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3年第8期(总第225期)(2023年2月27日-3月3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6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加强标准协调:RCEP的红利增长点;②风高浪急挑战重重 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展望世界经济形与势。
   国内经济:①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 加强全球治理与合作;②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移动物联网应用场景将继续拓展。
   山西动态:①强信心开新局 确保实现开门红 山西省全力推动农业项目投资落地;②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对接座谈会举行。
   晋中动态:①和顺县九京灌溉供水工程应急除险项目紧张施工;②榆社县 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助力农业生产“开门红”。
【国际视角】
●加强标准协调:RCEP的红利增长点
        2023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一年来,为顺利落地实施RCEP,中国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商务部专门开展了RCEP系列专题培训,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涵盖所有重点行业领域。为落实《指导意见》,各省区市相继出台了高质量落实RCEP的若干措施,中国贸促会、各地海关以及各省区市也举办了RCEP政策解读及利用系列培训班。这可谓是举全国之力,为推动RCEP区域内经贸合作、促进全球经贸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为进一步释放RCEP红利注入“标准”力量。
        伴随RCEP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逐步实现零关税,区域内非关税壁垒问题凸显。其中,由各成员标准的差异、技术法规的差异、合格评定的差异或重复而引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尤为明显。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1969年通过的《为消除成员国间由于法律、法规或行政行为差异而导致的工业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制订纲领的理事会决议》,确定了分阶段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行动纲领。当时的欧共体的技术标准化伴随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始而启动,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深入而发展,又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行。欧洲单一市场建立30年来,标准一直是核心组成部分。2022年2月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欧盟标准化战略》,首次将标准化正式上升至欧盟的战略层面。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值得借鉴。
        降低成员间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促进RCEP经济效应的倍增。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其促贸易、利投资、优产业的效应不断显现。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实证研究结果均显示,RCEP显著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增长,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成员国的福利水平。研究表明,如果在RCEP框架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对各成员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产生更大的正向驱动效应。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幅度加大,对各成员经济发展的促进幅度会随之增加,呈现出倍增的趋势。同样,随着区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RCEP各成员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水平均将显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同时贸易条件也将不断改善。对我国而言,在RCEP框架下进一步降低成员之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够倍增式地提高我国的GDP和福利水平。此外,积极推进RCEP区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降低,还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自然升级。
        RCEP框架下推动开展成员间标准协调对接将推进我国制度型开放。《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标准协调和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合作,开展RCEP成员标准化体系及合格评定程序研究,促进标准协调、合格评定结果互认。2021年10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颁布,确立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标准化强国的发展目标。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印发了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专门就RCEP框架下的标准协调作出具体部署,指出要加强自贸区建设中的标准合作,在RCEP框架下推动开展成员间标准协调对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RCEP成员间标准协调对接,将有效推进我国标准化强国的建设,稳步扩大我国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积极开展RCEP区域标准化协调是应对美国利用标准对我进行技术遏制的重要手段。技术霸权是美国霸权的基础支撑之一,美国维护其技术霸主地位的重要抓手就是技术标准的制定。随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开始担忧其核心地位的丧失,并不择手段地对我进行打压。例如,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华为在未经特别批准的情况下购买重要的美国技术。此后,Wi-Fi联盟、SD协会、国际固态技术协会、外围部件互连专业组标准组织、蓝牙技术联盟等,相继宣布暂时取消华为的成员资格。与此同时,在5G等新兴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美国拉帮结派以排挤、对抗中国,企图构建由美国主导的去中国优势的标准化生态系统,并以国会立法的方式推动相关措施制度化。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明确要加强美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领导力,提出美国要将标准制定与国际治理和人权问题绑定。2021年9月,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第一工作组成立,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标准开发方面的战略标准化信息机制,以实现美欧有关国际标准制定的信息共享,探索美欧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维护标准化活动中美欧的战略利益和价值。可见,开展RCEP成员标准化体系及合格评定程序研究,促进标准协调、合格评定结果互认,是积极且正面应对美国利用标准对我进行技术遏制的恰当举措。
