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3年第22期(总第239期)(2023年6月5日-6月9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9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还足吗?②世行上调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内经济:①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向好发展;②合力扩内需 着力稳增长(推动经济实现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山西动态:①我省发布十大非遗旅游线路;②投资山西 正当其时。

   晋中动态:①深圳文博会:晋中再展绚丽文产;②2023年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在平遥举行。

【国际视角】

●“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还足吗?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与前3个月相比出现收缩,进入了经济衰退区间。在排除价格和日期的影响后,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3%,这是继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0.5%之后的第二次下降。该报告指出,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意味着德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

   负面信号

  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表示,德国GDP数据显示出“令人意外的负面信号”,他还称,与其他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相比,德国经济正在失去增长潜力。他呼吁德国政府必须采取行动,迅速“改变经济政策”。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新闻公报显示,持续的价格高涨继续成为德国经济今年开局的负担。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变化调整后,德国一季度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环比下降了1.2%,在食品和饮料、服装和鞋类以及家具等领域的支出都有所减少。此外,与上一季度相比,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也下降了4.9%。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5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3.4点降至91.7点,这是这个指数近6个月来首次下降。伊弗商业景气指数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经济学家据此预测,今年第二季度德国经济可能陷入停滞。

  此外,德国工商大会(DIHK)近期对2.1万家企业调查后得出结论,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增长将放缓,通胀将维持高位。

  DIHK执行委员会成员伊利亚·诺纳格尔表示,德国经济仍未出现全面回升迹象,预计未来12个月的前景仍较黯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多重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德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主要是受乌克兰危机及能源危机的影响。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欧盟对俄罗斯连续发起10轮制裁,欧盟国家对俄能源进口减少,欧洲地缘政治与经济环境发生剧烈震动,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作为俄罗斯能源进口大国,德国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学家蒂斯·彼得森认为,近期德国经济下滑的原因是高物价和利率上升。高物价降低了德国民众的购买力,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而利率上升则导致消费信贷减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4月份,德国通胀水平虽有所回落,但仍然高达7.2%。

  闫瑾也指出,欧元利率上升,使得德国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加之德国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令,使自身饱受能源价格飙升之苦,高通胀抑制了居民消费能力,是造成经济低迷的一大原因。

  并不乐观

  彭博社指出,几十年来,德国一直是欧洲的经济引擎,但现在这种力量正在瓦解。

  闫瑾认为,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是欧元区经济的核心支柱。德国经济一旦“熄火”,将对欧洲经济复苏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影响外界对欧洲经济和欧元的信心。

  未来一个时期,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增长动力还足吗?外界评价并不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德国今年将出现0.1%的经济萎缩,明年将实现1.1%的经济增长,在欧洲经济体中排名靠后。

  “为控制高通胀,欧洲央行大概率会继续加息,欧洲央行官员也表示,欧洲央行加息将至少延续到今年7月,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顶部水平。”闫瑾表示,但目前来看,乌克兰危机及能源危机推升的高通胀难以通过加息来平抑。同时,过度依赖加息或将抑制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

  闫瑾指出,德国后续的济走势将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德国及欧盟如何应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滞胀问题;二是能否进一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快向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转型步伐;三是欧洲地缘政治危机能否缓解;四是德国自身如何消化国际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若上述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德国经济或能回暖向好。(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世行上调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6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1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较1月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

  报告说,在俄乌冲突持续、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以抑制高通胀的情况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低于去年。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4%,较1月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增速也被广泛下调。

  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预计今年增长1.1%,明年放缓至0.8%;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放缓至0.4%,明年增长1.3%;日本今年经济增长0.8%,明年增速为0.7%。

  世行预计,由于中国经济恢复及几个大型经济体增长前景改善,今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亚地区经济增长将加速,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将放缓。明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经济增速将回落,而其他地区增速将因内部逆风因素缓解和外部需求增强而提高。

  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美国利率快速走高对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造成重大挑战,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升高。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如果当前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危机扩散为大范围金融动荡并影响到新兴经济体,将出现最糟糕的情形,即全球经济将在明年经历深度衰退。(源自:新华网)

【国内经济】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向好发展

     “起飞!”5月26日晚,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搭载着近80吨货物的快递全货机从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起飞,架起国内外互联互通新通道。 

