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2年第15期(总第182期) (2022年4月18日-4月22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7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多重危机重叠!世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②日元汇率创20年来新低,日媒:政府和央行喊话效果不佳

国内经济①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②发改委将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及时出台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山西动态:我省70条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②山西省出台措施为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

晋中动态:①我市聚焦山西智创谷引领加快培育一流创新生态;②一季度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现“开门红

 【国际视角

●多重危机重叠!世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

世界银行(下称“世行”)行长马尔帕斯称,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时预测的4.1%下调至3.2%。

马尔帕斯是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春季会议期间的会议上做出上述表述的,他表示当下危机重叠:疫情、乌克兰局势和通胀问题交织。

他还表示,债务高企和通胀上升是全球增长面临的两大问题。其中,由于债务高企,约60%的低收入国家已经处于或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预计债务危机将在2022年继续恶化。

世界银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则表示,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异常不确定”的时期。她补充说,不排除进一步下调增长前景的可能性。

“我对发展中国家深感担忧。他们面临能源、化肥和食品价格的突然上涨,以及加息的可能性。 每一个都狠狠地打击了他们。”马尔帕斯解释了此次世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表示上述问题叠加乌克兰局势,正在推动全球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贫困率上升。

莱因哈特也在一场采访中解释道,世行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欧洲和中亚地区经济体的增长前景被削减。相比之下,202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为5.7%。

此前,世行在最新一期的《欧洲和中亚经济更新》报告中称,乌克兰局势和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打击全球经济体,预计欧洲和中亚地区的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将直面冲击,预计上述地区今年经济将萎缩 4.1%,此前预测的增长率为3%。

世行还认为,今年乌克兰经济将萎缩45.1%,但收缩幅度将取决于乌克兰局势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同时,由于受到制裁,俄罗斯经济已陷入深度衰退,预计2022年俄罗斯经济萎缩11.2%。

从疫情封锁到乌克兰局势对食品价格的影响,“一系列的干扰”都指向这一点。莱因哈特称:“我认为已经很清楚的是,风险是下行的。”

“(经济预测)会不会再被削减?” 莱因哈特说,“当然不会排除这个可能性。我想说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异常不确定的时期。”

此前,世贸组织(WTO)更新其贸易和经济增长预测,预计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在 2022年增长2.8%,比之前预测的4.1%下降 1.3个百分点。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0%,低于之前预测的4.7%。

WTO表示,危机最直接的经济影响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世界贸易和产出中的份额很小,但这两个国家是食品、能源和化肥在内基本商品的主要供应国。

此外,马尔帕斯还表示,为应对疫情,世行将在未来几周内讨论一项为期15个月、总额约1700亿美元的计划,覆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其中约500亿美元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部署。

IMF和世行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包括春季会议和秋季年会。今年春季会议于4月18日至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期间IMF也将更新其全球经济展望。(源自:第一财经

日元汇率创20年来新低,日媒:政府和央行喊话效果不佳

日本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兑美元汇率近日持续下跌,4月19日一度贬值至1美元兑128日元,是200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约20年未见的日元贬值令日本政府和央行焦虑。

据《日本经济新闻》19日报道,近日,日元汇率跌势不歇,基于美国长期利率上升,投资者认为日美利率差将扩大,纷纷出售日元购入美元。日本市场上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将加快加息以抑制美国近来的通胀,而日本央行未改继续货币宽松政策的姿态,日美货币政策的方向性不同愈加明显。

日本财务相铃木俊一和央行行长黑田东彦18日相继对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喊话,以制衡进一步出售日元的动向。共同社19日报道指出,这样的“口头干预”效果不佳,市场上也有不少人预测政府和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汇市,但出手干预仍面临较大困难。政府和央行能在市场上卖出的美元有限,且美国政府正苦于应对通胀,而日元升值会推高进口物价。

日元贬值的持续也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18日发布2021年度首都圈(东京都、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新建公寓每套平均价格,较上年度上涨6.1%,达到63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2万元),超过泡沫经济时期1990年度的6214万日元,刷新最高纪录。该研究所的负责人称:“日元贬值造成建材高涨等,没有价格下跌的因素。”(源自:澎湃新闻

