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晋中篇之五:能源发展成绩斐然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9 阅读: 【字体: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晋中市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力促节能降耗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一、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能源生产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基础十分薄弱。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市能源生产逐步由弱到强,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能源产量翻了几番。

(一)煤炭行业集约化发展持续推进,原煤产量大幅提升

作为原煤生产地,原煤发挥着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煤矿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底,安全系数低。通过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和改造建设,煤矿开始机械化开采,回采率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在一系列政策刺激推动下,煤炭产能大幅提高。新世纪以来,煤炭产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煤炭行业经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产业在集约化、规模化有了长足发展。全市共有矿井134处,合计产能1.34亿吨。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截止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原煤产量8840.8万吨,占全省原煤产量的比重为9.9%;较1949年增长262倍,年均增长8.41%。原煤产量大幅提升,为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煤炭深加工比例提高,二次能源产品快速增长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深加工比例大幅上升,洗煤、焦炭等二次能源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市把煤炭产业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作为根本路径,黑色煤炭实现绿色发展,优化延伸煤炭产业链,促进了全市二次能源产品的大幅度增加。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洗煤产量6439.58万吨,比1978年增长40.76倍,年均增长9.78%;规模以上焦炭产量1188.76万吨,比1949年增长791倍,年均增长10.16%;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量216.4亿千瓦时,比1949年增长39.3万倍,年均增长20.5%。

(三)能源生产结构多元化,清洁、高效的能源产品飞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能源发展新趋势、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新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大变革,清洁、高效的能源产品得到飞速发展。

1.发电向清洁型转变,实现零突破。

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煤改电、煤改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和加快分布式发电建设等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发电企业电力发展呈现出以火电等传统能源发电为基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态势

新能源发电设备容量比重提升。2018年,全市电力设备容量为563.35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设备容量为453.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达到80.5%;新能源发电设备容量109.8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达到19.5%。

清洁型能源产量大幅提高。近几年来,全市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品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近两年风电的规模和技术革新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火电比重逐渐降低。2018年,全市清洁能源发电量31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4%,填补了晋中能源清洁型电力产量的空白。其中,风力发电量4.26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1.08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5.49亿千瓦时,分别占规上工业总发电量的比重为1.9%、0.5%和 2.5%。

2.天然气产量从无到有,呈快速增长。

2008年,我市天然气产量从无到有,之后保持快速增长,对我市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全市天然气产量3.5亿立方米,是2008年的6倍,年均增长24.1%,占能源产品总量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0.03 %增长到2018年的1.3%。

3.集中供热不断优化,产量年年增加

全市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以来,我市供热成效显著,2018年规模工业供热量2226.84万百万千焦,是2005年31.3倍,年均增长30.63%,占能源产品总量的比重从无到2018年1.2%,截至2018年集中供热共节约能源43万吨标煤。

二、能源消费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全市经济得到较快增长,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加,第二产业仍然保持较高的消费比例。随着能源消费革命不断深化,用能方式不断变革,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整体呈现平稳回落的趋势,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费产品逐步向清洁化倾斜,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人均生活用能条件和水平不断提高,能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一)能源消费支撑经济发展明显

2018年,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比2005年有所增加,能源消费总量以年均3.64%增速支撑了GDP年均9.6%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9456。表明全市在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费居合理区间内,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能源消费革命不断深化,用能方式不断变革,2018年,我市能源消费的三次产业构成及居民消费比例为 0.43:91.79:4.22:3.56,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8年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占比为0.43%,比2005年下降了0.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占比为91.79%,比2005年下降了0.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能源消费占比为91.26%,比2005年下降了0.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占比为4.22%,比2005年提高了0.29个百分点;居民能源消费占比为3.56%,比2005年提高了0.27百分点。

(三)人均生活用能水平增长较快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2018年,居民生活消费能源63.6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56%,比2005年净增32.7万吨标准煤。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快速增长,大量私人小汽车、大功率家用电器、暖气、天然气等在居民家庭中的广泛使用,带动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三、节能减碳取得突出成效,能效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不断提高,近七成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全市节能降耗取得了突出成效,单位GDP能耗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一)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2018年比2005年累计降低42.27%,年均下降4.1%。单位GDP能源消费的强度呈现持续下降的势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降低目标为25%左右,实际降低25.62%;“十二五”期间,2015年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累计降低目标为16%以上,实际降低17.2%,都超额完成了节能目标。

(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明显节能成效

我市切实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通过加快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和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等方式,促进了节能降耗不断取得新成效。按照三次产业和各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核算,2018年单位GDP能耗为1.43吨标煤/万元,比2005年累计降低42.27%,年均下降4.1%。十三年累计节能约753万吨标煤。

(三)消费品种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增长迅速

受资源禀赋特点影响,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第一,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煤炭消费由2005年的95.83%下降到2018年的90.45%,下降5.38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石油消费由2005年的3.64%下降到2018年的3.35%,下降0.29个百分点;而天然气、一次电力等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得到提高,天然气和一次电力从无到有,2018年分别为4.39%和1.62%。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市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清洁能源的替代、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18年,全市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达到87%,比2005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直接节能万吨标煤。尤其是洗煤和炼焦效率大幅度提升,原煤入洗2018年加工转换效率为92.8%,比2005年提高2.81个百分点;炼焦2018年加工转换效率为89.3%,比2005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火力发电2018年加工转换效率为38.8%,比2005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集中供热加工转换效率为87.3%,比200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注:节能降耗统计从2005年开始,故数据均与2005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