        加强RCEP成员间标准协调可以有效应对标准政治化的挑战。中性的、技术性的标准理应不带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征,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标准政治化的现象。2021年10月,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标准化未来:美国如何驾驭国际技术标准的地缘政治》报告。报告设想的未来情景包括,美国利用国际联盟将中国限制在国际组织内,以及将中国排除在全球贸易和标准化规范之外。2022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印太战略”,专门提出与国际伙伴紧密协调,保持国际标准机构的完整性,促进基于共识与价值观一致的技术标准。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启动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这是美国所谓“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补充,强调重点围绕地区的进一步整合,以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为重点,制定标准和规则,并确保安全和有弹性的供应链,旨在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明确把中国排除在外的亚太供应链体系,实质是孤立中国的地缘战略布局。当前,国际标准化工作呈现多极化趋势,一些地区性专业领域标准组织占据技术前沿,垄断了企业的事实标准,控制着关键产业链。随着美欧建立跨大西洋标准联盟,国际标准呈现“半球化”风险,正在将三大标准化组织边缘化,国际标准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新兴经济体争取国际标准化工作话语权的呼声及其标准治理能力的日益提升,加强RCEP成员间标准协调将能够有效应对标准政治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RCEP成员间标准合作将促进数字经济时代标准的数字化转型。2017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正式提出期望通过标准数字化来确保满足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需求。2022年发布的《欧盟标准化战略》提出,未来的标准应该从文本转向机器可读形式。2022年6月,ISO和IEC成立了SMART标准联合协调组、联合用例组、联合业务模式组。我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在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部分,明确提出发展机器可读、开源标准,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将影响标准化的各个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链式效应。数字化还将给标准化领域带来新的治理挑战,包括基础架构的建设、数据安全、数据伦理、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而催生标准化组织变革。在RCEP框架下发展更加紧密、互利共赢的标准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开展成员间标准协调对接,有利于推动标准数字化等机制创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释放RCEP红利。(源自:新浪财经)
●风高浪急挑战重重 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展望世界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2022年是世界经济充满变数的一年,新冠疫情延宕、乌克兰危机升级、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通胀飙升、能源和粮食危机发酵……在“黑天鹅”“灰犀牛”交替冲击下,世界经济之舟遭遇顶风逆流,复苏航程充满风险和挑战。展望2023年,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预计增速继续放缓、走势更加分化。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世界经济穿越迷雾、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机遇,注入信心和动能。
多重利空 复苏脆弱
        无论是感慨“租房像买房一样贵”的美国钢琴教师、发愁糕点太贵无人买的匈牙利面包店主,还是承受高额能源账单的波兰家庭、抢购超市打折蔬菜的英国主妇……过去一年,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动荡之痛。
         “世界正进入大滞胀不稳定期。”曾准确预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努里尔·鲁比尼在其新书《重大威胁:危及我们未来的十个危险趋势及如何应对》中发出警告。
        这一年,“高通胀”无疑是世界经济关键词之一。在疫情扰乱供应链、乌克兰危机搅动能源和粮食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通胀高企,对世界经济构成重大风险。
        美国、欧洲、日本通胀率均居数十年高点。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创近41年峰值,此后虽有所回落,但远高于美联储通胀目标。截至11月,欧元区通胀率连续三个月达到两位数。日本11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7%,涨幅为1981年12月以来最高。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形势更为严峻,土耳其10月CPI同比涨幅达85.51%,创近24年新高;阿根廷央行11月预计,2022年该国通胀率将达100%。
        这一年,“能源危机”成为困扰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乌克兰危机的旋风式升级和拉锯式延续,令能源深陷冲突旋涡,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威胁全球能源安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理首席经济学家阿尔瓦罗·桑托斯·佩雷拉说,世界经济“正遭受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能源危机冲击”,能源冲击将通胀推至“数十年来未有之水平”,正影响世界各地经济增长。
        这一年,“经济衰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前路的最大隐忧。“世界经济正危险地逼近衰退。”面对多重利空因素夹击,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如此警告。
        通胀“高烧”之下,美联储紧急“灭火”,今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七次加息,累计加息425个基点,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日益升温。同时,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急剧升值并在全球范围产生严重破坏性后果,令不少国家本币贬值、资本外流、偿债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加剧。多国被迫跟进加息,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显著收紧、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显著放缓至3.2%。通胀达到几十年来最高水平、大多数地区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疫情持续,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从一个相对可预测的世界,转变成一个更加脆弱的世界。”
        增速放缓 走势分化
        展望2023年,诸多挑战仍存。观察人士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日趋分化,美国和欧元区可能出现衰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有望回升。
        IMF报告预计,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经济增速预测值可能进一步下调。
        美国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经合组织11月发布报告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5%。不少专家则指出,美国经济可能难免衰退。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加息应对通胀,而利率上升和通胀高企将继续对经济活动形成压力。彭博社日前公布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在接下来两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将在2023年达到4.9%的峰值。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随着美元走强,国际能源价格将继续走高,这“很可能使(美国)经济脱轨,引发轻度甚至严重衰退”。
        欧元区经济前景更趋黯淡。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跟随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多轮制裁,导致俄对欧能源出口骤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另一方面,欧元区金融环境收紧,自2022年7月起欧洲央行已连续四次大幅加息,共计加息250个基点。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保罗·真蒂洛尼表示,若乌克兰危机持续至明年冬天,欧洲能源困境将急剧恶化。经合组织报告称,如果当前能源危机恶化,欧洲将面临非常严峻且困难的经济形势。