【国内经济】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

一季度,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气象条件总体良好,农业生产服务持续加强,春耕备耕平稳有序推进。据全年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全国小麦、稻谷意向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大豆意向播种面积增加较多。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395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4.0%、3.6%、1.4%;牛奶产量增长8.3%,禽蛋产量增长2.5%。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2253万头,同比增长1.6%;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185万头。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7.7、1.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1%;私营企业增长7.6%。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0.39%。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7%。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76亿元,同比增长5.0%。

三、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一季度,服务业继续恢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5.1%。一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2.5%,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9%。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292亿元,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367亿元,增长3.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8006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10653亿元,增长0.5%。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3%、6.6%。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7.6%。全国网上零售额30120亿元,增长6.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257亿元,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2%。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1.93%。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15.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4%。民间投资59622亿元,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5%、35.4%;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6.2%,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3.8%、17.2%。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61%。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415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260亿元,增长13.4%;进口41891亿元,增长7.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036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2%,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3月份,进出口总额3206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17535亿元,增长12.9%;进口14530亿元,下降1.7%。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3%,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7%,鲜果价格上涨6.9%,鲜菜价格上涨3.7%,猪肉价格下降41.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7%。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3%。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10.7%,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3%。

八、城镇新增就业扩大,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6%;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9%。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3小时。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780万人。

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实际增长6.3%。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6%、5.4%、6.1%、6.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39,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504元,同比名义增长6.1%。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持续稳就业稳物价,切实保障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源自:凤凰网

发改委:将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及时出台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此外还将坚决守好民生底线,重点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切实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后续,将密切跟踪研判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制定完善各类应对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及时出台有力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发改委表示,3月以来,由于国内疫情多发,特别是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但疫情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回归正常轨道。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深圳等地,目前已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消费、投资需求都在逐步回升,这说明企业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很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判形势、及早应对处置。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加强价格和储备政策协调联动,发挥储备调节作用,强化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预计年内PPI总体回落的态势不会改变

发改委表示,近一段时间,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价格明显上涨。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部分大宗商品外采比例比较高,国际价格上涨客观上会带来输入性影响,加大国内PPI上行的压力。关于后期走势,尽管国际输入性因素增加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但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高基数效应,预计年内PPI总体回落的态势不会改变。

发改委:目前秋粮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 将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

发改委表示,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在稳口粮、稳玉米的同时,努力扩大大豆生产。二是精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根据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确保形成有效供给。三是持续抓好粮食收购。目前,秋粮收购接近尾声,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四是强化市场监测预警。五是加强粮食市场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发改委:近期钾肥供应持续转好 将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发改委表示,近期钾肥供应形势持续转好,全国氯化钾批发价格稳中有降。下一步,将密切监测研判化肥供需及价格形势,充分发挥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推动各有关方面切实做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包括推动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达产,提高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力保障水平,优先保障化肥国内运输,落实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对进口到港化肥及硫磺等化肥生产原料优先接卸。督促承储企业将到期储备化肥尽快向市场销售,提高化肥流通效率。(源自:财联社

