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详细内容

经济观察

经济信息摘要2024年第8期(总第275期) (2024年2月26日-3月1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4 阅读: 【字体:

【本期信息摘要】
国际视角:①欧洲央行因巨额利息支出 20年来首现亏损;②美联储不着急降息 房贷利率掀起“冲击波”。
国内经济:①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②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
山西动态:①【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②《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发布。
晋中动态:①晋中:打好“五张牌” 构筑“新引擎”;②惟实励新 笃行致远——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述。

【国际视角】
●欧洲央行因巨额利息支出 20年来首现亏损
       持续8年的量化宽松政策积累的损失让欧洲央行在决定下一步货币政策时显得更为棘手。欧洲央行2月22日发布报告宣布,在经历了近20年的大幅盈利后,欧洲央行2023年大幅亏损12.66亿欧元,这是欧洲央行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2023年巨额的净利息支出。欧洲央行上一次报告亏损16亿欧元是在2004年。
       无疑,利率变化对欧洲央行产生了全面影响。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欧洲央行结束长达8年的负利率后一鼓作气连续10次加息,将基准存款利率从负利率上调至创纪录的4%,以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欧洲通胀飙升之势以及俄乌冲突后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导致的史无前例能源通胀。在此期间乃至目前,推动通胀回归目标水平,始终是欧洲央行在调整货币政策路径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在这一目标调控之下,欧洲央行三大关键利率自2023年10月以来一直维持在4%的历史高位,以应对经济复苏可能带来的通胀上行压力,且欧洲央行多次重申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水平,抗通胀之战未到胜利之时。
       从货币政策目标上看,在该行高利率政策“大棒”持续挥舞下,欧元区整体通胀明显放缓,政策效果显著。欧盟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24年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从一年前的8.6%降至2.8%,低于2023年12月的2.9%,逐步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此外,欧盟今年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从一年前的10.0%降至3.1%,同时也低于2023年12月的3.4%。
       不过,利率上调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加息效应影响的并不只是通胀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高利率会使得银行的借款成本上升,对银行的净息差产生压力。对于欧元区中央银行来说,在长期过度量化宽松的政策下,欧洲央行印制了价值数万亿欧元的现金以刺激经济增长。当钱被存回欧洲央行以回收多余的流动性时,4%的利息支出大大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负债成本,而它所购买政府债券类资产只能提供微薄的利息收入。该行数据显示,在发放准备金前,其2023年亏损为79亿欧元,而在2022年亏损了16亿欧元。
       在当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欧洲央行表示,2023年全年欧洲央行因利率上升而支付了巨额利息,共计亏损79亿欧元,在释放了全部66亿欧元金融风险准备金后,亏损减为12.66亿欧元。这些风险准备金是欧洲央行此前为避免购买债券引发亏损而预留的缓冲资金。显然,如果没有释放66亿欧元的风险拨备,欧洲央行去年的损失还要更大。
       细分来看,不同的欧元体系中央银行面临不同规模的损失,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核算。其中,欧元区信用等级最高的北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遭受的名义损失最大,因为它们的债券收益率最低。德国和荷兰央行2月23日宣布2023年出现亏损,同时预测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财务困难。德国央行称,该行去年亏损了216亿欧元,几乎耗尽了所有备付金,这笔损失中有24亿欧元将用准备金弥补。荷兰央行则损失了35亿欧元。
       从经济角度来看,亏损暂时会给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带来进一步的压力,但亏损不会削弱央行的运作能力。中央银行可以承受损失,在准备金耗尽甚至资产净值为负的情况下运作。欧洲央行财务账目显示,一旦所有风险准备金被用尽,12.66亿欧元的亏损将结转,以抵消未来的利润。所以,12.66亿欧元的亏损并不会让欧元体系央行破产,而且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手段来填补资产负债表中的缺口。但这些亏损可能引发可信度担忧,使政府无法获得股息收益,并可能影响围绕新运营框架即将展开的辩论,并且使央行受到批评。尽管出现亏损的原因是欧元体系为对抗高通胀而采取的必要货币政策措施。
       据摩根士丹利估计,欧元体系今年的亏损将进一步增加。该公司称:“我们估计,欧元体系将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分别面临566亿欧元、622亿欧元和123亿欧元的亏损。”然而,欧洲央行的任务不是盈利,而是确保物价稳定。欧洲央行表示,无论产生何种损失,欧洲央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有效工作并履行其维持价格稳定的主要使命。”该行称:“在恢复持续盈利之前,由于利率风险的具体化,欧洲央行可能在未来几年蒙受进一步损失。”同时,该行表示,其资本仍然充足,无论出现任何亏损,都能有效运营。(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美联储不着急降息 房贷利率掀起“冲击波”
       美国《抵押贷款新闻日报》2月22日公布的追踪数据显示,截至当天的一周,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平均利率进一步攀升至7.16%,创两个月来最高。房地美另一项追踪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平均利率的指数也攀升12个基点。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2月21日公布的季节性调整数据显示,受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影响,美国抵押贷款需求大幅下挫。
       据该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16日当周,美国30年期固定按揭贷款合同利率上升19个基点,至7.06%。这是美国按揭贷款利率自去年12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自10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受此影响,包括购房和再融资的MBA按揭贷款指数环比下降10.6%,创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购房按揭贷款申请指数下跌逾10%,降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指标在过去4周里的每一周都在下降。MBA的再融资指数也在下跌。
       抵押贷款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潜在的购房者对利率的变化极其敏感,房屋投资者高度关注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但美联储官员们一再表示并不着急。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在3月20日的会议上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不变的可能性为97.5%,6月前至少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57.3%。
