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3年第11期(总第228期)(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4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韩国贸易逆差扩大,多个产业挑战加剧;②日本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③英国二月通胀仍居高不下。

国内经济:①1-2月主要经济数据里的民企信心;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③二月以来外贸明显回稳,利好举措持续加力。

山西动态:①山西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②月均产量超亿吨,山西前2个月产煤21497万吨;③太原:六大产业链引领制造业链式裂变发展。

晋中动态:①打造有生命力的特色专业镇品牌;②政府工作报告定调“一号工程” 引领先进制造业扩能。

【国际视角】

●韩国贸易逆差扩大多个产业挑战加剧

       韩国关税厅(海关)21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该国3月前20天出口额持续下降,贸易逆差达到63.23亿美元。与此同时,受原材料进口端前景不明影响,韩国多个产业挑战加剧,恐拖累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韩国3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下降17.4%,为309.45亿美元。同期,进口额同比减少5.7%,为372.69亿美元。贸易收支出现63.23亿美元逆差,逆差较上月同期(61.15亿美元)有所增加。今年累计贸易逆差为241.03亿美元。

  韩联社报道指出,韩国贸易收支从去年3月起连续12个月出现逆差。这是继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之后,韩国再次出现贸易逆差局面持续1年以上的情况。

  按品目看,半导体出口额同比下降44.7%。截至2月,半导体单月出口额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3月很可能继续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恢复过程中,美国多角度进行贸易制裁,包括对芯片、通信设备企业进行限制,叠加疫情后手机等消费需求不足,致使半导体行业遭受打击,拖累了韩国出口。尽管近段时间韩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9.6%,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后产能释放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将对韩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分析人士称,海外出口低迷是一季度韩国经济萎缩的核心原因,随着全球消费放缓,这一问题可能会持续数月。当下,韩国出口商信心低迷,工业生产依然疲弱,制造商对消费者需求持谨慎态度。

  贸易形势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韩国工业领域。因原材料供应困难和技术前景不明,韩国官方21日决定降低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到2030年,工业部门将被要求在2018年的水平上减少11.4%的排放量,而之前的减排目标是14.5%。

  受贸易萎缩影响,韩国银行(央行)2月下旬发布的《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2023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7%下调至1.6%。(源自:经济参考报)

 

●日本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

       日本财务省3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该国贸易逆差为8977亿日元(1日元约合0.05元人民币)。这是日本连续19个月出现贸易逆差,也是有统计以来的最大单月逆差。分析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日元贬值、通胀压力上升、能源价格飙升等多重不利因素持续影响下,日本经济面临不小挑战。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原油、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高涨叠加日元贬值是导致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由于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产品进口额增幅显著,拉动当月日本进口额同比增加8.3%,至8.5524万亿日元,日本进口额连续25个月同比增加。

  有分析认为,日本贸易赤字在短期内难以缩小。日本媒体评论指出,日本连续出现贸易逆差,凸显日本经济由于资源贫乏、依赖能源进口带来的经济脆弱性。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认为,日本经济高度依赖外部需求,如果世界经济继续低迷,2023财年日本经济增幅很可能低于1%。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日本经济复苏势头不容乐观。日本经济产业省上月底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1月工矿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4.6%至91.4。全部15个行业中,12个行业下降,其中汽车工业和生产用机械工业生产环比分别下降10.1%和13.5%。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小幅增长1.0%,增幅明显小于上一年。在去年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后,第四季度日本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反弹,实际GDP仅环比上升0.2%,按年率计算增幅为0.6%,远低于各界预期。日本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且欧美国家加息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源自:人民日报)

 

●英国二月通胀仍居高不下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2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4%,高于英国央行和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9.9%,同时高于今年1月的10.1%。

