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3年第15期(总第232期)(2023年4月17日-4月21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27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加拿大通胀率实现近19个月以来最小增幅;②南美三国联合建新证券市场。
国内经济:①一季度我国经济呈现六方面积极特点;②国内经济恢复向好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山西动态:①我省大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1234”工程;②我省确定今年市场主体发展主要目标。
晋中动态:①乡情聚合力 抱团谋发展;②张鹏会见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考察组一行。
 
 
【国际视角】
●加拿大通胀率实现近19个月以来最小增幅
       加拿大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3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3%,实现自2021年8月以来的最小增幅。
       汽油价格回落是带动通胀放缓的主要因素之一。3月汽油价格同比下降13.8%,是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也实现自2020年7月以来最大同比跌幅。该国3月食品杂货价格同比上涨9.7%,低于2月份的10.6%。增幅减少的原因是新鲜水果和蔬菜价格涨幅回落。若去除食品和能源,3月物价同比上涨4.5%,也低于2月份的4.8%。同时,在家具、乘用车等价格趋稳的影响下,耐用品价格上涨继续放缓,3月同比增长1.6%。房主重置成本同比上涨1.7%,上月涨幅则为3.3%。加统计局认为,这显示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不过,抵押贷款利息成本同比增幅升至26.5%,达到历史峰值。
       加统计局指出,尽管近几个月总体通胀放缓,但物价水平实际仍处于高位。相较于18个月之前,该国通胀率上升了8.7%。
       去年6月,加拿大的CPI同比涨幅达8.1%,成为1983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其后逐渐放缓。今年2月CPI同比增幅减缓至5.2%。
       为抑制通胀,加央行自去年3月起连续八次加息,累计升息425个基点,在今年3月上旬方暂停加息举措。加央行日前表示,近期数据提升了其对于未来数月通胀继续放缓的信心,预计通胀率有望在今年中回调至大约3%,2024年年底前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来源:经济日报)
 
●南美三国联合建新证券市场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报道,智利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位于首都圣地亚哥重要街区,也是该国股票市场运作的核心。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将是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哥伦比亚证券交易所和秘鲁利马证券交易所共同建立的新市场的未来总部。
       三国证券市场将通过整合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股票市值或将达到6000亿至7000亿美元,并将掌握充足的流动性,进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足以替代墨西哥,并与巴西比肩的市场。
       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何塞·安东尼奥·马丁内斯表示:“与利马和哥伦比亚证券交易所的整合旨在促进我们国家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流动性,帮助投资者进入一个更广泛且更多样化的市场,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在该地区创造一个重要的投资中心。”
       新实体的名称尚不清楚,智利市场(流动性最强,规模最大,且金融服务和零售企业云集)将占据40%的股权,哥伦比亚市场(贷款能力最强,能源公司众多)同样将占据40%的股权,而其余20%的股权则属于秘鲁市场(有重要的矿业公司)。
       马丁内斯表示:“证券交易所的作用不仅限于交易证券。我们是衔接市场的实体,促进融资和投资机会,以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并由此增进人民福祉。”
       今年1月,三家证券交易所选举哥伦比亚证券交易所总裁胡安·巴勃罗·科尔多瓦为新区域控股公司的未来首席执行官。该项重组交易预计将于5月完成。
       科尔多瓦表示:“我们在建立区域控股公司和完成公司整合的道路上,已经看到了一条相对清晰的地平线。我们预计将于5月前后完成交易。与市场整合有关的措施将分阶段实施。我们希望第一阶段可以在2024年完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树立多座里程碑:区域整合、企业整合,随后是市场整合。”(来源:参考消息网)
 
【国内经济】
●一季度我国经济呈现六方面积极特点
        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经营主体预期明显好转,积极因素累计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付凌晖介绍,一季度我国经济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高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比之前的速度在加快。从农业看,保持平稳增长。春耕备耕有序推进,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2.5%。从工业看,生产稳步恢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增速明显回升。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上年四季度3.1个百分点。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尤为突出。
       二是国内需求逐步扩大。市场销售由降转增。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扩大,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下降2.7%。从服务零售额情况看,一季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3.9%。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8%、7%。
       三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3%,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市场商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足,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在温和上涨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和1-2月份持平,保持基本稳定。
       四是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外贸促稳提质,积极开拓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我国外贸发展韧性持续显现。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进出口的总额同比增长16.8%,保持较快增长。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我国外贸韧性得到彰显。前两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1%,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2%。
       五是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新动能继续壮大。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2%。绿色低碳产品较快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2.5%、53.2%。消费主导作用明显。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6%,高于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
       六是市场活力逐步增强。经营主体预期好转。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9%,连续三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8.2%,比上个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至56.9%。人流物流趋于活跃。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增长5%,客运量增长26.3%。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7%和68.9%。小微企业经营改善。一季度,规上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小微企业景气指数也比上年四季度回升。
       “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付凌晖指出,还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持续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来源:人民网)
 