       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2月27日重申了她的预期,即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的情况下,通胀将继续进一步下降,但她表示,地缘政治冲突、粮食和能源市场波动、供应链受阻等一系列因素可能刺激通胀再次上行,现在开始降息还为时过早。
       鲍曼在佛罗里达银行家协会发表的事先准备好的讲话中表示:“如果未来的数据继续表明通胀正持续向2%的目标迈进,那么逐步降低政策利率以防止货币政策变得过于严格,最终将是合适的。但在我看来,我们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MBA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弗拉坦托尼解释了抵押贷款数量下降的原因。他表示,由于供应受限,更高利率和更高房价增加了供房压力,导致潜在购房者对利率变化相当敏感。同时,1月美国通货膨胀率出现反弹,加之抵押贷款利率回升至7%以上水平,这让近期降息的希望变得渺茫。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回升至7%以上水平,这一增长背后,是美国国债基准收益率的飙升。而左右美联储抉择的关键指标也正如不少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那样,美联储抗通胀之路远非一帆风顺。
       美国劳工部发布的1月通胀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环比上升0.3%,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大增幅,高于去年12月和市场预期的0.2%;1月CPI同比上升3.1%,较去年12月的3.4%有所降温,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9%。
       美国1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4%,为去年5月以来最大增幅,略高于市场预期的0.3%,同比涨幅为3.9%,为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高于市场预期的3.7%。
       1月通胀数据未超预期地下降,导致市场参与者推迟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2月27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周二在震荡交投中继续维持高位运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个基点报4.30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8个基点报4.429%。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对于美国房贷利率的持续走高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贷方通常参照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决定房贷和其他贷款利率。
       受房贷利率不断走高影响,美国投资者购房意愿不断下降,截至今年2月16日的一周,美国抵押贷款申请骤降10.6%,延续了前一周2.3%的跌幅。另一项调查显示,受库存影响,美国1月房价大幅上升,购房者负担显著增大。
       美国房贷利率再度飙升,对刚开始复苏的房地产市场造成打击。美国房贷成本已大幅攀升,房价下降幅度不大,主要是供应短缺所致。但房贷利率的高企,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信心仍有影响。
       美国房屋销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1月美国房屋销售按年率计算增长3.1%至400万套。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待售房屋库存同比增长了3.1%至101万套,但以目前销售速度计算仅为3个月的供应量,远低于6个月的平衡点。受库存紧张影响,1月房价大幅攀升,成屋价格中值同比增长5.1%至37.91万美元。(来源:新华网)
 
【国内经济】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
       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这是记者从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在发布会上介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民航局已修订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韩钧说,民航局正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和审批,改善通航运行环境;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等。
       为进一步助力低空经济发展,韩钧表示,民航局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同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盘活低空空域资源;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提升适航审定能力;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完善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来源:新华网)
●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
       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成交量达4.4亿吨——
       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两年半以来,制度规范日趋完善,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年至2022年)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至2020年)增长89%。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了近5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为“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分配,将碳减排目标要求直接分解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主体,压实了企业责任,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实现了对第一大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的有效控制。
       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碳市场为企业履行减碳责任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帮助行业实现低成本减碳。据测算,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促进了气候投融资工具创新,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投融资提供了基础支撑、资金支撑。以碳市场为核心的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经过两年半的运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
