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1年第46期(总第167期) (2021年12月27日-12月31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31 阅读: 【字体:

经济信息摘要
 
2021年第46期(总第167期)
(2021年1227日-1231日)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西媒展望:2022年有望成为新兴市场“达喀尔拉力赛”;韩国2021年汽车产量预计达348万辆 跌至17年来新低

国内经济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划重点:明年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②前11个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万亿元。

山西动态:山西:文旅融合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前三季度我省农产品出口金额超1亿美元

晋中动态:①晋中市灾后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②  2021年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国际视角】

西媒展望:2022年有望成为新兴市场“达喀尔拉力赛”

2021年是证券市场快速复苏的一年,但新兴市场的情况并非如此。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在过去一年下跌了近7%,而美国和欧洲股市的涨幅分别超过24%和18%。

这种收益率的差异促成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明年的预测收益来看,新兴证券市场现在的交易价格比西方市场更低。

虽然明晟新兴市场指数现在保持着13.68倍的市盈率,但从彭博新闻社对2022年的预期来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达到25.7倍,而欧洲斯托克50指数现在的市盈率在18.7倍上下波动,也比新兴市场更高。

证券经理们似乎对此心知肚明。

美国银行12月开展最新调查,向371名受访者询问哪些资产将在未来一年表现最好。

排名第一的是新兴市场股票,有36%的受访者表示,新兴市场股票是他们明年最青睐的资产。

排名第二的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有28%的受访者选择它。排名第三的是石油,选择它的人占13%。这样一来,经理们显示出他们对新兴市场的偏爱,在这一年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倾向于继续投资变动收益证券,而不是固定收益证券。

现在,巴西、俄罗斯等主要新兴市场指数的市盈率低于10倍(巴西股指的市盈率为6.87倍,俄罗斯股指的市盈率则为7.11倍)。

那些更愿意避开高估值的发达市场指数的人,或许能在新兴市场找到很好的立足点,尤其是在固定收益证券预期收益下降或将导致发达市场市盈率进一步上升的一年里。

施罗德公司在谈到新兴市场变动收益证券时指出:“2021年的调整使许多热门股票的估值从高位大幅回落,但也给一些行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们相信市场估值整体上是健康的,尽管不同行业之间差异巨大。”

尽管分析师现在偏爱新兴市场,但许多人警告说,投资者应当意识到波动性将增加。

相较于即将过去的2021年,2022年有望成为新兴市场的“达喀尔拉力赛”(一个每年都会举行的越野拉力赛,以比赛地形复杂闻名——本网注),路上遍布沙丘、泥泞和障碍,但这并不影响新兴市场股票是专家们最喜欢的资产之一这一事实。

富达投资集团解释说,“正如在疫情冲击下事实所显示的那样,新兴市场的前路将充满惊喜、动荡和曲折”。该集团还认为,“随着复苏进程的推进,市场领导地位继续演变,通胀加剧的可怕前景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场的收益情况将比其他市场更具韧性”。(源自:参考消息网)

韩国2021年汽车产量预计达348万辆 跌至17年来新低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预测,由于全球半导体短缺导致汽车生产放缓,2021年韩国汽车产量可能降至17年来的最低水平。

  KAMA在最近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称,2021年,韩国新车产量预计将达到348万辆,同比下降0.85%,创下自2004年(347万辆)以来的最低值,且连续第三年未能达到400万辆这一门槛。400万辆被认为是维持该国汽车生态系统所需的最低数字。KAMA还预测,2022年,韩国汽车产量将同比增长3.4%,至360万辆,不过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395万辆。

  12月26日,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警告称,如果产量持续低于标准水平,韩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被迫关闭部分业务,或进行大幅重组。

  就销量而言,2021年韩国国内汽车销量(包括进口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73万辆,同比下降9%。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汽车销量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更多的汽车可以卖。”

  目前,韩国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现代和起亚的汽车交付期长达6个月,一些受欢迎的车型在下单后甚至需要等待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交付。

  据估计,2021年,韩国进口汽车销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0.5万辆,占该国国内汽车销量的19%,且较前几年的平均水平增加了3个百分点。

  进口汽车企业有关人士表示:“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进口车的销售依然保持旺盛,这是因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了对韩国的汽车配置。”全球范围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需求同比增长3.8%至8415万辆。但一市场研究公司称,芯片短缺导致今年损失了1000万辆汽车的产量。

  出口方面,2021年韩国汽车出口量预计为205万辆,同比增长8.7%。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的现代和起亚汽车计划使今年的汽车销量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排名第三。