      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当前,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数据为51.5%,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中国仓储业指数为51.3%,较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认为,5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继续保持扩张,景气水平略有回落。从指数上看,“九降二升”,其中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较上月回升。从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均位于扩张区间。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物流企业物流业务需求保持稳定,小微型物流企业物流需求较上月仍有减少。后期仍需继续关注稳投资、促消费和稳就业相关政策效果,加快物流行业恢复发展。

      “5月份业务总量指数回调至51.5%,但仍保持在景气区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表示,分地区来看,5月份以来东部地区需求增势明显,东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达到55%以上,环比回升3.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均在扩张区间。

      分析指出,得益于五一假期和“618”网购促销活动预热,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物流需求快速启动,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明显回升,环比回升3.7个百分点达到69.6%,部分电商快递企业业务量环比增长3-5%左右。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

      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业不仅激发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活力,也激发了产业融合的新动能,为其他产业发展和供需良性循环带来了利好。

       在河南南阳,方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打造出一个个银白色的六边形合金顶锤。得益于近年来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这些硬材料产业产品通过便利的物流运输网络,运往国内外,助推当地超硬材料产业再迈新台阶。

       不断涌现的“快递进厂”模式,不仅利于制造企业降本增效,也有助于快递提升服务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开拓市场新空间。

       在河北沧州,邮政管理部门指导快递企业把寄递服务融入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前端,积极打造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等模式,服务工艺玻璃制品的生产销售,年发货量超3000万件,助力工艺玻璃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撑年产值达8亿元。

       何辉分析认为,从后期走势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5%左右高位区间,企业依然看好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和多式联运领域。显示出物流市场信心总体保持稳定。

        陆运专线连接东南亚,铁路专列直达中亚、货运航线直飞欧美……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企业综合运用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推动“快递出海”再上层楼,完善了RCEP区域服务网络,提升了“一带一路”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推动内需与外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力。

        预期继续向好,物流投资增长加快。胡焓表示,二季度是加快项目建设的黄金期,5月份各地努力作为,力争在建项目赶进度,储备项目早开工,封顶项目早投产,拉动物流业投资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提高1.4个百分点,投资动力和投资预期稳中向好。“总体来看,需求不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产业协同复苏,着力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商品流转,稳步提振物流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物流业覆盖城乡、联通全国、通达世界能力的不断提升,必将进一步发挥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战略等方面的作用,为扩内需、稳经济、助流通、惠民生、保就业、强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源自:人民网)

    ●合力扩内需 着力稳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奋战海拔3450米!挑战低气压、重覆冰,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在四川甘孜开建,建成后每年将输送清洁电能约120亿千瓦时;消费券和数字人民币礼包发放,数百场促消费主题活动举办,上海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扩大内需。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各地区各部门乘势而上、铆足干劲,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内需活力。

  稳投资,宏观政策提质增效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今年前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3%。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增力度,充分满足合理投资需求。

  钩机、挖土机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着清理基面、铺筑基层……河北省邢台市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期工程今年底基本完工,将极大减轻周边地区防洪压力。”邢台市水务局建设科科长张丽芳介绍,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的及时拨付,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

  今年前4月,财政支出保持必要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8%;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总量增长较快,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8%。宏观政策持续加力,充分满足合理投资需求。

  ——优结构,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我们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帮助公司减税约1443万元。我们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创新,今年研发投入预计增长50%。”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昊表示,“政策引导—研发投入—税收减免—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前4月科学技术领域财政支出增长9%,3月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2%,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余额持续增长……财政支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聚焦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精准地发挥投资引导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蓄后劲。

  ——聚合力,持续增强稳投资力度。

  直径3.5米、重达140吨的钢护筒直插海面,为跨海大桥打下桩基,横跨象山港的宁波市域铁路宁象线海上工程全面开工。

  “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注入约30亿元,专项债资金也已下达,项目资本金及时到位助力项目提前半年开工。”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市域铁路公司总会计师郑灵介绍。