       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3个管理规则,以及发电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监督管理要求等,对注册登记、排放核算、配额交易等涉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全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初步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全国碳市场信息网”,集中发布全国碳市场权威信息资讯;成立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对配额登记、发放、清缴、交易等相关活动精细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三大基础设施,实现了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
       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碳减排、碳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相关机构,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8个行业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这些重点行业工业化程度高,有一定的人才、技术、管理基础,更容易实现对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将高排放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可以使全社会降碳成本实现最优。(来源:经济日报)
 
【山西动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到精彩纷呈的剧目演出,再到“人人善待游客”的友好型环境,近年来,我省锚定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省重点监测景区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分别增长1.6倍、2.2倍,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随着《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我省文旅产业发展图景清晰明朗——
       未来5年,我省将实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破零”,1.3万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13家,太原、大同、运城进入国内著名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列,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初步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
       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
       接待市民游客6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4%,门票(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32.4%。作为“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之一的太原,今年春节假期,诸多元素叠加的文旅市场被“引爆”,成为冬日里的“热辣滚烫”。
       旅游核心“吸引物”,通常集中承载着国家地理和人文标志意义,是大众旅游、高品质旅游时代最重要的载体。太原文旅的“开门红”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各地不断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强化现代旅游业基础支撑。
       当前,我省正在打造太原、大同、运城3个国际旅游门户城市,以热点门户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向综合化、片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太原打造省域文旅综合集散中心,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大同打造对接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桥头堡,打造古建石窟艺术文化、民族融合文化、避暑度假文化等文旅品牌。运城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体验华夏根祖文化、关公忠义文化的旅游胜地。
        “早就听说这里景色美、温泉好,趁着春节来体验。”今年春节期间,西安的刘女士自驾赶来忻州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打卡。春节假期景区全部满房,有游客提前一个月就订好房,白天逛古城赏民俗,晚上泡温泉。
       今年,我省将继续梯次推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形成山西旅游景区品牌矩阵。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破零”行动,推动太行锡崖沟、云中河、云竹湖、右玉南山、盐湖、漳泽湖、夏县泗交、安泽沁河湾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太行锡崖沟、云中河至少1家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提升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核心吸引物体系”的打造,实现景区产品从单纯的“观光式”到“沉浸式”体验转变,更新旅游产品,增加与游客互动,通过旅游演艺等各种核心、稀有的“吸引物”把游客留下来。
       康养产业兴旺 乡村旅游火热
       “文旅+”业态创新发展
       2023年冬季,长治大河村打造冬日漂流项目,让“冬闲”变成了“冬忙”。在全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曾经少有人知的大河村,不仅迎来了游客,也迎回外出务工的游子。
        “村里在景区旁开了小吃街,不仅给大家提供店铺,还免费提供培训,如果游客评价高、产品卖得好,还有额外奖励。”28岁的长治大河村村民李敏结束务工,回村和母亲开饭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我省创新实施多元业态融合。打造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评定15家文旅康养示范区,发布20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打造6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6村3镇入选全国旅游重点村镇,14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评选了14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在山西,一批文旅康养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旅游目的地正在兴起,集旅游、栖居、康养、医疗、养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正在成长。
       听闻山西有个“睡眠小镇”,成都“驴友”唐红平特意赶来看看。在晋城松庙村,民宿管家以“课程表”的方式为她制定了康养理疗方案,白天打太极、森林徒步,晚上泡汤药浴池、按摩,餐饮上以当地深山食材进补。一个月下来,唐红平失眠的老毛病有了很大改善。
       当前,我省正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打造以晋城为重点的晋东南乡村旅游带,发展采摘节、“后备箱”经济等新业态,有序发展红色旅游,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低空旅游,打造体育旅游精品,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康养社区、数字博物馆等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场景。
       优化软硬件服务配套
       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旅游是一场双向奔赴,不仅是游客与景点的美丽之约,更是服务与体验的良好互动。
