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勇立潮头 晋商故里再现辉煌——晋中改革开放40年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13 阅读: 【字体: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新中国波澜壮阔新的一页,自此,我国全面走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作为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门类齐全的“晋商故里”。40年来,晋中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晋中儿女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取得瞩目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稳步攀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主要呈现“七大变化”。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从低收入到中等偏上收入的跨越
        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推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巨大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全市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财政收入节节攀高,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84.9亿元,较1978年增长39.8倍(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74元,增长112.6倍(按现价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1亿元,增长74.5倍。
        (一)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0%,跨入千亿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4亿元,之后分别于1996年突破百亿元(116.6亿元)、2013年突破千亿元(1030.7亿元),实现了从不到十亿到千亿的跨越。2017年达到1284.9亿元,年均增长10.0%,横向看,增速高于全国0.5个、全省0.4个百分点;纵向比,高于改革开放前26年5.2个百分点。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到中等偏上收入的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197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7元(折合196美元),之后分别于2004年突破1000美元(9209元、1113美元)、2013年突破5000美元(31273元、5050美元),2017年达到38274元(折合5682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市已经由低收入地区(2013年标准,1035美元以下),跃升至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行列(2013年标准,4085美元以上)。
        (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7%,跨入百亿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反映地方政府财力的主要指标。197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56亿元,之后分别于2004年突破十亿元、2013年突破百亿元,2017年达到118.1亿元,较1978年增长74.5倍,年均增长11.7%。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强力增长,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9亿元,较1978年的1.3亿元增长209.0倍,年均增长14.7%。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40年,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不断呈现新格局的40年。

        (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
        改革开放之初,全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农业仍占相当比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40年来,在不同阶段的政策指引下,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80年代初,第一产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到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1982-1984年,全市第一产业连续三年增速在14%以上,带动第一产业比重1984年提高到29.2%,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之后逐步回落:1996年始,一产比重降到20%以下;2006年之后,除个别年份外,一产比重稳定在10%以下。
        世纪之初,第二产业高速发展。1999年改地设市以后实施的“工业兴市”的战略,加之煤炭“黄金十年”需求旺盛,带动全市工业实现跨步发展。2002-2007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连续6年增速在12%以上,带动第二产业比重2008年提高到56.2%,达到历史最高;之后逐步回落,2014年始,二产比重降到50%以下。
        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各界对第三产业认识的不断深化、投入持续增加,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1-201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12年增速在10%以上;2015-2017年,连续三年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带动全市第三产业比重2016年提高到47.1%,达到历史最高(2017年因煤炭价格大幅回升,三产比重有所回落)。
40年来,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2%,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一、二产业。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8.7:46.3:45.0,与1978年(28.6:50.3:21.1)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2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二一三”逐渐优化为“二三一”,并向“三二一”模式迈进。
        (二)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结构由城乡二元发展转变为城乡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受严格的户籍制度约束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乡二元分割严重。40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亦取得积极成效。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4.6%上升到2017年的54.1%,提高39.5个百分点,年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加3.7万人,乡村人口年均减少1.5万人。
        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农普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市99.9%的村通公路,94.3%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100.0%的村通电,99.9%的村通电话,58.8%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80.1%的村通宽带互联网;82.2%乡镇、67.8%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农村基本社会服务逐步健全。2016年末,全市95.8%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9.2%的乡镇有小学,98.3%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81.4%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100.0%的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00.0%的乡镇有执业(助理)医师,84.6%的村有卫生室,38.2%的村有执业(助理)医师;全市35.9%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22.2%的村有营业执照的餐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稳步推进。2017年,全市进一步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及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三)经济主体发展多样化,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