  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格兰特菲茨纳表示,食物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以45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特别是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欧洲的恶劣天气造成蔬菜短缺和供应受限。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研究部门负责人詹姆斯·史密斯说,2月CPI的意外上涨使正在应对银行业危机的英国央行面临更大压力,此外,食品价格推动通胀上涨意味着低收入家庭面临更大的价格压力。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厄拉姆指出,目前各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各自的通胀挑战,虽然通胀总体走势相似,在回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颠簸起伏;以美国为例,尽管目前通胀增速明显放缓,但此前数月也出现过通胀粘性较强的景象,预计英国通胀也将经历类似路径,到年末将会大幅回落。

  此外,安永统计俱乐部的首席经济顾问马丁·贝克表示,目前仍有充分理由认为今年英国通胀将大幅下降,而2月份的上升只是一次性的。他预测,在近期能源价格下跌的背景下,CPI指标将在年底前降至3%左右。

  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说,统计局数据表明,英国需要坚持既定计划,在今年把通胀减半。此前,亨特21日表示,通胀超过10%属于“危险的高水平”,但有迹象表明成本压力将在今后减小。英国政府上周公布的数据预计,英国今明两年生活成本补贴额合计将达940亿英镑,今年年底前通胀将大幅放缓至2.9%并有望避免经济衰退。(源自:经济参考报)

 

【国内经济】

1-2月主要经济数据里的民企信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小企业最先感知到经济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今年1-2月主要经济数据透露出多个积极信号,其中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7%、52%和51.2%,高于上月1.4、3.4和4.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解读,各规模企业景气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小型企业PMI自2021年5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在市场预期改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升至近12个月来高点,企业信心继续增强。2月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继续回升,服务业景气水平升至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景气水平升至高位景气区间。从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4.7%和64.8%,高于上月3.1和0.5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需求释放加快,企业对行业恢复发展信心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和民营企业高度重叠的小型企业、小微型企业,无论活力还是预期都相对改善得更为明显。1-2月,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显效加力,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年12月加快1.5、1.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超过全部规上工业。(源自:中国青年报)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

       粤港澳统计部门日前相继公布2022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人民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4年多,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104681亿元人民币;香港特区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70亿港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折算,约24280亿元人民币;澳门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澳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3亿澳门元,约1470亿元人民币。由此,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人民币。

       夜景卫星图上,珠江入海口这片灯光分外璀璨的区域,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世界版图上,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近年来,在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有力推动下,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为港澳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新内涵,彰显“一国两制”生机活力。

       大湾区正展现大前景、大空间。2022年底,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现场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广东省政府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5%以上,其中大湾区内地9市的目标增速多高于此;香港特区政府此前预计香港2023年增长介于3.5%至5.5%,一些机构预计澳门经济也将实现反弹。(源自:新华网

 

●二月以来外贸明显回稳利好举措持续加力升

       按周监测,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前两个月,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在3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给出了上述几组数据。

  整体来看,我国外贸开局平稳,趋势向好。从规模上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进出口总值超过6万亿元,这在历史上是第二次。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我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

  据海关测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超过10%。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外贸表现是好的。

       当然,外贸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需减弱最受大家关注。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为应对这些挑战,相关举措还将持续加力。据介绍,去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效果。例如,在保畅通上,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此基础上,海关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具体来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二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四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前两个月,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在订单方面,根据海关跟踪监测,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六成。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8%。在贸易多元化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源自:经济参考报

 

【山西动态】

●山西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日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山西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将以深圳为突破口,进一步把山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主要供应基地。

       山西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以下简称“山西供深基地”)建设,是我省进一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晋深两地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山西供深基地是指在山西范围内生产经营管理,产品以供应深圳市场为主,经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基地。

       据悉,山西供深基地的认定实行经营主体自愿申报,主管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考核推荐、评价公示、认定颁证,并实施动态管理,新的认定办法将从今年4月3日起执行。经认定的山西供深基地可在基地产品包装、标签、广告宣传中使用“山西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标志,并能获得优先推荐承担实施农业农村部门产业发展项目,享受相关项目扶持等优惠政策。(源自:黄河新闻网