  开发性金融创新工具加速落地,专项债早发快用,信贷资金及时跟进……财政金融发挥合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速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配合、积极发力,发挥了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持续增强稳投资力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下一步,宏观政策应继续对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强投入,使投资在稳增长、扩内需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扩消费,长效机制加速构建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消费回暖的背后,促消费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加速构建。

  ——稳就业增收入,保障“能消费”。

  做大消费的蛋糕,归根结底要充实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就业稳,收入才能增。

  延续阶段性减负稳岗政策,扩充就业岗位容量;深化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拓展青年人就业渠道;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以来,就业政策“组合拳”环环相扣,伴随着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

  “下阶段,随着稳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就业稳定改善,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优环境强服务,护航“敢消费”。

  不久前,安徽宿州市民赵凯一家驱车几百公里,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淄博烧烤,“菜品味美价廉,服务贴心周到。”

  推动更多消费“网红”变“长红”,优化消费环境见“真章”。今年以来,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新规落地,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力度和对侵权行为的治理不断加强,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持续完善。多部门协同共治,为消费者织密“保障网”。

  ——减负担增支持,推动“愿消费”。

  半个月时间,湖南鑫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就卖出了155台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袁泉说,今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带动销售持续火爆。

  今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新增减税290亿元,惠及166万辆汽车的购买者。

  为消费减负之外,各地今年还密集出台政策为消费加力。一季度山东发放各类消费券5.28亿元,拉动消费近102亿元;福建出台金融促消费10条措施,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一季度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

  促改革,内需活力加快释放

  今年以来,供给侧持续发力,更多改革的办法出台,更多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运用,为需求侧扩容输送强劲动力。

  ——推动“放管服”改革,供给与需求适配性不断增强。

  海滩漫步、森林观鸟、村落游览……今年2月,在海南三亚体验了一把“候鸟旅居”式养老后,太平人寿养老社区住户施亚德意犹未尽。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程永红介绍,今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激励我们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增长和升级的养老需求。”

  加快探索负面清单和产业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度,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微观主体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推动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

  ——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

  “明显感受到注册制下可预期性更强,审核效率提升。”成为首批主板注册制上市企业之一,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获得感满满。今年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为更多优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加快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含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快清理……各项改革举措推动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活力。今年前4月,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2%,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9%。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费潜能持续累积。

  手写点菜单堆成一摞,一道道飘香的农家菜从土灶台上端出……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陈家铺村,老鲍夫妻俩开的农家乐饭店时时客满。

  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修好了陈家铺村的上山公路。“路好了,房修了,游客越来越多,如今收入月月过万。”老鲍笑逐颜开。

  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重点保障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支出需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持续完善,强化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助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拓展消费空间。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当下各种宏观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惠当下、利长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长湧说,要加快推进稳增长、扩内需的各项改革措施,在优化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源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西动态】

    ●我省发布十大非遗旅游线路

      6月6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太原举行,现场发布了全省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全省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全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名单、全省十大非遗旅游线路和金融支持非遗项目政策,举行了“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入选名单发布及授牌仪式。副省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活动既有多姿多彩的山西非遗传统艺术作品展示,又有载歌载舞地道山西味的非遗小戏展演,更有来自全国的青年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展、交流会。

  太原砖雕、大同铜器制作技艺、阳泉盂县河灯节等入选全省十大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大同巧娘宫非遗工坊、阳泉城区彩色面塑非遗工坊、长治郭氏羊汤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10家单位入选山西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此次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的10家单位包括浑源黄芪文化园、平遥县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等。

  此次活动中,省文旅厅推出十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包括黄河风情非遗之旅、上党文化非遗之旅、长城边塞非遗之旅等。

  活动还发布了“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入选名单,首批入选共20人,我省晋城高平市民间绣活(高平绣活)项目传承人赵翠林名列其中。(源自:山西日报)

    ●投资山西 正当其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500强企业山西行”搅动一池春水、中国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峰会相约三晋……连日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纷纷走进山西、感受山西、对话山西,为山西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一场场会见座谈、一份份论坛邀约、一个个项目签约、一次次赴企业参观考察,让企业家们真切感受到山西转型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巨大潜能,以及山西人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期盼合作的强烈愿望。

