发展。据统计,运城出口的水果品种有苹果、梨、桃、柿子、石榴、葡萄、樱桃、甜瓜、猕猴桃等12种鲜果,出口国家和地区达73个。其中,运城苹果出口量占全国苹果出口比重的20%。运城的油桃、苹果和冬枣代表中国“首发”澳大利亚、秘鲁和美国。此外,长治市的中药材原料出口、朔州市的牛羊肉出口、吕梁市的核桃仁出口等均有较大增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为促进山西外贸事业发展,太原海关大力推动企业瞄准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领域发力,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外贸主体提质增效、逆势增长,打出了一套促外贸、稳增长的“组合拳”。该关密切关注企业诉求,细化制定了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配套落实方案。对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特别是供应链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纳入高级认证企业的“后备军”。
       下一步,太原海关将与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省金融办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市场创造力,帮扶有出口意愿的企业走出国门,让外贸“马车”越跑越稳、越跑越好。(源自: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又见平遥》荣获“全国首批SIT超级沉浸旅游项目”称号
       近日,ITIA艾蒂亚机构公布全国首批20个SIT超级沉浸旅游项目名单,《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项目位列其中。
       自2013年开演以来,《又见平遥》首创了国内行走式演出的观演模式,凭借新颖独特的观演模式、震撼至极的观演场景、感人至深的演出剧情,成为了沉浸式文旅产品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已安全演出6199场,接待观众422万人次。
       中国旅游投资行业权威平台ITIA艾蒂亚机构以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创新程度、业态先进性、沉浸感营造、市场口碑等四项为主要考量指标,将目前行业最为优秀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分为五级进行认证标注,并授予《又见平遥》“全国首批SIT超级沉浸旅游项目”称号。
       据悉,前不久《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还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源自:晋中市政府门户网)
我市举行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11月17日下午,我市举行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抢先发力、扬优成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昂扬奋进姿态加快规划建设山西“智创谷”,全力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主引擎。市委书记吴俊清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出席并讲话。王建忠、任秀红、王建林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座谈会还特邀18所驻地高校及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全面听取相关意见建议,集聚各方智慧力量,为打造产业新城、科技新城、人居新城、生态新城、智慧新城 “五城联动”的山西“智创谷”奠定坚实基础。
        吴俊清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个高校及企业负责人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晋中要充分发挥好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的作用,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优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省委为我市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出了考题、定了方向。晋中举全市之力打造山西“智创谷”,就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晋中科教基础和资源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为山西“智创谷”建设出谋划策,献智出力。
座谈会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汇报了山西“智创谷”概念性规划编制推进情况。相关设计单位负责人介绍了山西“智创谷”概念性规划情况。各驻地高校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对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依次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表示,晋中大气派、大手笔规划建设山西“智创谷”,站位高远、意义重大,将全力以赴、积极参与配合晋中市委、市政府建设山西“智创谷”,为把山西大学城努力建成极具活力、充满潜力、富有魅力的山西版“中关村”贡献各自力量。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吴俊清强调,要将各个高校的需求体现到山西“智创谷”的建设中,山西“智创谷”的规划、实施、推进要与各个高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加强与高校的动态联系,建立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动态联络机制,充分满足未来大学的业态需要。要站在山西转型发展、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的高度,加强规划设计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生活物态、休闲业态、科创形态、产业生态,推动校园、家园、公园、产业园“四园同构”,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三感融合”的山西“智创谷”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可行性,使其集人文、艺术、科技与未来于一体,营造有文化、有科技、有创新、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山西“智创谷”规划整体成型,建设科教资源集聚、高技能人才培育、人才创业圆梦、科技成果转化、科教人才宜居乐业,极具活力、充满潜力、富有魅力的区域。各相关部门要尽快成立工作专班,拿出专门力量,凝心聚力、勠力同心,把山西“智创谷”这张蓝图画好。希望能与各高校加强沟通交流协作,共同为“智创谷”建设出谋划策,各企业代表能在晋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特别是山西“智创谷”的建设中发挥各自力量,实现合作共赢。
        常书铭指出,听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深受启发,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他强调,在山西“智创谷”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站位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高度,厘清晋中的定位、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服务与创新的关系,将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加强服务,为驻地高校师生做好教育、医疗、住房、商业配套等全链条保障服务,让他们更便捷、更舒心、更心无旁骛地留在晋中进行创新创业创造。要充分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和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优势,将产业与人才挂钩,驱动人才“强引擎”,激发创新“加速度”,做好政策支撑,吸引各路优秀企业在晋中投资兴业。要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百业兴盛、活力迸发的山西“智创谷”。(源自:晋中市新闻网)
●加快建设吉利甲醇增程重卡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做优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1月17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与吉利商用车集团总裁范现军一行、中铁联运物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红颖一行、山西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建军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就加快建设吉利甲醇增程重卡生产基地,完善产业链配套,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行沟通商洽。市委常委、副市长、太谷区委书记刘伟,市政府秘书长崔雪波参加。
我市作为全国最早从事甲醇燃料发展和甲醇汽车应用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甲醇汽车生产、甲醇燃料制备技术和甲醇燃料加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从甲醇燃料生产供应到甲醇汽车生产应用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吉利商用车集团是国内最早布局甲醇汽车的企业,在甲醇汽车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常书铭指出,发展甲醇增程重卡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打造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重要抓手。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晋中拥有的汽车资质、项目试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打通关键环节,实现就地制造、提高本地配套率,形成产业集聚,全力打造甲醇增程重卡全产业链,在绿色甲醇、低碳甲醇应用方面蹚出一条新路。吉利要抓紧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同步布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立即成立工作专班,逐项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分工限时解决,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范现军感谢市委、市政府对吉利集团在晋中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吉利高度重视在晋中的发展,愿加强与晋中在各相关领域的合作。吉利将充分利用晋中甲醇燃料优势和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先发优势,与各合作伙伴携手推动甲醇增程重卡项目发展,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晋中乃至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源自:晋中市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