        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萎缩,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0.3%。
        与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形成对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增长相对平稳,亚洲地区表现值得期待。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全球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希亚等专家日前表示,虽然亚洲外部需求2023年上半年仍然疲软,但内需将得到支撑。2023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超过其他地区。
        世界银行泰国高级经济学家杰蒂蓬·阿利亚布查预计,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速放缓,而东亚地区经济将逆势增长。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顺风因素”。
        穿越迷雾 稳健前行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带来持续动力、机遇和信心。
        中国市场吸引力有增无减。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560.9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折合178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1%。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石明宏表示,中国市场是疫情期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保持业务增长的市场。
        中国经济潜力不断激发。今年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今年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中文名韩慕睿)表示,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中国2023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
        中国经济外溢效应备受期待。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35.2亿美元,再创新高。中国市场正为世界经济提供巨大机遇。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豪尔赫·马奇尼表示,中国正努力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建立互惠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倡议凝聚更多共识与力量。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国际社会重视发展问题,目前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中老铁路通车一周年、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车……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拉鲁什说,全球发展倡议顺应国际社会当下之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等成为全球合作典范,许多国家希望与中国保持合作、共同发展。
        世界经济面临复杂风险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形成推动经济稳健复苏的合力。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提供动力。(源自:经济日报)
【国内经济】
推进能源安全与转型 加强全球治理与合作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也是中国对外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就能源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人类逐步迈向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坚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一道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维护开放、透明、高效的国际能源市场,构建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正视风险挑战,做全球能源安全的守护者。近年来,世纪疫情、大国博弈、地缘冲突等冲击与科技进步、经济转型等因素相叠加,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能源价格出现历史性震荡,能源关系经历历史性调整,能源的政治和安全属性再度凸显,能源持续稳定供应的风险显著上升,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空前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中国一方面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推动节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自身能源供应稳定、可靠、安全为世界能源安全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依托能源领域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产业优势、资金资源,推动核电、特高压输电、水电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出口,助力相关国家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世界能源安全。
        放眼发展大局,做全球能源转型的践行者。绿色是人类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发展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能源转型事关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中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新时代1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近3倍,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与有关国家合作互补优势突出、潜力巨大,新能源合作日益成为中外能源合作的新亮点和新动能。2014—2020年,“一带一路”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提升了近40%,超过对化石能源的投资。中国将在对外合作中持续深化政策沟通协调,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协作,夯实绿色金融服务支撑,务实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助力各国共同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践行多边主义,做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者。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离不开全球能源治理。地缘冲突下能源危机频发、一些国家动辄挥舞能源制裁大棒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全球能源治理正陷入严峻的赤字状态。作为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能源领域的全球治理架构,一方面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国际能源署等多边机制下的能源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提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创办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和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新平台,为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中国将携手各国提升共识、拓展合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稳定、能源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原动力和正能量,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来 源:新华网)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移动物联网应用场景将继续拓展