  KAMA在报告中称,考虑到明年只有六款新车型上市,而且针对新车购买的消费税减免政策到期,预计2022年韩国国内汽车销量将保持几乎不变。汽车出口量预计将在2022年持续增长,但工人为提高工资而长期罢工的可能性和监管风险给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源自:中国经济网

【国内经济】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划重点:明年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为了稳经济,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提前发力。比如近期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其中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已经下达至地方。这将有利于地方明年尽早发债,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效应,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会议表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重点把握好6个方面:

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解读:今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达到1万亿元,这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明年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预计明年减税降费规模会更大些,而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制造业等将是受益主体。

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

解读:积极财政政策一大体现就是保持一定财政支出强度,明年经济稳字当头,仍需要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且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一大关键,就是提升财政支出精准度,将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解读: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基本发行完毕。专项债券依然是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明年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仍需要依赖发行专项债券来筹资,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但考虑到土地收入增长发力,以及今年底超万亿专项债明年依然发挥作用,市场普遍预计明年专项债额度可能略有下调。

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解读:明年不少地方土地收入下滑,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依然乏力,中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收支矛盾依然较大,十分依赖资金规模超8万亿元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明年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有利于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

解读:近些年党政机关一直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不少地方将节省的资金投入民生、重点项目等领域。

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解读:这意味着加强会计审计监管,对违反有关财税法规的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允许把财经纪律当“稻草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明年将继续不得新增隐性债务,对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继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此次会上,财政部要求明年扎实做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

二是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推动财力向基层倾斜,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紧盯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完善行业监管法规制度,加强其他领域财会监督力度。

五是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支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六是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七是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能力。

八是完善生态文明财税支持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优化能源结构。

九是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法治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持续推动内控建设,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

十是深化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坚定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提升对全球重大议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多双边经贸合作。(源自:第一财经

前11个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万亿元

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年,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年度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数据显示,1-11月,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万亿元,预计全年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9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9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介绍,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哈高铁、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

  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货运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快递业务量1085亿件。截至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约1.4万列,开行国际货运航班7.4万班,完成国际道路运输4200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2021年,交通运输部共推出12项更贴近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在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方面,95128电话叫车服务覆盖102个城市;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已建成1373个客货邮融合站点;在实施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方面,今年已改造完成危旧桥梁8578座。”刘鹏飞说。(源自:中国新闻网

【山西动态】

●山西:文旅融合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 

长城脚下的山西阳泉平定县娘子关村依山而建,泉水环绕,因相传唐代平阳公主率娘子军在此镇守而闻名,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娘子关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宝说,2018年,娘子关村旅游收入就突破了2000万元。如今,全村500余名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人均年收入约1.8万元。2019年起,村民变股民,年底享有旅游收入分红,目前每人每年分红1500元。

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山西着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文旅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正释放出绿色经济新动能。

华灯初上,古街流光溢彩,位于山西太原的钟楼街在日暮后上演绚丽灯光秀,引得不少市民拍照“打卡”。这条始于宋元时期的街区内,有20余处文保单位及中华老字号店铺,从今年9月重新开街以来就热度不减,成为山西深挖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钟楼街都是太原市内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这里的交通越来越拥堵、电线管网密如蛛网,基础设施陈旧破败。2020年4月,钟楼街提质改造项目启动。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蒲净说,遵循“保护、恢复、激活”的设计原则,钟楼街工程对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应保尽保,修缮修复,对已经灭失的重要历史建筑进行复建。在此基础上,对其赋予新的空间、业态和元素。

除钟楼街外,晋商博物馆、太原古城、忻州古城、太原首义门等相继建成和开放,彰显了文物大省的魅力,其中承载的那些历史和传统文化,也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山西出台文件,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旅游市场优势,进一步挖掘文旅市场发展潜力,为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贡献“山西方案”。

在山西境内绵延数千里的黄河、长城、太行山,是山西历史文化和壮美风光的标识与符号。2018年起,山西倾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截至目前,已建成5472公里,连通A级及以上景区74个,覆盖非A级景区185个。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晋说,旅游公路带动了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如永和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乾坤湾示范段、三个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等项目建成后,沿线兴起客栈、农家乐、采摘园200余个,每年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直接增加就业岗位9000余个,31个行政村3万余人直接受益。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了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动力。目前全省A级以上景区237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9家,星级饭店234家,旅行社939家,持证导游1.9万余名。

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说,山西将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大力培育5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景区景点体制改革,引进国内外知名文旅企业、跨界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同时,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做好文旅、文创、文艺融合文章,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化、品牌化发展。(源自:新华网)