        “赞!刀削面好吃,10块钱管饱,老板还送了停车券。”去年“五一”期间,乔家大院景区“10元管饱”饭店走红网络。游客满满的幸福感,来源于乔家大院“与原住民共生共荣”、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的经营理念。饭店老板吴辉忠说,越来越多的村民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近年来,山西持续塑造“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目标,最终要成为游客的体验和评价。这需要推动全省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优化提升。
        “科技+旅游”,让智慧化与美景融合共生。去年底,我省评选出3个智慧化景区和4个景区智慧化建设典型项目,长治市欢乐太行谷沉浸式体验、智慧安全监管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在森林里,选一棵大树,在树上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屋,聆听虫鸣鸟叫,感受自然的美妙……在欢乐太行谷,树屋工程营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景区,游客还能体验穿越深山、跳跃悬崖的刺激,享受美人鱼餐厅美食的诱惑。
       近年来,我省引导各地景区利用互联网、AI、VR等技术,升级景区服务设施及智能化设备,让游客体验“一键式”畅游。山西智慧旅游云平台,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饱览三晋秀美风光。景区无线网络全面覆盖,为游客及景区管理提供免费WiFi接入,各接入点无限制直联。游客在闸机检票口,可选择凭电子票、身份证或“刷脸”入园,减少了排队时间。2024年底前,将实现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G网络有效覆盖。
       为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去年我省实施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计划,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新创建13家4A级、80家3A级及以下景区,全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幅25.6%,总数达到390家,新创建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全省培训景区从业人员3万余人次,对126家景区实施“体验式”复核,评定10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景区。
       在完善文化旅游要素配套服务方面,我省持续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旅慢游全域旅游一张网,协同推进主体、慢行、景观、服务、信息五大系统建设。到2024年,全面建成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加大沿线风情小镇、特色村落等规划建设力度,开发特色交旅融合线路,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发布
       省工信厅日前发布《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确立年度推进目标:以轨道交通、智能煤机、工程机械等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突破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瓶颈,培养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供应链稳定性和配套能力,到2024年底,力争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950亿元,增速达到12%。
       《行动计划》明确7项工作任务:持续提升产业链竞争水平;推进产业链多层次协作配套;开展产业链招商交流活动;加快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产业链企业梯度培育模式;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强化产业链专家人才支撑。
       《行动计划》提出,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链企业管理提升、市场开拓、优化产品;强化“政府—企业—联盟”良性互动,促进省内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制定产业链招商方案,确定2个重点招商引资承载示范开发区或园区,锚定产业链领军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政府+园区+链主”精准招商;建立完善产业链重点项目储备库,梳理产业链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和储备项目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推进;推动更多产业链头部企业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更多高端装备制造“链核”“链上”企业。
我省将强化统筹协调,开展入企服务,做好要素支撑,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土地、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链汇聚,着力强化产业链协作,持续推动产业链质效提升,全方位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来源:山西日报)
 
【晋中动态】
●晋中:打好“五张牌” 构筑“新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农高牌”,深化晋中国家农高区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高效节水农业,这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领域的基层代表,我深深感受到,扩大产能、提高品质、丰富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是发展“现代范”农业的应有之义。为此,近年来,我们依托太谷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综合考虑土地、气候、人文、劳动力等条件,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因地制宜谋划了肉牛全产业链项目。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强化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品牌引领、数字赋能、文化铸魂、龙头带动,加快构建肉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努力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特”“优”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双融双创”为抓手,加快市校协同创新发展。2024年,晋中教育要充分依托驻地师范类高校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协作创新与融合发展。
       要围绕兴办优质中小学校开展合作。建议市、区两级联合驻地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一批驻地高校品牌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围绕课程资源建设开展合作。发挥驻地高校的人才、课程资源优势,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提质。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合作。高校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校长领导能力、教师学科能力及系统化、订单式的各类专题培训。同时,在全市范围择优建设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基地,把晋中市打造成驻地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的首选地和示范市。要围绕教育科研创新实践开展合作。把高校的专家导师、学术理论优势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探索适合晋中教育特质的创新发展新路。