●国内经济恢复向好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23年第一季度(总第100次)例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此次会议表示,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这次会议提出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初期,依然需要货币适度宽松为经济保驾护航,因此继续强调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恢复提供适宜环境。”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人民网表示,此次会议提出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与去年四季度例会“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的提法相比,对于未来信贷增长的态度明显更为克制,更讲求节奏平稳。这主要源于今年一季度国内信贷持续强劲增长,累计同比多增2.27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分别达到10%、12.7%,大幅高于同期5%左右的名义GDP增速水平。因此在经济恢复途中,为遵循“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目标,不大水漫灌,国内信贷投放或边际有所放缓,货币总量宽松力度总体收敛。
       对于此次会议提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伍超明认为,与去年四季度例会“要继续做好‘加法’”的提法相比,此次会议传递出货币政策力度边际收敛的信号较为明显。他表示,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结构性货币政策将主要聚焦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其他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到期后或将有序退出。
       另外,此次会议还明确,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人民网)
 
【山西动态】
●我省大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1234”工程
       省工信厅发布的《山西省装备制造业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1234”工程,以构建装备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专业镇“双引擎”,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开展装备工业稳增长、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建设四大工程,补短板弱项、锻长板优势,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全面打造轨道交通、智能煤机、铸锻造优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装备、机器人三个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工程机械、船舶海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做大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盈利水平高的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全年打造15户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户以上省级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山西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4300亿元,增速超过12%,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山西工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比。
       《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突出企业在产业发展路线选择中的主体地位及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多点支撑、特色明显的山西装备制造产业体系。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做大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加快推进高铁轮轴轮对等关键部件产业化规模化;智能煤机产业依托太原、晋城、临汾等市,强化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强化核心关键部件基础,提升智能成套装备市场占有率;铸锻造产业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航空材料、专用无人机、通航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持续深化产业链企业沟通协作,促进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专用智能传感器和仪器仪表,完善产业链条;工程机械产业重点发展高端液压挖掘机、工程起重机等产品,引导产业发展做大;船舶海工产业重点做强船用电机、电力推进系统等关键配套部件。
      《行动计划》鼓励联动发展。鼓励省内龙头企业发挥好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本地园区;深化山西各市县联动发展,引导各市县培育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特色装备制造产业,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水平;增强省内城际互联互通能力,打造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我省确定今年市场主体发展主要目标
       4月18日,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在去年全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发展趋势和预期目标,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十二字方针,我省确定了今年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目标: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结构上,持续调整优化;质量和效益上,实现大幅跃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部署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持续优化“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厚植发展“沃土”,明确提出“力争2025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600万户左右”的目标。2022年,我省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制定实施“1+1+8+1”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十大平台”建设,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97.9万户,同比增长26.1%;涉税市场主体182.1万户,增长32.1%;新登记市场主体103.8万户,增长1倍;企业数首次突破100万户大关,达到107.1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首次突破100户,达到114户。在各种超预期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下,市场主体逆势快速增长,实现了“量质齐升”。
       在此基础上,2023年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力争: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市场主体增速保持在16%左右的合理区间,总体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年底前,力争市场主体净增64万户左右,其中企业净增21万户左右。在结构上,持续调整优化。市场主体多元发展,企业梯次培育成效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十大平台”市场主体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年底前,力争全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达到28%左右,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到36户左右,超过上年全国平均水平。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大幅跃升。企业对GDP增长及税收、就业增加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市场主体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年底前,力争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到47%左右。(来源: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乡情聚合力 抱团谋发展
       叙乡情、聚合力,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添柴加火。在我市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精神,迅速掀起重视项目、谋划项目、大抓项目热潮之际,4月16日,太原市榆社商会在太原正式揭牌,开启在并榆社籍企业家抱团壮大、助力家乡发展的新征程。
近年来,随着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众多晋中籍企业家赴太原投资兴业,榆社籍企业家在太原创建企业260家。16日,太原市榆社商会在太原正式揭牌成立,为在并榆社籍企业家建“家”兴“业”,为助力家乡发展搭建了新的桥梁和平台。
民营经济是推动晋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度招商引资,以一系列高规格的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省内外企业家了解晋中、投资晋中、建设晋中。为了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拿出真金白银重奖民营企业,众多晋中籍企业家纷纷回乡创业、回馈桑梓。
       “商会的成立,让太原的榆社籍企业家有了自己的家,为太原、榆社两地建设增添了一支新的力量。”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魏栋表示,当下正值榆社县高质量发展强势起步的重要时刻,希望太原市榆社商会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榆社、晋中、太原经济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关心、支持、参与家乡建设,大力宣传榆社、推介榆社、支持榆社,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增添力量。
       “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回家的路。”乔进波表示,作为榆社籍企业家,助力家乡发展、回馈家乡父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会长,将自觉接受管理、建好基地平台、维护会员权益,团结带领商会全体会员积极响应晋中市委、市政府及榆社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助力招商引资工作,为加快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来源:晋中晚报)
 
●张鹏会见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考察组一行
       4月18日下午,副市长张鹏会见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考察组一行。
       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全球高端制造业服务领域的企业,主营业务有生命科学、医疗骨科、汽车工业、工程液压、轨道交通等。会上,企业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和计划与晋中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项目合作的基本情况。双方围绕办好智能制造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等内容进行交流。
       张鹏对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考察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上海三国企业发展集团在制造业服务领域优势明显、成就突出,希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晋中需求,助推晋中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紧抓合作机遇,加强沟通,密切对接,创新合作模式,以制造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来源:晋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