        改革开放之初,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全市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4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公有制实现形式逐步多样,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所有制形式日趋多元。1978年,全市785户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占31%,集体企业占69%,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2017年,全市56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均有1户,共占0.4%,其余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为175户、366户和24户,所有制形式日趋多元。
        公有制实现形式逐步多样。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反复摸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涌现出来,比如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也逐步多样化,国有企业通过以公司制改组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民营经济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以介休安泰、三佳、晓山“三大户”兴起为标志,全市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率先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65.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59.6%,高于全省1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所占比重为99.9%;第二产业民营经济所占比重为65.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5.5%。
        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中,国有控股经济仍占绝对优势。2017年,煤炭开采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为60.7%,天然气开采业所占比重为100.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为 82.2%。
        (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分配结构由绝对平均主义转变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开放之初,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相对应,在分配形式上,城镇呈现单一化、固定化和平均化的特点;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工分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变化,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
        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工薪收入转为工薪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报酬形式共存。2017年,在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6.8%,较2000年下降15.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16.0%,提高9.9个百分点;财产和转移净收入占27.2%,提高5.8个百分点。
        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土地确权等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村居民的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29.2%,较1995年下降47.2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56.6%,提高38.3个百分点;财产和转移净收入占14.2%,提高8.9个百分点。
        三、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商品和服务实现从短缺到充裕的转变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市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曾经凭票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短缺问题大大缓解。改革开放的40年,是商品和服务由短缺向充裕,是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的40年。
        (一)农产品供给能力稳定提高,农业内部结构实现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57.5万千瓦达到161.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由3245台增加到11535台;农用水泵达到12860台。全市机耕面积由1978年的221.9千公顷增加到267.3千公顷,机播面积达到249.2千公顷,机收面积达到147.7千公顷。
        农产品供给能力稳定提高。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76.1万吨,较1978年增长80.4%,2004年以来稳定在12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303.8万吨,较1978年增长10.9倍,2000年以来稳定在200万吨以上;水果产量53.5万吨,增长12.5倍;肉类总产量22.6万吨,增长12.6倍;禽蛋产量16.7万吨,增长57.1倍;奶类产量14.3万吨。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林比重下降,牧、渔、服务业比重提高。2017年,农业所占比重为62.2%,较1978年的85.4%下降23.2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为3.8%,下降1.1个百分点。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分别达到31.8%、0.2%和2.0%,分别较1978年提高22.6个、0.2个和1.5个百分点。
        种植业内部结构向高产、高效调整。粮食比重稳中略降,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4.2%,较1978年略下降1.6个百分点;棉花、油料比重明显下降,其播种面积比重由6.9%下降至0.6%,下降6.3个百分点;蔬菜比重大幅提高,其播种面积比重由3.8%提高为13.1%,提高9.3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能力扩张迅速,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工业累计完成投资4170.1亿元,大规模的投资,带动工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1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77.3亿元,较1978年现价增长158.1倍。
        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煤炭矿井数减少到134座,平均单井产能提高到87万吨以上,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矿井全部淘汰,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炭产量2017年达到7288.6万吨,较1978年(703.7万吨)增长9.4倍(最高年份2014年达到8979万吨)。焦炭行业实现升级上档,机焦比重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焦炭产量为1160.7万吨,较1978年(30.7万吨)增长36.8倍,且全部为机焦(为历史最高)。冶金行业在介休安泰、榆次陆矿工贸等企业带动下逐步壮大,粗钢、钢材产量从无到有,2017年分别达到215.1万吨和153.3万吨(粗钢为历史最高,钢材2016年最高257.6万吨)。电力行业在华能榆社、华能左权、昔阳国投、榆次国投、瑞光、平遥热电等企业的相继投产后逐步成长,近年来风电、光电也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全市发电量192.3亿千瓦时,较1978年增长440.5倍(最高年份2013年213.4亿千瓦时)。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十三五”以来随着“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战略性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等新兴行业获得快速发展,东方希望、吉利汽车、晋能光伏等技术含量高、对全市带动作用强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氧化铝等产品实现从无到有,2017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1万辆、光伏电池1.7万千瓦、氧化铝173.3万吨。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2.9%。
        (三)服务业快速发展,基本实现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大量服务职能开始从政府、企业和事业机构内部逐步分离出来,扩展了社会服务需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各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商业市场繁荣活跃。经过40年的发展,全市商业系统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流通渠道,特别是近年来万达、天美杉杉奥特莱斯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落成,为我市商业流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3亿元,较1978年增长185.5倍,年均增长14.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销售从无到有,2017年全市20余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单位开通了网络销售功能,共实现零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21.3%。