【山西动态】

我省70条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从强化财政税费政策支持、全面落实金融信贷政策、推进工业产品保供稳价、充分挖掘投资与消费潜力、完善资源要素和环境政策、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与政策保障等6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政策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的70条政策举措,以巩固我省工业经济增长势头,确保2022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我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将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月)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022年至2024年扩大“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加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奖补,围绕省级技术改造、数字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安排专项资金,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进档奖励。对“链主”企业每提高5个百分点本地配套率的,按照配套率增幅相应采购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缓缴期限继续延长6个月,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延缓缴纳6个月。
  按规定对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我省将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持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贷款定价机制;强化体系化普惠型融资担保服务,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银担合作。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推动银行机构完善制造业信贷投放考核权重设置,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信贷资源向制造业倾斜;积极运用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2022年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积极争取国家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信贷产品。
  《行动方案》提出,要整合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在确保煤炭供应安全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加快生产煤矿产能核增手续办理,积极布局先进产能接续项目;做好全省电煤协调保障,鼓励省内煤电企业增加采暖期电煤储备;加大对主焦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种的保护性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铝矿等具备资源条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推动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矿山”对资源的保障能力。
  我省将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全面梳理省内煤电机组能耗,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加大力度推动大同—怀来交流、陇东—山东直流、蒙西—京津冀直流、陕西—河南直流、陕北—安徽直流“一交四直”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双百”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2022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支持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等。
  我省将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保险补偿制度对我省项目的支持。落实好省技改资金对我省获批项目给予补助资金1:1奖励政策。抓紧出台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政策,省财政予以保费补偿。对符合山西省保险补偿要求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以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单户企业最高补贴500万元。
  《行动方案》提出,要保障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土地供应,探索将省级及以上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延伸,提高配置效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程,2022年全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以上,着力解决工业企业用工难问题;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坚持精准实施企业生产调控措施,实施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动态管理等。
  我省将着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优质服务,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研究“五有套餐”配套办法,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加大帮扶力度,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确保净增700户、力争净增1000户,总数达7500户以上(源自: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省出台措施为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

《山西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日前出台,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抓好服务业纾困政策的落实落地,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更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业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地位举足轻重。《若干措施》的政策着力点是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成本压力,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更好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全年经济运行稳定。

《若干措施》针对服务业行业面临的特定困难,提出了包括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扶持措施、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八个部分,共61项政策措施。

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财税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就业扶持政策、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支持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强服务业统计监测服务和激励、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22项具体措施。

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扶持措施(第二至第六部分)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行业提出33项纾困扶持政策措施。其中,餐饮业适用的政策,主要包括对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给予补贴支持,优化餐饮业保险服务等政策措施;零售业适用的政策,主要包括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政策措施;旅游业适用的政策,主要包括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政策措施;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适用的政策,主要包括阶段性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措施;民航业按照国家《若干政策》相关条款执行。

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第七部分)对严格科学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通过“四个精准”“八个不得”,实施精准疫情防控,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环境。

保障措施(第八部分)对省有关部门、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行业协会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提出工作要求。(源自: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我市聚焦山西智创谷引领加快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山西晋中,春风满面。一“谷”引领,活力无限。

山西智创谷,聚集优势要素、承载万千梦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大局、把握大势,立足优势、擘画蓝图,抓牢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率先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机遇,按照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和工作矩阵,聚焦“六个一”先行目标,大力实施“1221”战略举措,以山西大学城、晋中职教港、智创城4号基地等为依托,全力推动要素向山西智创谷集聚、投资向山西智创谷集中、高科技产业向山西智创谷布局,五年投资上千亿,建设66平方公里的智创谷核心区域,打造极具活力、充满魅力、富有潜力的山西版“中关村”。

一“谷”聚百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西智创谷建设,市委书记吴俊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等市领导多次一线调研、研究推动。我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地方、部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有关方面同心同向、合力推进,汇聚建谷强谷兴谷的强大合力。

山西智创谷内的山西华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集互联网软件、大数据应用、区块链等信息领域研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负责人李明说,建设山西智创谷、打造山西版“中关村”,对置身数字时代的晋中来说,是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也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近年来,华迅作为本土的数字化软件企业,依托晋中的政策、产业、人才等优势,精准对接需求、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榆次区“智慧人大”平台等数字化技术产品,助力地方工作,得到了广泛好评。下一步,华迅将加强与其他企业和山西大学城、晋中职教港人才互动,提供更多“小切口、大服务平台”,强化产品和经验推广,为山西智创谷“灵魂”跟得上世界创新步伐贡献数字力量。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山西智创谷以“一平台、一基地、一高地”为抓手,推动建设产教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贯通产教环节、培育创新平台,最大限度聚集创新要素,规划建设学术交流中心、创新园、人才谷,形成多元开放的城市交流窗口,满足不同类型实验室空间需求,完善人才推介、教育培训等功能,形成“研发+人才谷+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组团。