       政府工作报告审时度势,提出了坚持制造业主攻方向,全力打好“汽车牌”,为继续深耕汽车产业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扩大晋中“甲醇汽车甲天下”影响力注入了动力。
       多年来,晋中与吉利同心同向,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动晋中汽车制造整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水平整体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走出了一条以车带醇、以醇促车,同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良性互动之路。
       作为甲醇汽车技术的先行者,下一步,吉利汽车将全力推动“醇车一体化”,通过与实力雄厚、上下游体系健全的甲醇燃料供应商开展务实合作,将生产、仓储、运输、加注、销售融合为一体,以终端销售推动加注体系扩大,以加注体系扩大平稳甲醇燃料价格,以甲醇燃料价格助力终端销售,实现销售场景化,提升用户体验感,构建甲醇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网络。做大做强现有汽车产业,构建有益于甲醇汽车推广、有益于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模式,助力山西制造业振兴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制造业主攻方向,全力打好“汽车牌”,支持中航兰田、大唐房车等骨干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发展。这为我们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2023年,中航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紧紧围绕“传统企业高质量转型”与“两化融合”,部署多条业务主线,划分工作重点,对现有传统汽车装备制造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装备,获得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核企业”等认证。
       2024年,公司将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布局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继续以精准的市场定位、行业领先的技术装备、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和规范高效的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招商,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延伸,为着力推动晋中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贡献兰田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接地气,掷地有声提士气,振奋人心增底气,尤其是关于“坚定不移做大‘文旅+’产业,着力焕发消费复苏增长新活力”的内容,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操作性强。
       作为旅游一线从业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平遥的悄然蜕变和晋中文旅的旺盛活力。今后,我们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品牌特色,主动适应旅游消费需求变化,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升级游客体验,打造更多吸睛点、消费点和网红打卡点,实现游客满意和旅游盈利的“双赢”,巩固提升平遥古城龙头景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强化营销力度,拍摄制作高清旅游宣传片,线上利用“三微一端”、短视频平台,打造平遥网红;线下强化公交站牌、高铁等站点宣传,让广大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触摸历史文脉,感受独特魅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旅游+文创”“旅游+文博”“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山西文旅集团晋中公司要发挥旅游主力军作用,锚定高标准龙头景区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出新。
       要加快文化旅游全链条覆盖,开发“晋商文化”小程序,使游客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实时信息和旅游攻略;开发辐射景区的产品路线,打通景区与游客的“最后一公里”。利用官方线上平台和线下游客可接触点实现宣传共享,利用节庆活动互推周边优质景区和共享优惠政策,实现市场共享。要推动文化产业跨界全融合,找准文化内涵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形成“文旅+产业”的增长点。将非遗项目引入重点旅游景区,增加游客沉浸式互动体验。要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全升级,营造场景化、沉浸式旅游体验氛围;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提升旅游体验。(来源:晋中日报)
●惟实励新 笃行致远——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述
       与时代同行,不舍昼夜。向未来冲刺,只争朝夕。
       对于综改区晋中开发区而言,刚刚过去的202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转动经济发展的卷轴,一幅迎难而上踔厉奋发、乘风破浪勇毅前行的时代画卷跃然眼前: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额318.68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签约额117.6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上升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净增27户,累计197户,占全市的55.3%,科技引领创新发展;
       全年新注册企业966户,为近三年最高;规上工业企业数增长11%,高于2022年6个百分点,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一年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认真贯彻市委“156”战略举措,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秉持“五线” 工作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克难前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重大考验,科学谋划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致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急事难事,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党建引领、干事创业、营商环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领域工作扎实有效,为推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坚实力量。
       招商引资态势强劲
