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2年第9期(总第176期)(2022年3月7日-3月11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17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多重风险来袭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左右为难;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改紧缩预期 美联储3月加息“箭在弦上”;③谋求转型,欧盟押注可持续金融

国内经济:①2月CPI同比上涨0.9% PPI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②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前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3%;
山西动态:①全省财政支出合理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②我省将发行年内第二批政府债券;③今年首月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固
晋中动态:①高效率服务项目建设 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②从六大亮点看“十四五”良好开局
【国际视角】
● 多重风险来袭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左右为难
  本周,即将迎来欧洲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会议。相比于美联储已经提前向市场释放出了3月加息的信号,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路径仍相对模糊。而当前俄乌地区的紧张局势所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供应链干扰以及贸易不畅等情况,更进一步增加了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在欧元区通胀水平本已不断走高的情况下,对欧洲央行而言,其货币政策的调整需要平衡好推动经济复苏以及抑制通胀之间的关系。而在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欧元区的贸易与投资以及经济复苏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包括原油以及天然气在内的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欧元区的通胀上行压力。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前景也由此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欧元区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了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开始转向收紧之路。英国央行已经率先行动,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连续两次加息。而美联储也预计,将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开始加息。
  相比之下,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行动则相对缓慢。但在当前俄乌紧张局势的背景下,全球能源价格大涨,而欧洲能源供应又高度依赖俄罗斯,因此,至少在短期内欧洲都将面临能源以及电力价格上涨的压力。而通胀攀升的压力也将成为欧洲央行在调整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根据欧盟统计局3月2日公布的数据,欧元区2022年2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增长5.8%,高于1月时的5.1%,也是连续第三个月通胀水平达到5%及以上。从通胀的主要组成部分表现看,能源价格2月同比增长最高,达到31.7%,同时也大幅高于1月的28.8%。其次是食物、酒精和烟草价格同比增长4.1%,高于1月的3.5%。而非能源工业产品价格同比增长3.0%,高于1月的2.1%,服务价格同比增长2.5%,高于1月的2.3%。
  而从欧元区主要经济体表现看,德国、法国以及意大利这三个欧元区主要国家的通胀水平也在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德国2月HICP同比增长5.5%,高于1月的5.1%;法国2月HICP同比增长4.1%,高于1月的3.3%;意大利2月HICP同比增长6.2%,高于1月的5.1%。
  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提出,通货膨胀率是影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变量。一方面,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快速上涨压力攀升;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恢复,欧元区实体经济供需失衡缺口将缩小。与美国不同,欧元区尚未呈现明显的“工资—通货膨胀”的螺旋效应。此外,2020年,税收政策调整造成的基数效应已被消化。2022年欧元区保持高通货膨胀率水平,大概率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中期向2%收敛。
  因此,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欧洲央行将逐步减少资产净购买规模,年内加息概率不大。欧洲央行已针对通货膨胀采取减少资产净购买计划。“但考虑到欧元区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较高,俄乌冲突对欧元区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走势将产生一定影响。欧洲央行也在紧密跟踪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快速攀升,不排除提前加息的可能。”中国银行研究院同时强调。
  欧洲央行政策抉择面临两难处境
  通胀上行压力的加大以及俄乌紧张局势下欧洲经济复苏面临风险,这让欧洲央行左右为难。相比于美国经济的复苏程度,欧元区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有待进一步加强。日前公布的欧洲央行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元区经济将继续复苏,在2022年一季度可能仍将低迷。尽管一些行业的设备、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继续阻碍制造业的生产,推迟建设,并阻碍部分服务业的复苏,但包括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在内的一些早期迹象表明,供应瓶颈可能正开始缓解。但是能源价格上涨所造成的严重的负面贸易条件冲击正在降低家庭的购买力和企业的收入,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全球市场策略主管保罗·克里斯托弗表示,由于欧洲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人们眼下担心欧洲可能遭受更严重的“滞胀”打击。
  对于俄乌局势是否将对欧元区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以及欧洲央行将如何调整,欧洲央行官员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考量。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警告称,俄乌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欧洲出现“滞胀”。欧洲央行执委帕内塔表示,俄乌局势提高了不确定性,欧洲央行应暂缓取消更多的刺激措施。而德国央行行长暨欧洲央行管委纳格尔则认为,德国今年的通胀率可能会高于最近上修的预估,欧洲央行应着重于货币政策正常化。
  此前在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承认了通胀进一步上行的风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未再强调今年不会加息的观点,这已经为今年开启加息打开了“大门”。然而,当前发生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影响给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以及通胀走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增加了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难度。市场投资者们则需要关注欧洲央行是否将在本周举行的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对欧元区经济增速以及通胀率预期进行调整。(源自国际金融报)
●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改紧缩预期 美联储3月加息“箭在弦上”
     北京时间3月17日,美联储将公布3月的议息会议结果。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将在本次例会上开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首次加息。不过,早先市场曾广泛预期美联储将加息50个基点,由于俄乌冲突“黑天鹅”的飞出,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的幅度预期已经降为25个基点。