山西智创谷的物理连接将产生更大的化学效应。我市以山西智创谷为载体推动建设业态丰富的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形成一批研发、孵化、中试于一体的成果转化基地,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甲醇经济等领域的实训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动研发成果加速转化、提升综合效益。目前,我市正抓紧推进甲醇重卡项目,推动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

“山西智创谷交通便利、学校、高新企业越来越多,潜力无限、活力无限、发展无限,在这里就业、创业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在山西大学城、晋中职教港和智创谷企业,不少青年才俊都有同样的想法。

山西智创谷积极建设活力宜居的人才聚集高地,打造一流环境,在创新创业和高品质生活环境打造上协同发力,在商业业态、城市功能空间、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既让人才拼搏得有劲头有奔头,也让人才生活得舒心惬意。

“迪奥普无人机总部入驻山西智创谷,加快引进森林防火侦察无人机及森林灭火投弹无人机装配线,目前已具备森林防灭火无人机的量产能力,同时在无人机数据处理和应用上进行研发,推出迪奥普森林防灭火系统和数字乡村平台,将为森林防灭火及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更多智能服务。”山西迪奥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宏兵信心满满地说,“在智创谷创业将是迪奥普最好的选择,希望在晋中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企业实现更好发展,让更多人才走进来、留下来,为山西企业创新赋能。”山西智创谷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加快出台政策举措、探索建立运营模式,推动资源要素保障,完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对高质量项目针对性给予“真金白银”支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引进头部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启动信息交流中心、人才谷等建设,配套商贸、酒店、办公等社区服务,活化汇通风情商业街等商业设施,增添“烟火气”、提升竞争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西智创谷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围绕创新要素,借力中关村智酷运营公司,与省内外高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中试基地,联合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揭榜挂帅”项目,促进校企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转化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山西智创谷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充分利用资源、深化省校合作,实施帅才领航、将才支持、匠才培育、英才储备“四才计划”,加快出台智创谷人才引育政策。为驻地省属高校和医疗机构人才提供住房、食品、教育、医疗、体育、康养和休闲娱乐等优质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晋中、建设晋中、发展晋中,为加快建设山西智创谷和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凝聚磅礴力量。

春风满“谷”百舸进,扬帆起航正逢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宜教、宜学、宜研、宜创、宜业、宜居“六宜共筑”,产业新城、科技新城、人居新城、生态新城、智慧新城“五城联动”,校园、家园、公园、产业园“四园同构”,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三感融合”的山西智创谷,必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鹏程万里。(源自:晋中日报)

一季度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9万户,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78.71%,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4.5万户,同比增长17.26%,总量和增幅均为全省前三。”4月18日,记者从晋中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晋中市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登记注册便利化服务,多措并举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我市将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按照“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要求,建立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等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地见效,降低成本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在政策落实方面,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和《中共晋中市委办公室、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中市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服务便利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还实施针对性帮扶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多维度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提振创业意愿和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助企纾困方面,我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特别是市政府关于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发展的15条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保住市场主体存量。针对部分市场主体短期经营困难、难以生存等问题,坚持歇业自愿、复业自主,推行市场主体歇业登记,帮助市场主体“停机保号”、保住产权,切实稳定市场主体存量。

在优化服务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个体工商户登记下沉乡镇,授权乡镇(街道)开展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一体化服务,将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变更、注销登记由县(区、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授予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要求列出办事指南,列明办理流程、办理方式、办理时限和注意事项等,推动实行“一证一书”、口述代办、即收即办,做到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真正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降低成本负担方面,我市对各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全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办公用房、商铺、门店的,免收3个月租金。

同时,我市强化实地帮扶力度,确保金融支持、税费减免、要素保障等各项政策举措全部落实到位,以货真价实的帮扶服务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提振发展信心。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9万户。其中,灵石县、寿阳县、祁县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率排全市前三位,分别同比增长681.91%、393%、228.67%。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关键狠抓落实,拿出管用措施,打足政策提前量,跑出工作加速度,稳存量、挖潜量、扩增量,确保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源自: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