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节能减排形势良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20 阅读: 【字体:

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全社会对大气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我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力促节能降耗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规上工业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增速趋于平稳,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特点

(一)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工业增长速度。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的协调性有所增强。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1621.3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75.5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9%,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全年全市以低于5%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8%以上的工业经济增长。

(二)战新企业产值能耗快速下降。

随着工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新动能加快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万元产值能耗较上年同期也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战新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57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1.13%;非战新技术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9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42%。战新技术企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平较非战新技术企业低0.35吨标准煤/万元。

(三)清洁型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能源消费继续回暖,供给质量不断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转型持续推进。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清洁型能源消费233.2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5.91%,较上年增加13.02万吨标煤。具体表现为“一下降、一快速、一高速”:

1.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天然气消费(折标准量)66.9万吨标煤,同比下降8.23%。分行业看,受环保政策影响,建材行业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32.27%、电力行业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12.18%,化工等其他三个行业均呈不同降幅。而煤炭、纺织、医药和机械行业天然气消费呈上升趋势,冶金行业天然气消费实现零突破。

2.电力消费快速增长。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电力消费13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8%。受企业技改、煤改电等环保政策影响,全市规上工业电力消费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3.热力消费高速增长为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我市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集中供热面积。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热力消费(折标准量)0.8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5.47%。

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8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9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2%,用电量虽然较上年有所增长,但从全年走势来看,呈回落趋势。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5.04、5.93和0.95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10.99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用电量增幅差异明显,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小幅回落。2018年,全市第一产业用电量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7%。增幅较上年回落1.44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用电14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7%,增幅较上年回落15.05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小幅上升。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用电量2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8%,增幅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用电量平稳增长。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5%,增幅较上年上升2.6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为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农村居民用电量为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4%。

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1%,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达到77.21%,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的比重为75.85%,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1.91%,较上年上升0.32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9.67%,较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随着我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用电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用电比重逐步上升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能耗企业增加,能耗增大、比重上升,为节能降耗带来压力。

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的变动趋势是国家节能降耗考核的重要指标。从企业数量来看,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高耗能企业357户,较上年净增20户。从能源消费量来看,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61.1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5.32%,占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重为97.7%,较上年上升0.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上升5.19个百分点。高耗能企业是我市工业能源消费的主体,高耗能企业增加,能耗增大、比重上升,直接拉动全市能耗增长,为全市节能降耗任务完成带来一定压力。

(二)多数企业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空间缩小,为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带来新的压力。

“十三五”以来,企业节能设备更新、淘汰落后产能、生产工艺技术改进的空间减小,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常规节能措施已基本实施,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在现有生产能力下,已趋于最小。2018年,全市监测的21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16项指标同比下降,下降面达80% 。这些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已趋于平稳,由此带来的节能空间也越来越小。

(三)能源消费结构偏重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加剧。

受历史、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市聚集了火电、炼焦、新型煤化工、水泥、金属冶炼等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自十九大以来,我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深入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工业用煤削减是重中之重,但受行业结构制约,工作推进难度较大。2018年煤炭消费2942.3万吨,同比增加了234万吨,增长8.6%,煤炭消费占全部能源产品消费比重高达82%,较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而全市清洁型能源消费占比仅为2.71%。煤炭消费不降反升造成能源消费结构日益偏重。现有的行业结构决定了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

四、建议及对策

(一)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第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节能技术力度。第二,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的关键。特别是要加强对高耗能行业的监管。第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建立能源利用的监测、监督机制,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引进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项目,促进能源有效利用。

(二)提高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全面提升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能效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看齐。降低化工、水泥、钢铁、有色、电力等行业单耗水平,加大余热余压、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大力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积极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努力削减煤炭等化石能源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要通过创新推动高耗能产品生产技术进步,推动高耗能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或设备,提升高耗能企业装备的节能技术水平。在化工、冶金和电力热力生产等资源型行业发展过程中,要严防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注重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工业废气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综合利用,推广节能利废的绿色建材等产品的开发,加快发展节能产业。

(三) 多举措继续推进工业用煤削减推动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纵深开展。

首先,深化煤炭、电力、煤层气和新能源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扩大开放合作,推动能源革命取得新突破,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大部署。第二,短期内需妥善解决供热供电基本需要与污染控制之间的矛盾。既要发挥大型热电厂的规模效应,完善管网设施,配合小锅炉拆改,促进大型热电厂向周边区域集中供暖,从而提高用能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又要通过强化电力调度能力、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优化电源布局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电力、热力供应的可靠性,降低对关中煤电的依赖。第三,以“煤改气”“煤改电”作为减煤重要途径,在工业天然气消费增长快的背景下,通过设计合理的机制,落实气源和定价,提高原煤生产企业煤层气的开采水平,解决用气缺口问题,保障“煤改气”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