        金融保险产品逐渐丰富。随着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晋城银行等入驻晋中,晋中银行业务更是飞速发展。2017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71.6亿元,较1978年增长1102.7倍;贷款余额1580.0亿元,较1978年增长278.6倍,信贷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支持了晋中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险公司从无到有,全市保险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2.1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72.4亿元。
        旅游业发展壮大。我市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先发展旅游业,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95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3.7亿元。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从制约到支持经济发展的显著转变
        40年来,全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9116.8亿元,投资总量是改革前30年的790.0倍,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基础设施巨变升级,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一)路网建设成绩斐然,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40年来,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累计完成投资582.8亿元。201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025公里,较1978年增长3.9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625公里。公路密度97.8公里/百平方公里,较1978年增加78.0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交通道路的日益通畅,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2017年全市货物运输量完成12521.9万吨,较1978年增长20.7倍;货物周转量247.8亿吨公里,增长304.3倍;客运量1859.6万人,增长15.8倍;旅客周转量14.4亿人公里,增长21.3倍。
        (二)通讯设施显著增强,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市光缆线路达3.3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82路端,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366万户,移动电话基站达到1.6万个。邮电业务总量35.5亿元,较1978年增长1163.5倍。随着网购的流行,快递业务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17年全市国内标准快递业务量1326.5万件。固定电话数经历了由少到多、又由增到减的过程,2017年末达26.3万户,较1978年增长43.4倍。移动电话从无到有,由上世纪90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日常用品,2017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331.0万户,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8.3部。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2017年宽带接入用户达71.9万户,随着3G、4G手机的普及,手机互联网上网人数与日俱增,2017末达286.8万人。
        (三)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宜居指数不断提升。市城区“北进、西连、南扩、东延”的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39.1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7年的82.49平方公里。道路交通出行环境更加便捷,立交桥、高架桥、地下通道、人行过街天桥等各类交通设施遍地开花,城市交通从平面向立体建设跨出重要步伐。城市生态文明环境更加宜居,随着政府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环境整治、城市绿化、城市路网改造等工程的大力推进,截止2017年末,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49%,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5.9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66%,城市燃气普及率94.8%。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加完善,一大批公建和大型高端综合商业体竣工投用,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档次,丰富了城市休闲生活,提高了市民幸福宜居指数。
        五、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实现了从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前,我市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40年来,积极拓展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现了招商引资和对外文化交流实现全方位开放。
        (一)对外贸易持续扩大,贸易范围不断拓展。对外贸易逐年扩大。201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7.6亿元,较1990年增长5.2倍,年均递增7.0%。其中,出口贸易额2017年达13.9亿元,较1990年增长3.9倍,年均递增6.0%,出口贸易额一直稳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重要的出口大市之一。贸易产品不断丰富,出口产品种类由初期较为单一的焦炭等资源类产品,发展到特色农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等多种产品。贸易区域不断拓展,对外贸易伙伴从初期的个别国家和地区拓展到遍布全球六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二)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兴建了多个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成为外来投资首选地,外来投资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利用外资合同金额不断增长,1990-2017年28年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24.1亿美元。2017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817万美元,较1990年增长36.9倍;当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8595万美元,较1990年增长303.4倍。外资投资的范围也不断拓展,从资源类的煤炭采掘业逐渐涉足到食品、医药、电信等行业。
        (三)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文化步上新台阶。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晋中对外交流也实现了巨大跨越,搭建了以旅游为基础的文化交流平台。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952.1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5.7万人次,港澳台8.75万人次。以旅游为纽带,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宣传。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17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7年分别与美国纽瓦克市、西班牙卢塞纳市、希腊迈泰奥拉市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启动了与意大利科莫省正式结好程序,为晋中与欧洲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六、人民生活稳步攀升,逐步从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
        40年来,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了改革红利,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多层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冲刺。