  面对通胀数据屡亮红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在国会听证会上发表讲话时坦承“我们本应该早一些行动”;他还明确表示,他将倾向于支持美联储在3月会议加息25个基点。对于美联储加息,经济学家们心存警惕。考虑到俄乌冲突可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更多冲击;美股早已“高处不胜寒”;新冠疫情导致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以及新兴市场脆弱性犹在等因素,美联储3月加息的负面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通胀攀高成美联储首要关切
  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的通胀数据持续亮红灯。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季调同比为7.5%,为1982年2月以来的新高,1月美国核心CPI季调同比为6.0%,也创1982年2月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劳动力市场吃紧也表明美联储加息时机早已成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最新预测,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为3.7%至4.0%,高于同期2.1%的潜在增速。同时,在2021年四季度,美国平均失业率为4.2%,也低于同期长期自然失业率4.5%。3月5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67.8万人,远超市场预期,且创2021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恢复显著。失业率创2020年年初以来最低水平。美国平均时薪同比增速显著放缓,但短期内“工资—物价”螺旋上升风险不容小觑。
  面对美国通胀居高不下,鲍威尔不得已在去年年末放弃早先坚持的“通胀暂时论”,但市场对美联储能否有效遏制恶性通胀的疑虑难以驱散。从某种程度上看,美联储在3月加息已是“箭在弦上”,即美国存在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且美联储终于意识到原本控制通胀的力度不够,现在必须“亡羊补牢”——美联储不得不在抗通胀方面有所动作。
  从美联储内部来看,有关3月加息早已成为美联储官员的共识。鲍威尔在听证会上也坦承“我们本应该早一些行动”。他表示,虽然俄乌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撤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支持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改变,他支持3月开启加息周期,同时,对在通胀过热情况下采取更大幅度的加息持开放态度。由此可见,通胀攀高已经成为美联储心腹大患;即便俄乌局势未明,顶多也只是影响美联储货币紧缩的节奏和力度;目前并不足以撼动美联储3月开启加息周期的决心。
  加息风险不容小觑
  3月5日,美国财长、美联储前主席耶伦表示,相信美联储将成功拉低通胀且不会造成经济衰退。“美联储正在明显转向正常化货币政策以降低通胀。”耶伦在向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发表讲话后回答问题时表示,“我相信他们能够在不造成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他们将压低通胀,但会以实现软着陆的方式。”
  但经济学家们并不这么乐观。面对美联储的加息,经济学家仍然心存担忧。首先,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背景下,美联储开启紧缩周期,是否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大幅震荡的风险?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多次呈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在新冠疫情反复、通胀走高和美联储更趋“鹰”派之下,美股究竟还能上涨多长时间是许多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虑和担忧。历史上,美股曾经出现过因为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大幅调整。美联储3月开启加息“大门”以及今年随后的多次加息,是否成为压垮美股的“最后一根稻草”,尚待观察。
  其次,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美联储加息会否加剧美国债务风险也值得研判。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较美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出7万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美国近年债务规模加速增长,在2017年至今的5年中增长约10万亿美元,其中,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两年间增长近7万亿美元。在美国通胀高企和美联储准备开始加息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问题再度成为国际投资者担忧点之一。
  另外,美联储加息究竟会对新兴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带来哪些风险,也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虽然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发达经济体扩张性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资本流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广泛使用资本流动管理策略与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应对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国家外债较多且抵御能力较差,因此难以完全排除美联储加息后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爆发危机的可能。加之当前俄乌冲突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美联储加息会否加大全球复苏难度未有定论。(源自国际金融报)
● 谋求转型,欧盟押注可持续金融
  当前可持续金融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度,欧洲金融服务业必须将可持续性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对经济贡献的核心。 
  疫情下的欧盟经济充满不确定性,近期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也加剧动荡。
  当地时间3月2日,欧盟委员会召开2023年财政政策指导会,指导会上就欧洲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一份通讯文件。
  欧盟方面的信息显示,在与全球和安全前景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背景下,欧洲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欧盟内部对于欧洲经济增长模式的优先事项具有广泛共识,这包括重视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增强欧盟经济和社会弹性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对冲击性事件的准备。
  金融在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受到持续关注。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中国区总监张哲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可持续金融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度,欧洲金融服务业必须将可持续性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对经济贡献的核心。
  推进绿色和数字化转型
  过去一年,欧元区经济慢慢复苏,企业活动逐渐恢复,缓解了此前关于经济受创“疤痕效应”以及信贷风险加剧的担忧。
  但是,张哲伟认为,新冠疫情所引发的诸多风险尚未完全消失殆尽,尤其考虑到疫苗接种进度在很多地方仍然比较缓慢,全球供应链的压力和能源价格高企也对经济复苏造成了新的挑战。“疫情相关的损失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浮现”。
  目前,欧洲致力于转向绿色、数字化和具有弹性的经济模式。
  欧盟内部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共识认为,绿色转型是让欧洲走上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新道路的机会。除了应对气候变化,它还将有助于减少能源费用和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从而提高欧盟的能源和资源安全。
  新冠大流行加速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并凸显了数字技术对欧洲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2021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计划,为欧盟到2030年实现数字主权的数字化转型愿景指出方向。
  与此同时,欧盟需要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尽管大多数公司和供应链在大流行期间表现出高度的弹性和适应能力,但危机和随后的复苏暴露了物流、供应链、劳动力、人员技能、供应安全等方面的脆弱性。
  可持续金融规模化仍存挑战