前三季度我省农产品出口金额超1亿美元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产品出口金额11421.40万美元,同比增加33.38%。
  今年我省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据太原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出口国家75个,主要出口农产品是鲜梨、带壳核桃、核桃仁、冷冻蔬菜、苹果汁。其中,带壳核桃同比增长213.5%,冷冻蔬菜同比增长143.7%,鲜梨同比增长18.3%。我省娄烦县马铃薯、平遥县苹果首次出口。
  针对国内中高端市场,省农业农村厅提升重大展会参展效果,创造条件筹划活动搞好产销对接,我省120余家企业与全国50余家商超、供应链、电商平台、零售连锁企业、商会、协会建立商业联系,实现产销对接,产品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有效提升了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产品占有率。
  2021年5月18日—20日,我省组织枣业、干果、沙棘汁、牛肉、果酒、醋、水果等7家企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精心策划“晋品晋味·扬帆出海”山西特色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邀请中国(巴西)投资贸易中心等18家国内外商会、协会、企业和山西药茶、小米、黄花、柳林碗团等23家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加,现场签约金额1400万元,意向采购金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10月16日—18日,我省组织水果、牛肉、杂粮、药茶等17家食品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10家薯类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达成意向合同金额1700万元。
  同时,加强部门合作,大力推介我省优势农产品。2021年4月25日,我省向联合国国际农发基金(IFAD)报送23家企业有关信息;9月17日—18日、10月15日,联合太原海关赴运城开展水果出口企业调研;9月20日,组织所有国贸企业参加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的品牌认证和海外推介服务;10月21日,参加省外办组织的欧洲留华同学会联盟座谈会,大力推介我省优势农产品。
  意大利国际果蔬展是欧洲及地中海周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是中国果蔬农产品进入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2021年9月6日—9日,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组织全国110家企业参加2021意大利国际果蔬线上展览会,我省8家出口企业参展,主要参展产品有苹果、梨、枣、桃、山楂、柿子、核桃等水果、干果,红芸豆、绿豆等杂粮和浓缩果汁、脱水蔬菜。展会期间,参展企业精心制作了图片、视频向采购商介绍产品;通过视频与采购商进行沟通,参加“中欧果蔬企业线上对接会”,扩大了“晋字号”农产品的影响力。(源自:山西新闻网)

【晋中动态】

晋中市灾后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今年国庆期间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把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尤其是把受灾群众安居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做到抓准、抓快、抓细、抓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灾后重建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和7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市委常委和副市长牵头负责,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0月6日,对受灾房屋进行了初步排查。10月9日,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落实省委书记林武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分析防汛救灾形势,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10月12日,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落实全省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我市防汛形势,进一步对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10月18日,下发了《全市农村受灾住房重建修缮实施方案》。10月22日,召开了全市农村受灾住房重建修缮推进会。10月26日,接到省委书记林武关于“全省农村因灾受损住房重建修缮工作推进情况”的批示后,市委、市政府领导更加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吴俊清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恢复重建进度。省党代会期间,市长常书铭连夜召集各县(区、市)委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研判分析、制定措施。10月26日晚,副市长郝向明召集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于10月27日召集各县(区、市)住建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实行“一村一策、一事一议、一户一议”方案,精准鉴定全市农户受灾住房,全力推进“一户一档”管理制度,落实县级领导包村、县乡干部包户责任制。要求11月5日前受灾县(区、市)全部建立包保工作机制,为受灾农户住房全部建立档案。11月10日前完成受灾农户身份信息比对和认定、补助公示等工作,并完成受灾地区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工作。11月20日前完成受灾农户住房二次安全鉴定工作。

与此同时,为强化防灾减灾能力,我市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先后争取中央、省救灾资金5515万元,市财政拨付救灾资金1000万元,市级共收到社会捐赠的各类救灾资金1.68亿元和总价值630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加上市级库存的总价值1000余万元储备救灾物资,均已全部下拨各受灾县(区、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市农业农村局与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积极对接,联合开展危房排查和受灾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摸清、摸准因灾受损农户住房重建修缮情况,分类落实修缮加固、拆除重建、易地搬迁等措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修缮重建指导工作。截至12月14日,全市需要修缮和重建住房的农户为14340户,目前已修缮竣工13528户,竣工率达到94.34%。其中一般维修3882户,已全部竣工;加固修缮7585户,已全部开工,竣工7538户,竣工率达99%;拆除重建2873户,已全部开工,竣工2108户,竣工率达73%。连日来,各乡镇村和各有关部门正加快工作进度,采取倒排工期、增加施工队伍、保障施工质量等有效措施,全力确保春节前受灾农户全部入住安全住房。(源自:晋中日报)

2021年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在铿锵的步履中,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于“十四五”而言,这一年既是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

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这一年,面对外部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面临疫情汛情的大战大考,我市经济在爬坡迈坎之路上砥砺前行,稳中求进成为全年坚定不移的奋进姿态,锚定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主动作为,稳打稳扎,全力推进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在晋中大地迈出转型发展的坚定步伐,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乐章!