  当前,山西正处于加快高质量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关键时期。站在这个重要节点,山西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在全省招商引资大会提出“八大比较优势”和“十二种招商方式”,吹响了招商引资“集结号”。随后,省、市、县齐发力,一方面走出去,分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招商引智;另一方面请进来,邀请企业家们走进山西,进一步增进对山西历史人文、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的了解,进而推动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山西。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5个,签约金额3354.5亿元。这次“500强企业山西行”和中国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峰会的举办,正是我省以高水平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未来发展的潜能大不大,企业家们感受最深、最为敏锐。近年来,山西全力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先后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促进民间投资“40条”等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家们提供最优惠的条件、最得力的帮助和最贴心的服务。“山西资源优势突出,区位条件优越,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显著成效,对山西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山西风光水火电资源丰富,尤其是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可享受0.3元电价,对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很有吸引力”“山西正着力推动形成一流创新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和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都与我们公司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不谋而合”……显而易见,企业家们对山西未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预期和弥足珍贵的信心。近日,全球光伏巨头晶科能源落户山西综改示范区,这是全球首个包含硅片、电池、组件的“超级一体化”太阳能工厂,总投资约560亿元。“看到晶科能源项目落地山西,我们迫不及待申请参会,来到山西,希望能找到更多发展机会。”一位企业家如是说。企业家们以此次山西之行为契机,边走边看边了解,以期挖掘更多合作机遇。

  投资山西,正当其时。山西承担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使命。当前,全省上下正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能源领域“五大基地”,全力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期待企业家们充分发挥市场、技术、管理等优势,用足用好“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等重要平台和抓手,在促进制造业振兴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与山西一道抢抓机遇、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大美山西,未来可期。山西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勇往直前、联接世界。欢迎更多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为之士相信山西、选择山西、投资山西,为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源自: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深圳文博会:晋中再展绚丽文产

        6月6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即将拉开帷幕,我市各县(区、市)头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展览和交易活动。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组织下,我市各县(区、市)的布展充分体现了“创新”二字:展台设计创新、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手段创新,从晋商文化、数字经济到非遗双创产品和生态农业成果,每一样展示展陈都是多次筛选和精心设计的结果。

        我市连续多年组团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多家文旅企业在系统展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多途径推介,多渠道合作,不断助推文化企业、产业项目和文化产品加速“走出去”,对进一步激发我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十九届文博会,预计将有3596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预计将有超50个国家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100多个国家地区2万多名海外专业观众参展。

         在本届博览会上,祁县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特色专业镇大放异彩,布展刚一结束,就引来众多围观者。一件件晶莹剔透、精美绝伦的祁县玻璃器皿,既是祁县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又是祁县文化的符号,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祁县玻璃器皿已经形成产品种类齐全、技术水平领先、产业链条完整、出口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而汇聚了千年古韵与繁华烟火的平遥,锚定“非遗双宝”百亿级目标,做亮世界文化遗产,做大中国推光漆器之都,做强中国牛肉之乡。202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首批10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祁县玻璃器皿以实力入选。

        文化铸魂,历久常新。在我市,特色专业镇之外,各县(区、市)都有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以“晋商故里先行晋中”为主题,各县(区、市)都积极组织本地重点文化企业参展,山西凯嘉后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榆社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逸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山西天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我市参展的重点企业。不论是制作精美的非遗工艺产品,还是承载历史文化的艺术藏品,亦或新奇有趣的IP文创,观众都能从中看到晋中文化自信的多元表达。在我市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深圳文博会这一国际平台,未来几天将集中展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成就,展示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源自:晋中新闻网)

       ● 2023年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在平遥举行

       6月5日上午,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在平遥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志川宣布活动开幕,副省长杨勤荣出席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李正印为媒体采风团授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致辞。市领导张英杰、王宁照出席。

       今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第9个环境日,我省举办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旨在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贡献力量。本次活动由省生态环境厅、晋中市联合主办。

       今年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深入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扎实抓好“两山”“七河”“五湖”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晋中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扛牢生态环保“国之大者”,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推进,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守牢基准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施策,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同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一体保卫,誓师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晋中。

      活动现场,还为最美环保卫士奖、最美环保志愿者奖、最美环保媒体人奖、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奖、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奖获得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同时,进行了媒体采风团授旗仪式及志愿者宣誓仪式。(源自:晋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