  欧洲经济转型依赖投资和改革。投资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也是加速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同时需要伴随着改革,以确保所有欧盟规则与欧盟的主要目标保持一致,创造合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并激励家庭和企业为这一目标做出充分贡献。
  张哲伟表示,实现欧盟经济向可持续转型需要大量投资,特别是为实现绿色和低碳转型,且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协同合作。
  为实现《欧洲绿色协议》,欧盟需要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增加约5200亿欧元的年度投资。而可持续投资有利于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技术和企业。
  绿色金融一方面是为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筹集资金(绿色融资),另一方面是改善与气候和环境有关的金融风险的管理(绿色金融)。而可持续金融是绿色金融的进化版本,因其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问题和风险纳入考量,旨在增加对可持续经济活动和项目的长期投资。
  “从2020年开始,以及经历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可持续金融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度。”张哲伟表示,“此前,可持续金融可能还仅限在相对小众的范围内讨论,而如今可持续金融相关的目标已经渗透到整个金融服务的生态之中。但是,从目前来看,可持续相关的金融资产所占全球金融资产的比例还不到5%,因此全球仍然面临实现可持续金融规模化的挑战。”
  在这方面,欧盟相对来说走在比较前沿的位置,政策发展领先。
  张哲伟介绍称,近年来,由于一些新方法、新操作方式的出现赋能了金融投资可持续化的发展。比如欧盟在2020年3月发布的《可持续金融分类法》。同时,投资者也逐渐意识到,投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金融产品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收益为代价。因此,越来越多投资者也强调,所投资的产品需要遵守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原则。
  张哲伟称,在可持续金融方面,爱尔兰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优势,可持续性相关的资产已接近1600亿欧元。
  政策促进下,欧洲民众对可持续投资的兴趣与日俱增。“可持续投资基金和绿色债券是当前两个重要的细分市场,有望帮助引导私人资本,且两者都有助于将可持续投资推向主流。绿色债券有助于直接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而可持续基金则有利于零售投资。”
  不过,张哲伟也指出,由于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标准,市场描述和数据提供者之间的比较可能是当下所面临一个挑战。可持续投资通常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但这些因素在投资战略中的范围和整合程度各不相同。(源自国际金融报)
【国内经济】
2月CPI同比上涨0.9% PPI同比上涨8.8%
        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的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PPI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2月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2月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其中,受春节因素影响,鲜菜、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6.0%、4.8%和3.0%。
  从同比看,CPI上涨0.9%,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6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2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9%和26.3%。
  2月份,受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回落。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2%转为上涨0.7%,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上涨0.1%。董莉娟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行,其中石油开采价格上涨13.5%,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上涨6.5%。受国际因素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0%。
  从同比看,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4%,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与上月相同。(源自人民日报)
●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前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3%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3.47万亿元,增长13.6%;进口2.73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7388亿元,增加16.3%,今年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94万亿元,增长16.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3.5%,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万亿元,增长17.4%;进口1.76万亿元,增长14.9%。
  对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前2月,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8746.4亿元,增长12.4%。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8704.7亿元,增长10.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8.3%。其中,出口1.09万亿元,增长16.6%;进口8313.1亿元,增长20.7%。
  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升。前2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16.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2%,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22万亿元,增长8.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5.8%。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2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2.02万亿元,增长9.9%,占出口总值的58.3%。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6214.6亿元,增长8.9%,占17.9%。(源自金融时报)
【山西动态】
●全省财政支出合理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2月2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048.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972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全省财政支出总体保持了适度强度,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一是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标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886.1亿元,增长9.5%;二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完成775.9亿元,增长5.7%;三是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40.7亿元,增长17.2%;四是集中财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实施“111”创新工程等,科学技术支出完成83.6亿元,增长26.9%。五是防范金融风险,为城商行风险处置提供资金支持、出台配套政策,金融支出完成84亿元,增长116.7%。同时,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累计投入28亿元;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累计投入36.5亿元。
  全省财政部门还着力支持“两新一重”“六新”、创新驱动、高校建设等项目,为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全年省级累计安排支出预算总计116.2亿元,已下达预算100.2亿元。其中:支持“六新”方面预算总额71.7亿元,已下达预算65.3亿元;支持创新驱动方面预算总额23.8亿元,已下达预算15.8亿元;支持高校建设发展方面预算总额20.7亿元,已下达预算19.1亿元。(源自山西日报)