        经济日报北京3月1日讯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大、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制造方式和企业组织模式。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作支撑。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全国在用数据中心超过65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超过2000万台,算力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持续提升5G网络覆盖范围,推进5G技术、产品应用成果融入各行各业,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金壮龙建议,要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实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和标准领航行动,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
在移动物联网方面,连接数达到18.45亿户,占全球总连接数70%以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与各行业融合,让信息基础设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10.8万亿元。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7%,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奠定坚实产业和技术基础。“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水平。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特色软件学院,创建一批中国软件名园。”金壮龙说。(源自:经济日报)
【山西动态】
●强信心开新局 确保实现开门红 山西省全力推动农业项目投资落地
        山西省全力推动农业项目投资落地
        目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已将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下达市县62.68亿元
 “完成1.4万亩项目区内5G精准导航网络建设,23套大马力拖拉机、植保机、收获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加装,50套农机具高精度北斗智能终端设备加装……生产精准化、作业智能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智慧化的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基本形成,亩均增产2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80%。”近日,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农机中心召开“机田证”一体化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听取各项目承担主体建设情况汇报,中心主任高晋平表示,今年要继续做好项目区9000亩玉米示范基地、5000亩谷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模式。
        项目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今年,中央和山西省财政已安排省农业农村厅专项资金62.88亿元(中央47.89亿元,省级14.99亿元),目前已下达市县62.68亿元(中央47.89亿元,省级14.79亿元)。已下达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为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厕所革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渔业发展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脱贫农场资金、草原生态保护、动物防疫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已下达省级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有稳粮保供、特优产业、科技支撑、质量安全、农村改革、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后续中央和山西省财政还将持续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狠抓“资金、项目、政策”三个关键,全力推动投资落地、项目见效。资金下达后,定期调度通报资金执行进度,研判分析资金管理情况,实行资金动态调整。同时,实行全面绩效管理,动态掌握任务和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和绩效目标完成,督促市县及时将资金兑付项目单位,全力破解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问题。并指导市县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尽早确定项目主体、开工建设。按月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调度通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
        2022年,山西省创新性首创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的“四险”试点,整省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为全省稳粮保供、保障种粮农户收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处长梁建文表示,今年将继续抓好金融支农等政策落实,开好信贷直通车,建好直通车“山西版”,常态化做好“乡村行”活动,力争今年平台放款突破10亿元。出台拓宽抵质押物惠农贷款政策,以小店奶牛“保单贷”、方山肉牛“活体贷”为重点,联合金融管理部门、试点银行出台更大范围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的政策文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成功率。同时,积极推动提高中央政策性玉米保险保额,更好地保护种植户积极性;接续推进省级政策性苹果、梨、谷子和黄花险种,争取谷子险种实现全省覆盖;推动创设中央政策性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源自:山西日报)
●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对接座谈会举行
        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对接座谈会举行
        加快推动一批重大事项落实落地 共同续写太原晋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韦韬主持并讲话 吴俊清讲话 张新伟常书铭介绍情况
         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对接座谈会举行。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主持并讲话,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讲话。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介绍工作推进情况。太原市领导刘俊义、武晓花、裴耀军、薛维柱,晋中市领导鹿建平、丁雪钦、赵宏钟出席。