“稳”字当头开新局

这一年,晋中加速奔跑。从连续举办“三个一批”活动中,从全力打造山西“智创谷”建设中,从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中……可以看到晋中乘势而为、主动作为的发展路径。

近日,1至11月经济数据出炉,全市经济运行整体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呈现产业发展基础夯实、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特点。以数据看表现,今年成绩可圈可点。

主导产业,稳定增长——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全市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带动煤炭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8.9%。机械、医药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34%;特色产业保持较快发展,玻璃、碳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8%、46.3%,铸造、纺机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1%、97.3%。

新兴产业,发展较快——1至11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9%,租赁、商务服务业、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7.1%、41.2%和70.2%。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19.4亿元,同比增加130.9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4.94%,较上年同期提高5.63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好转。

消费升级,势头不减——1至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95.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同比增长27.5%,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分别同比增长98.4%、61.6%和51.6%。

对外贸易,增势良好——1至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31.2亿元,同比增长74.7%,尤其碳素、玻璃等出口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带动出口同比增长9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6.8%。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1至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7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6556人,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24.4%、134.9%,城镇登记失业率2.85%,控制在4.2%的目标范围内。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财政支出始终坚持保障重点和改善民生不动摇,1至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9.4亿元,同比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4.8%,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5%,重点支持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领域持续稳定发展。

……

“稳”字延续,向好愈显。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市为未来竞争布局奠基,为长远发展落子取势的生动实践。

筑牢经济基本盘

这一年,晋中稳扎稳打。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竞跑、从“六新”项目的蓄势待发、从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动出击……见证晋中乘势而起、稳健开局的发展律动。

经济要稳,工业首当其冲。开局之年,我市工业战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1221”战略举措,改造传统产业调优存量,实施千亿企业行动计划,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六新”项目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动能……一张工业发展路线图清晰绘就。

梳理新近落地的项目,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方向脉络清晰可见——

制定《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提质升级扩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速奔跑。1至11月,吉利汽车完成产值100亿元,生产整车80476台;

阿凡达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祁县大华玻璃器皿智能制造项目正在进行厂房主体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提质升级;

北方食品产业园入驻企业46户,山西海玉园杂粮功能性食品产业园项目已投产16条生产线,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优;

华舜新能6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及锂电池项目已开工,昔阳尚太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已投产,培植新材料产业集群持续发力;

产业结构更优,传统优势产业更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晋中重塑了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

从5G基站建设到直播电商平台应用,今年,我市聚焦“六新”抓项目、建生态,抢占发展制高点,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动能。

在5G +工业互联网上,截至11月底,全市5G基站累计开通3579座(今年新开通2169座),宏艺玻璃5G +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已完成平台搭建工作,神龙电缆数字化工厂二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在新材料上,平晶光电半导体项目一期已投产;在新装备上,美锦氢燃料电池及商用车进展顺利、阿凡达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在新产品上,吉利新一代甲醇汽车已投产,和顺银海锋源硅钢特种绝缘材料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据统计,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1%)0.6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市新创办小微企业8679户,净增达规企业104户;新增32户“专精特新”企业;新增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10家;已确定山西贵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市“独角兽”重点培育企业。

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奇迹、一批又一批的丰硕成果,为晋中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投身发展主战场

这一年,晋中扬长补短。无论是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主战场、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的主阵地,还是山西“智创谷”的主引擎……都成为晋中乘势而上、创新驱动的生动注脚。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在“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重大使命中充分发挥主动力、主窗口作用,当好排头兵、争做急先锋,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产粮田”“打谷场”,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唱响引资上项主旋律,一年内先后开展四次“三个一批”活动,从年初到年末,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的礼炮声不绝于耳,好项目、大项目、优质项目成为发展的顶梁柱。

山西农谷高举“创新”大旗,重拳打造农业创新高地,擦亮“金字招牌”,持续释放国家农高区效应。

山西“智创谷”战略规划全面启动,全速建设“六宜”人才集聚高地和产学研创示范先行区,全力打造山西版的“中关村”。

同时,晋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继续发力,打通了堵点,激发了活力。如今,“只进一扇门、办事不出厅”“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在晋中已让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打烊”、服务“不断档”成为常态。

一个个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老树发新芽”;一大批新兴产业或开工建设,或投产运营,吹响了抓项目、促转型的进军号角,支撑起晋中高质量发展的高楼大厦。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时间的指针即将转向崭新的刻度。接过2021年的发展接力棒,全市上下将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晋中篇章而努力奋斗!(源自: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