        (一)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富裕程度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处于温饱状态,经过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016元提高到2017年的30927元,不到30年增长29.4倍,年均递增1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97元,较1978年增长124.5倍,年均递增13.2%。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2399元,较1978年的不足28.8元增长1818.4倍。城镇居民拥有股票、债券也从无到有,逐年增加。
        (二)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生活质量空前改善。40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吃”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到追求绿色营养化。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类10.9公斤、蛋类10.5公斤、水产品1.2公斤、蔬菜74.2公斤。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肉类11.2公斤、奶类9.6公斤、蛋类8.8公斤,分别较1983年增长4.6倍、94.8倍、8.8倍;干鲜瓜果类40.8公斤、水产品1.0公斤、蔬菜60.2公斤。
        “衣”从保暖到追求时尚个性化。从“凭票供应、买布裁衣”到追求衣着个性化,崇尚自然、休闲、舒服;从“一衣多季”到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衣着类支出2002元,是1989年的14.9倍。农村居民家庭衣着类支出709.7元,是1983年的22.3倍。
        “住”从居住拥挤到住房舒适化。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89年的8.88㎡增加到2017年33.0㎡。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83年的12.9㎡增加到2017年的34.1㎡。
        交通通讯由闭塞受限到快捷便利。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1160元,同比增长11.0%。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38.7辆、摩托车28.0辆、助力车60.6辆、移动电话219.1部,其中160部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1237元,同比增长6.9%。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7辆、摩托车46.9辆、助力车68.1辆、移动电话199部,其中92.9部经常使用手机上网。
        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227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4.8%;农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794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 9.8%。
        耐用消费品由从“老三件”到“新N件”。2017年城镇居民百户拥有彩电104.8台、洗衣机100.1台、电冰箱89.4台、空调28.8台、电脑73.3台。2017年农村家庭百户拥有彩电  106.8台、洗衣机91.5台、电冰箱61.0台、空调5.3台、电脑45.6台。
        (三)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改革之初,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国家保障,但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17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8.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2.2万人、38.8万人、36.0万人。2017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5612万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由社会发展滞后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与经济发展落后相比,社会发展更加滞后。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逐步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迈进。
        (一)科技事业发展迅速。机构日益健全,2017年,全市有R&D活动的工业企业71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0家,省级众创空间达到15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16年全市R&D经费支出6.1亿元,较2000年增加5.78亿元,占GDP比重0.56%,较2000年提高0.34个百分点。科技成果丰硕。2017年,全年各类专利申报1832项,较2005年增加1811项。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2个,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达84.6亿元。
        (二)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普及率、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等教育优势明显,随着高校园区的建成,大批高等院校入驻晋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3所增加到2017年的17所;在校大学生由1978年的2424人猛增到18.4万人,年均增长11.7%。
        (三)卫生事业成效明显。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明显增加,2017年全市卫生机构3783个,较1978年增长6.1倍;床位总数达到15815张,增长1.6倍;卫生技术人员18247人,增长1.7倍;每千人病床数4.7张,增加2.3张;每千人医生数2.1人,增加0.7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运用而生,2017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33个,村卫生室达2801个。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6.59‰下降为2017年的5.87‰。
        (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晋中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和工人文化宫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7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1个,较1978年增加10个;博物馆9个,较1978年增加8个;电视台11座,较1978年增加8座。广播和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覆盖率分别达到98.52% 和99.72%。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1711.0千册,百人图书馆藏量50.8册。文化艺术队伍不断扩大,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文艺表演团体由1978年的18个发展到2017年的58个。文艺工作者用激情和汗水不断奉献出《王家大院》《焦裕禄》《暖冬》《第一书记日记》等一批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五)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增长较快,种类不断齐全。2017年,全市各类体育场馆2512个,较1978年增加2390个。运动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有各级运动员由1979年的527人增加到2017年的958人,二级裁判员由1979年的25人增加到2017年的292人。体育赛事缤纷呈现。乒乓球赛、象棋擂台赛、形意拳争霸赛等各类专业体育赛事不断举办;成功举办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百草坡山西自行车公开赛、乌金山李宁国际滑雪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2017年全年共举行全民健身活动271次,参加人数达137.1千人次。
        改革开放40年来,晋中市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从全面小康的要求看,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全国先进省市、全省各市相比,我们发展的步子相对较慢,主要指标在全省较为靠后的位次;二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经济发展过份依赖煤、工业结构畸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展受环境政策影响较大;三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发展差距依旧不小,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拉大;四是教育、卫生等社会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中心城镇的服务功能与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晋中人民必须要坚定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发展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晋中新的辉煌。
 
注:本文以1978年数据为基期计算,1978年没有数据的指标采用最早年份出现的该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