        韦韬代表太原市委、市政府对吴俊清一行再次来并对接工作表示欢迎,对晋中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强调,山西省委对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寄予厚望,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是太原晋中两市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自2021年11月开展对接以来,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务实成果。迈上新征程,太原晋中两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眼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共同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探路子、创经验、作贡献。要进一步明确“为何干”。深刻认识太原晋中两市一体化发展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政治任务,是全面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山西省委决策部署的重大使命,是拓展太原发展空间、促进晋中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共同思考、携手探索、率先破题。要进一步明确“干什么”。坚持“六个一体化”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太原晋中两市规划全面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治理同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配置自由流动,特别要深化产业协同发展,精准定位、优势互补,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加强招商引资联动,创新“总部+制造基地、总装+配套、研发+转化”等发展模式,全链条布局发展先进制造业,合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共同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联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明确“怎么干”。主动学习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坚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贯穿工作全过程,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区域壁垒,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一年一个台阶、积小胜为大胜,持续推动太原晋中两市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明确“谁来干”。充分发挥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抽调精干力量,充实机构队伍,健全完善专班化、实体化、常态化运行机制,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不贪多、不贪大,列出任务清单,坚持项目化推进,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实打实促进太原晋中两市发展、带动中部城市群建设。
        吴俊清指出,太原是山西中部城市群的“中部之中”,是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的“核中之核”。太原晋中两市对接以来的一年多时间,太原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作出历史性贡献。晋中坚定不移树立“服务太原就是发展晋中、太原发展就是晋中机遇”的理念,全力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规划衔接“贯起来”、产业布局“链起来”、基础设施“串起来”、生态治理“好起来”、公共服务“融起来”、要素配置“活起来”。一是学,学习太原的思路、胸怀、担当,按照“六个一体化”“三个共同”思路,积极破题疏堵,主动担当作为。二是跟,在要素、产业、公共服务上紧跟龙头,加快构建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大太原都市圈。三是助,以山西智创谷建设为引领,助力省城拓展发展空间、提质生态环境、加快科技创新,为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优质服务。四是融,聚焦城建共融、消费共融、招商共融,加快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推动消费资源互换共享,联合打响招商引资大会战,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五是同,与太原同规划、同落实,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方位对接、常态化协商,推动一批重大事项落实落地,共同续写太原晋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太原晋中两市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源自:山西新闻网)
【晋中动态】
●和顺县九京灌溉供水工程应急除险项目紧张施工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初春时节冻土未消,和顺县水利部门就率先实施九京灌溉供水工程应急除险项目,积极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在九京灌溉供水工程应急除险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潮涌动。拉土车、挖掘机、推土机川流不息,施工人员干劲十足,开足马力,追赶春光。
        据了解,原九京供水工程运行已达20年之久,受当时供水条件和工程限制,目前,库区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无论是水量还是水质,都无法满足供水需求。九京灌溉供水工程应急除险项目总投资1356.74万元,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橡胶坝更新改造、调蓄库区淤积防治、岸坡防护、管理站道路改造等。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库区整治10万平方米、清理土方6万余平方米。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保证九京灌溉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也将构成恋思水库、科举水源地、九京灌溉供水工程联供联调、互为应急的三水源格局,实现生态效益和供水效益共赢。(源自:晋中市新闻网)
榆社县 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助力农业生产“开门红”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入春以来,榆社县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持续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确保农业生产取得良好开局。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榆社县森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门前,工人们正忙着将化肥搬运入库,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户络绎不绝。正在选购种子的北寨乡下城南村村民老巩笑呵呵地说:“我去年种的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等全部增产增收,靠的就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我也得好好选选!”为了做到一目了然,部分种子经销商特意将种子的价格、栽培技术标准以及最新的优质种子信息悬挂在店内的显眼位置,方便农户比较。
        为全面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榆社县积极开展种植计划调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农户种植意向,及时组织农资销售商调配农耕必需品,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已调储各类作物良种150余种,各类有机肥2000余吨,可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其余农资调运也在有序进行中。
不误好春光,田间春管忙。日前,西马乡南白村的设施大棚内一片忙碌。种植户张建军说:“我今年种了20多亩新郁葡萄,预计可产葡萄15万斤左右,这个时节主要是做好升温、浇水和清园工作。现在管护好,秋天丰产丰收就不成问题。”张建军额头上满是汗珠,话语中充满对收获的期望。
据悉,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今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继续提高。榆社县坚持以动为先、以干为要,积极发挥与各乡镇的联动作用,聚焦农资、农机等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加强对农资库存、销售和市场价格情况的动态监测,保障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化肥”“放心农药”,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的农用物资保障。(源自:晋中市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