 

●月均产量超亿吨,山西前2个月产煤21497万吨

       今年以来山西省继续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前2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21497万吨,同比增长10.4%,约占全国同期原煤产量的29%。

       今年以来,山西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加强生产调度,加强对中长协合同的履约监管,强化运力保障,全力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增产保供任务,确保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据统计,2022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30714.6万吨,同比增长8.7%。今年,山西将按照“稳煤优电、增气上新、降碳提效”要求,力争全年原煤产量达到13.65亿吨以上。(源自:山西日报客户端

 

●太原:六大产业链引领制造业链式裂变发展

       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是最大“家底”。3月22日,记者从太原市“两会”获悉,今年太原将推动制造业链式裂变发展,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把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

       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太钢冷轧取向硅钢、大明特殊钢深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不锈钢材料成为全球行业领跑者。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重点推进沪硅半导体硅片材料、惠科电子新材料、蓝宝石晶体二期、长城电源、中电科微电子装备等项目建设,支持富士康拓宽市场渠道、持续稳定增长,推动电子产品制造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

       新型化工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美锦氢能零碳总部基地、梗阳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亚鑫焦炉气减碳新材料、三强煤基新材料、赛鼎相变储能材料等项目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万吨级煤化工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推进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山西电机智慧工厂、东方米卡直升机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引领全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地。

       新能源产业链重点推进中来光伏电池及硅基材料、矽盛光电高效单晶硅等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光伏全产业链集群。

       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合成生物规模化产业基地。(源自:黄河新闻网


【晋中动态】

打造有生命力的特色专业镇品牌

       用好扶持资金,集聚资源要素,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3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做强特色产业,做精拳头产品;

       支持纺机、液压、医药等进入省级专业镇,再培育市级专业镇10个以上、县级20个以上,打造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山西特色专业镇品牌,带动县域经济质效和规模明显提升;

       发挥中欧中亚班列和“一带一路”特色产业合作区等对外合作平台优势,大力拓展对外贸易,积极引进知名外企和优质外资项目,推动晋中特色优势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

       3月22日上午,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晋中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刘星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2年的主要工作,并对2023年进行了工作安排。

       2023年是晋中加快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之年,走好新征程,晋中高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县域经济硬支撑。

       涵盖城镇与乡村的县域,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连接城乡的枢纽。2022年9月,山西省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并为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授牌,此举旨在加快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就业增收、促进共同富裕。

       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省级十大专业镇晋中独占其三,数量全省最多;玻璃器皿产业集群则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百强名单、全省唯一。

       所谓专业镇是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是集群经济的基本形式。

       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每个专业镇的特色产业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而特色产业的生命力、竞争力则在于产业链和的完整、畅通。

       与28所国内一流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成功研制祁县独有的无铅水晶玻璃,研发自动拉挺机、激光切口机等22项智能制造装备;参与制定标准,发布“玻璃醒酒器”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21项,国家级玻检中心检验覆盖率达95%……祁县玻璃器皿发展尤为瞩目;

       向上引进、发展中车集团、太原重工等行业龙头成为“链主”企业,初步建成了近200人的人才库,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与高校合作,打造研发和教育培训中心……1月30日,中国(晋中·太谷)玛钢铸造产业投资交易博览会举行,现场达成交易额26亿元;

       有2000多年历史,因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平遥推光漆器则把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建在了平遥古城内,生产销售、展览收藏、旅游观光、研发培训、创业孵化、传承创新、研学实践……参观的人们惊叹于传统技艺的高超与精湛。

       截至2022年12月底,三个专业镇共涉及企业200户以上,其中规上企业71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4户,带动就业人员近20万人。此外,晋中还完成了对全市专业镇的摸底工作,筛选出拟培育的30个市级专业镇名单。

