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固本培元强筋骨 积蓄势能破浪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1 阅读: 【字体:

 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是推动先行区及建设的主动力,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城市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的发展思路,锚定“建设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固本培元,积蓄势能,全力以赴保运行、调结构、促增长,工业经济取得全方位跃升。

一、工业经济规模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十八大以来,我市出台并认真落实山西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晋中市重点制造业企业服务方案、三位一体服务中小企业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做好做实服务企业工作。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水平大幅增长。从规模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814户,比2012年增加335户,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12年增长2.2倍;工业增加值总量比2012年增长1.6倍。从效益看,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9亿元,比2012年(19.5亿元)增加125.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8.8亿元,比2012年(1262.0亿元)增加1836.8亿元,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优势行业地位日益明显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晋中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优化升级所带来的创新效率,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煤炭产业仍是有力支撑。2021年,煤炭行业比重仍在七成以上,达到70.32%,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6.0%,贡献突出,支撑作用明显,对我市工业的稳定性和拉动型至关重要。二是机械工业投入得到加强。2017年,重点推进的吉利晋中生产基地乘用车、商用车项目已全部投产,乘用车项目具备了甲醇、电动、汽油轿车整车柔性化生产能力,并达到1万台/月的量产规模, 2017年全年累计完成生产整车86252台,实现工业产值82.60亿元,吉利汽车的投产拉动机械行业比重明显提升,2021年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5亿元,占比为5.8%,成为全市第二大行业。三是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在全省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时期,晋中市聚焦“六新”突破,以新兴产业推动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增长。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2016年平均增长9.2%。

三、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原煤10322.2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2.9%;洗煤8325.9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10.5%;发电量281.9亿千瓦小时,较2012年平均增长4.0%;聚氯乙烯478368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192.0%;化肥28.5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23.4%;液压元件1528754件,较2012年平均增长11.0%;石墨及碳素制品1050687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10.7%;铁266.3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9.4%;中成药2480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6.0%;粗钢282.69万吨,较2012年平均增长5.7%。很多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相继推出,2021年汽车产量达到91786辆,较2017年(86252辆)增加5534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50354辆,较2017年(10988辆)增加39366辆;太阳能电池2021年486142千瓦,较2020年(405474千瓦)增加80668千瓦。

四、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群初见雏形

一是工业区域布局符合比较优势,东山地区工业比重提高。按照市委筑牢“两翼”这个“支撑点”,向区域协调要发展”的要求部署,各县(区、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各尽所长,总体持续向好。平川地区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形成了以煤炭、焦化、冶金、机械、食品等为主的工业经济;东山地区得益于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近年来,东山地区经济规模快速壮大,东山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提升,2021年,东山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7%,较2012年(29.3%)提高8.4个百分点。二是开发区对我市工业经济起到大幅带动作用。开发区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沿,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我市开发区对全市工业经济起到大幅带动作用。2021年,全市开发区经济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46户,占全市企业数的42.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7%,分县看,5个县开发区增加值增速于全县增速。

五、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复杂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长有所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面对新情况新变化要正视困难,全市上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大助企纾困育新力度,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稳龙头,坚持贯彻落实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扎实有效的“减、优、绿” 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促协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重构;谋发展,认真落实惠企政策,提升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