       招商引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所在。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出招商引资工作的“牛鼻子”作用,如何围绕产业链发展“选商择资”,用低的代价,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是摆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为此,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深度谋划,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定位,树立招商引资“一体化”工作理念,完善招商引资一系列保障机制,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实现招商引资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投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年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带领招商团队奔赴上海、北京、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亲自考察洽谈项目十余项,推动安徽大恒、中节能、山西光存信息存储设备、杭州百城医药、浙江华廷集团商业综合体、山西百信精密制造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各分管领导和招商团队积极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推动了上海凯创生物、深圳优必造机器人、广东康必健医疗器械、北京中制高科激光清洗等一批优质科技项目签约。
       这一趋势的背后彰显出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以创新思维破解招商难题、用创新办法找准招商引资切口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优化招商政策。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十二条措施》,在鼓励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积极承接优质工业项目转移、支持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外资项目引进力度、支持存量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构建奖补政策体系,加大了支持力度。
       完善招落机制。建立招商引资全方位分阶段招落一体工作机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入区决策程序,规范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做到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畅通节点,确保从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投产等各环节高效衔接,全面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和企业满意度。
       创新招商模式。强化领导招商,突出小分队出击,一旦找准切口,快速深入针对性洽谈,力求快签快成。突出精准招商,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发挥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优势,以商招商,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突出市场化招商,成立招商服务公司,选用深圳中商智库为第三方招商平台开展委托招商,设立招商产业基金,有效拓展招商渠道,全力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创新驱动赋能加力
       早春时节,阳光冉冉。
       在大学城园区,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认定为省级中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多尔晋泽等4个企业完成数字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标志着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稳健起步。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大学城协同创新中心启动推进;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学合作申报共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天宏达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签订成果转化项目协议;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锚定“两个转型”主攻方向,靶心不变、迎难不退,成立产业链发展促进部,出台“数字经济十二条”“医药产业十条”等系列政策,用好大学城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实施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科技创新释放更大动能。
       ——两个转型迈出坚实步伐。产业转型方面,榆次纺机液压入选省级专业镇;太重榆液投资10亿元的油缸和“四轮一带”项目已在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部分投产;甲醇重卡形成5000多辆市场规模;晋能光伏总投资17亿元的4GW光伏电池组件建成投产;汾西华益“汾盾一号”全断面掘进机顺利下线;宝泰药业多潘立酮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截至2023年底,该开发区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达3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97户,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达2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占到全市58%和42%。数字转型方面,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认定为第一批省级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成为晋中节点唯一标识,出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推荐申报省级技改资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专项项目6个、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相关项目7个。
       ——科技创新释放更大动能。创新载体优化升级,推动各类创新载体和服务机构向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大学城协同创新发展中心集聚,提质升级优化布局以“八个基地”为主的创新平台;创新突破区校合作,实施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合作共建太原理工大学高端装备与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山西传媒学院动漫创作基地,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管理运营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积极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新高地;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建立企业岗位用工需求库,与大学城高校合作搭建应届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桥梁,围绕产业发展柔性引进40名博士,高校毕业生留区人数达到1568人。
       营商环境争创一流