       将省级统筹谋划的“专业镇”和“链长制”两项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在发展专业镇的过程中,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步培育,以“专业镇”为构筑产业链提供特色优势产业支撑,以产业链延伸带动“专业镇”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表示,市县两级专业镇将加快建设,产品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政策集势的“共同体”引领发展新境界。(源自:人民网)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一号工程” 引领先进制造业扩能

       22日开幕的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晋中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和甲醇化工协同发展作为引领先进制造业扩能的“一号工程”。

       而就在一周之前的3月15日,中石油晋中M100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示范站正式启动,此举正是晋中加速甲醇燃料加注体系建设,推动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主角一: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显著,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2011年,随着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成立,拉开了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帷幕。

       如今,在吉利汽车晋中基地全流程轿车生产线上,每9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吉利汽车晋中基地负责人表示,从2016年9月投产至今,吉利汽车晋中基地累计生产整车47.8万台,产值712亿元。

       当前,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9户企业中,具备整车生产条件的企业有8户,从事零部件加工制造的企业15户,2户为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2户为整车物流运输公司、1户为甲醇燃料销售企业、1户为物流运输平台公司。

       吉利汽车晋中基地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效应,累计引进及培育本地汽车产业链零部件企业12家。以吉利汽车晋中基地为核心的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山西汽车产业中重要的部分,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晋中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晋中正聚焦产业链弱链、断链、缺链环节,强化“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出台配套奖补政策,紧盯电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推动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地,提升产业能级。

       据介绍,到“十四五”末,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将集聚企业60户以上,配套零部件企业80户以上,产值达500亿级,力争迈向千亿级规模。

       主角二:甲醇汽车产业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晋中市坚持汽车制造和甲醇化工产业协同发展、相向发力,把甲醇汽车生产推广使用作为推动能源多元发展、加快能源转型的重大举措。

        2021年7月,晋中市出台加快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并将甲醇汽车的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列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 

       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快晋中市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培育壮大甲醇燃料、甲醇汽车特色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与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拉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2022年6月22日,山西省首台甲醇重卡在吉利汽车山西基地正式下线;8月20日,吉利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在晋中正式交付。

       据了解,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深耕甲醇汽车十余年,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核心技术专利200余件。目前,企业已开发甲醇燃料商用车、乘用车共20余款,在全国规模化运行近3万辆。

       晋中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晋中已经建立了配套企业入驻标准厂房租金补贴机制,试点甲醇汽车参照新能源汽车管理,出台政策支持甲醇汽车开拓市场,加速推动甲醇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据介绍,晋中正在全力推进甲醇重卡5万台生产项目落地。以甲醇(增程)重卡测算,产量可达5万辆/年,按40万元/辆,产值可达200亿元,带动配套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主角三:甲醇化工产业

        甲醇被喻为清洁的“煤”、便宜的“油”、简装的“气”、移动的“电”、液态的“氢”。发展甲醇经济,对“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作为全国较早从事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应用的试点城市之一,晋中拥有丰富的甲醇资源,具有“研究起步早、产业基础优、技术支撑强、配套链条长”等优势。

       晋中已初步形成甲醇生产研发、装备制造、输配加注的全产业链体系,在推广运用甲醇经济成果、产业化力度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成果,集聚了发展甲醇经济的先发优势。

       2022年,晋中市启动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提出了“一区两园”的空间布局和甲醇经济“11155”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

       目前,晋中市甲醇化工项目布局和应用场景拓展正在同步跟进。介休昌盛25万吨焦炉煤气制备今年6月份投产,灵石宏源富康15万吨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制备、祁县10万吨生物质制备等甲醇制备项目正加快推进。平遥、灵石、榆社、昔阳4个总产能20万吨的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正筹备上马。

       据介绍,晋中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年制备100万吨甲醇(绿醇)制备、建设100座甲醇加注站、年产10万台多款甲醇乘用车、年产5万台甲醇(增程)重卡、建设5个甲醇低碳小镇,全力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高能级产业版图。(源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