●我省将发行年内第二批政府债券
        总规模达276.77亿元
        3月17日,我省将发行年内第二批政府债券,总规模达276.77亿元。为确保本批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推动政银企合作高质量发展,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拉动有效投资,保障全省重大项目及时落地,3月9日,省财政厅举办山西省2022年第二批政府债券发行项目推介会。
  本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期限品种、只数、项目均创我省新高。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批共有12只债券,包括2只再融资债券46.05亿元、10只新增债券230.72亿元。其中,省本级89.2亿元、市本级63.81亿元、县区级77.71亿元。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发行期限涵盖3年、7年、10年、15年、15年(后10年等额还本)、20年、20年(后10年等额还本)、30年8个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本批政府债券发行将重点投向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机场、高铁、收费公路和大水网建设5大领域项目,总规模达75.85亿元,约占此次新增债券发行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晓飞表示,要加强财政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调动金融机构投资积极性,从增加发行项目的透明度、建立项目“专项债券+贷款”的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形成个性化特征、建立贡献与支持相对平衡的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资本有效精准投放。(源自山西日报)
●今年首月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固
        3月7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1月,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国企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国企改革红利逐步释放,高质量发展成效日趋明显。
  其中,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月份,全省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338亿元,同比增长1.73%。分级次看:省级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204亿元,同比下降1.46%;市县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34亿元,同比增长43.55%。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月份,全省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1051亿元,同比下降2.62%。分级次看:省级企业营业总成本954亿元,同比下降4.76%;市县企业营业总成本97亿元,同比增长25.01%。其中:全省国有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合计171亿元,同比下降2.7%。
  利润同比增长。1月份,全省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87.15%。分级次看:省级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57.63%;市县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亿元。
  上交税费同比增长。1月份,全省国有企业上交税费177亿元,同比增长39.56%。分级次看:省级企业上交税费152亿元,同比增长30.59%;市县企业上交税费25亿元,同比增长139.09%。
  资产规模同比增长。截至1月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5463亿元,同比增长4.29%。所有者权益总额13048亿元,同比增长11.28%。(源自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高效率服务项目建设 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
        3月4日,平遥县2022年的16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复工,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动项目发展、奋力建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城市的有力举措。全县上下及各部门单位、项目施工方将提高政治站位,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和踔厉奋发的士气,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如期建成达产达效。
        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将把抓发展、抓项目、抓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个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开发区21个投资32亿元的项目建设,不留余力地按照全方位、 全封闭 、全链条压茬推进、 压实责任, 按照‘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项目建设, 全周期管理, 全力完成今年的项目建设任务,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的经济转型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段兆义说。
        平遥煤化集团134万吨捣固焦项目是平遥县传统项目升级改造的标志性项目,目前,正全力推进中。平遥煤化集团董事长郭兴银介绍说:“我们将全力以赴,保证按进度、 按质量 、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项目建设, 把项目建设成设计一流、 工艺一流、管理一流 、装备一流 、环保一流的标杆示范项目 ,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推进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为涉及项目的各个部门表示要全力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平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主任科员张茂春说:“作为项目服务牵头部门, 我们将强化服务 , 倒排工期 , 为把煤化集团捣固焦项目建成全县工业转型的标杆项目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伴随着气温的上升,平遥县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各项目施工单位也以集中开复工为起点,坚定干则干好、干则必成的信念,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抢抓项目进度,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平遥煤化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郭伦铭说:“我们争取在今年十月底以前建成投产, 为平遥县高质量发展建成国际旅游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国道241一标段项目经理王会东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土方填筑20万立方米, 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30万立方米 ,预计2022年8月30日之前完成主要节点工程 ,项目建成通车后 ,能够有效带动平遥县西北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在有效进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有序推进施工进展 ,争取早日建成向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晋润集团副总经理梁增骏说:“我们积极响应工业园区的号召,在施工当中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时间,争取早日达产达效。”
从六大亮点看“十四五”良好开局
        近日来,市统计局官网连续发布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和运行解读,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去年,我市围绕“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1221”战略举措,多方统筹、真抓实干,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943.3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750.9亿元,同比增长6.5%。
        市统计局分析显示,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六个攻坚、六个助力的显著特征——
攻坚需求释放 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持续增强