        “政策好,政务服务有质量!效率高,审批服务有效果!”日前,位于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山西大恒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营商环境,深有感触地说。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集成联动,为我们投资建设全流程至少节省了6个月以上的时间,真是省心又省钱。”晋能光伏4GW光伏电池组件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强化政策支撑、赋能产业发展,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力度很大。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大胆创新、深化改革,躬身打造投资洼地,对标“三无”“三可”和“五有套餐”要求,落实好省、市优化提升“五大环境”二十条措施,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以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为衡量标准,实施承诺制改革,开创性地构建了“政府统一办、一窗受理办、企业承诺办、事项并联办、政务网上办、所有审批一枚印章管、中介透明办、刻章免费办”的高效审批方式;实施“标准地”改革,有效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实施全代办服务,以“六全代办”和“我来办、提速办、提质办”为服务宗旨,全方位解决企业发展和建设项目在手续办理中的痛点和难点,努力提供示范标杆型政务服务,争列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方阵。
       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入驻企业真切感到:
       ——要素保障更加充分。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调整优化惠企扶持政策适用范围,实现园区企业无差别全覆盖;各金融机构向重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建设“晋中开发区基金岛”,组建“六新医药一号”等三支引导基金,推动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对接;出台《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六条措施》,完成超千亩用地清表,17条城建重点道路工程加紧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服务更加贴心暖心。实施“一部一中心三公司”改革,打造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平台,设立招商咨询(96508)、企业服务(96509)专线电话,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改造停车场方便企业来机关办事,购买山西空港贵宾通道服务,为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重要客商和外出参加重要活动的企业家提供贵宾服务,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浓厚。
       正是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对营商环境常抓不懈地执着用力、精益求精地不懈改进,才赢得招商形势稳定好转、往来投资者络绎不绝,赢得大量企业上新项目、扩产技改的热情。
       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正处于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关键期,迫切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知事识人、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围绕“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队伍、夯实好基础”的目标,全面实施干部结构优化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和干部考核评价工程,以大气势、大魄力、大胆识,多措并举加强对干部干事创业的正向激励,不断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在2022年提拔调整8名处级干部的基础上,2023年提拔调整使用科级干部73名,干事创业活力和能力明显提升。坚持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融合,大规模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举办国企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400余人;组织开展专业能力学习培训120余期2000余人次;深化操作性实务培训,推行“引领晋中——干部大讲堂”活动50余期、培训1000余人次;发挥考核的“方向标”和“指挥棒”作用,让干得好的得好处、干得差的受惩戒,形成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热情。
党建联盟引领发展
       只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市场主体、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
       为此,产业发展到哪里,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的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围绕“七大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医药、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链上,分别组建7个党建联盟,并实行党工委委员包联制、双月例会制、资源共享制、民主协商制、反馈沟通制、双向支持制等六项工作机制,建设“晋开红盟”党建数字化平台,通过政企双向支持、需求督办反馈,形成了资源优势共享、问题协商跟进、三级循环推动的优势工作氛围。
       前段时间,山西双合成公司急缺专业焊接技术人员,太重榆液充分运用企业技术优势,组建专业焊接技术队伍及时为双合成解决了技术难题;新思备科技公司因厂房空间不足,制约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通过联盟平台的沟通共享,多家企业合力解决,最终为该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
 “虽然企业属性不同、行业类别复杂、企业主体多样化、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同,但通过开展结盟立约、共建共享、助企纾困等活动,打破了以往资源分散、各自作战、力量单薄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做到了任务第一时间明确、工作第一时间跟进、问题第一时间破解、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真正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提升产业发展‘硬实力’”。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党建联盟已覆盖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内150余家企业,建立党建示范点10个、党建工作指导站8个、党建活动阵地10个。
       此外,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求真务实、善作善为,进一步汇聚起推进“两个转型”和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从“五线”工作理念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从市场化招商到项目招落一体机制、从小切口优化营商环境到十个长效机制、从“一部一中心三公司”设立到国企改革重组、从党建联盟到数字党建、从干部选聘到劳务派遣人员分级管理……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扎扎实实,久久为功,砥砺奋进。
       岁序易、华章新。
       2024年,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围绕市委“156”战略举措,聚焦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突出“两个转型”主攻方向,坚持“五线”工作理念,打好“六张牌” ,夯实“四个支撑” ,强化“三个统筹”,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市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征尘未洗,只争朝夕。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正迸发新活力、展现新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笃行不怠、破浪前行!(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