        有效需求不足,生产就难以有效开展,分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通就会形同虚设,变成空转。为此,2021年,面对严峻的环境、艰巨的任务,我市深入实施扩内需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内贸、外贸齐头并进,表现强劲。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3.1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个和0.3个百分点; 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33.9亿元,同比增长69.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7.9个和21个百分点。
同时,在实施“1221”战略的带动下,全市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改善。在生产环节,生产扩大为循环改善打下了基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增长面达到了75.8%,产品的增长面达到61.9%;在分配环节,企业、政府、家庭三部门收入均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4.9亿元,同比多增145.4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4.67%,较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在流通环节,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8%,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72.1%;在消费环节,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复苏,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7%、21.8%。
        攻坚挖潜增效 助力提质升级——产业集群和集聚程度持续提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2021年,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重,推动重点产业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玻璃、碳素特色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1%、49.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同时,积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聚提档,以“一片一带一圈”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16.9亿元,同比增长62.6%。以吉利汽车、美锦氢能、保罗汽车、中航兰田、斯纳德等龙头企业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以广誉远中医药产业园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物制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15.6%,带动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7%。以中鼎物流、成丰货运平台为典型,推动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居全省首位。
        攻坚营商环境 助力服务优化——市场主体产能和效能持续释放
        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始终冲在优化营商环境第一阵营的晋中,2021年,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坚持“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便捷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339779户,增长5.9%。同时,大力实施“百千万”亿行动,推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企业数量和规模再上等级。安泰集团产值突破300亿元,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产值突破100亿元,重回百亿区间,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持续增长。
据统计,2021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440户,比上年多增66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84户,比上年多增47户,净增155户;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2户;新增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10户。
        攻坚改革创新 助力转型发展——发展的载体和空间持续拓展
        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2021年,我市坚持以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农村改革等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重塑性成果,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已基本完成“六定”改革工作。坚持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全力建设山西智创谷,构建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成果孵化中心“双核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末,全市省级众创空间达到19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31家,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7家,均居全省前列。
我市还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强化企业、高校的创新主体地位。根据最新2020年数据,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经费18.4亿元,同比增长19.5%,经费投入强度为1.25%,超过全省水平;组建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各领域产学研合作,目前,市级、县级均已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3352件,有效发明专利804件,分别同比增长36.9%、13.6%,在全省位次靠前。
        攻坚生态保护 助力双碳目标——环境容量和质量持续改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1年,我市紧紧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2,同比改善9.6%;达标天数27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PM2.5、PM10均值分别同比下降11.9%和10.7%;地表水质量保持稳定,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全年共完成造林45.7万亩,同比增长2.7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同比增长87.3%。严格能耗“双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9%,单位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4%,能源消费较上年进一步好转。
        攻坚社会事业 助力民生保障——民众生活水平和品质持续提升
        民生,关系着百姓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我市始终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持续增加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97.2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高于全省水平;基础设施投资、一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4.8%、10.7%。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市就业形势稳固向好,城镇新增就业4378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7341人,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21.6%、137.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持续加强培训工作,从业人员持证率40.86%,民众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482元,同比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189元,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288元,增长9.6%,均快于GDP增速。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非食品价格上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