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中市统计局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详细内容

统计分析(月度公开)

2023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17 阅读: 【字体: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利润总额亏损收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向好,发展潜力深厚。

一、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23年上半年国家局最终标识的文化产业单位汇总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有34家企业,较去年同期增加两户;资产总计24.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7.9%;利润总额-2010.8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3711.3万元)减少1700.5万元

(一)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高,带动总体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4%、13%和13%,文化制造业对产业增长贡献率达106.8%,发挥主力军作用。具体来看,文化制造业中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复苏强劲,行业营业收入共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3%,占文化制造业比重近九成,拉动营业收入增长明显。

分行业类别看,除文化传播渠道营业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外,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均有所增长,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增长最快,较去年同期增长285.4%。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73%,本行业包含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

d8815d57cfcf42f996aa5c1e87b0d066.png

分县(区、市)看,全市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县为寿阳县,上半年实现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7%,占全市规上文化产业总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5%,寿阳县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企业稳发力,带动全县文化产业增长。榆次区文化产业企业16家,占全市比重近一半。

(二)文化产业利润总额仍为负数,但总体亏损收窄

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净亏损2010.8万元,较上年同期(-3711.3万元)减少1700.5万元。其中,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发零售业均实现盈利,分别为220万元和23.9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2.6%和减少81.7%;文化服务业亏损2254.8万元,较上年同期(-4056.6万元)减亏1801.8万元。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呈现出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业资源分散的现状。

(一)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

全市文化产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规上限上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4家中,大型企业仅有2家,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小微型企业占62%,同时,营业收入上亿的规上限上文化产业单位只有6家,且其中规模较大、实现营业收入较高的部分企业仅有部分内容属于文化及相关产业;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还不明显,目前较多地处于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行业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行业来看,2023年上半年发展态势较好的是文化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9%,占上半年文化产业总营业收入74%,而文化批零业营业收入呈现负增长。从地区来看,东部山区5县文化产业企业数量明显滞后于平川6县(区、市),34家法人单位中,仅有3家分布在东部山区,榆社及和顺两县上半年文化产业企业仍为零,可见全市文化产业的行业、地区发展仍然严重不均衡。

(三)产业整合度低,产业链上下游未打通

晋中市文化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泛,产业发展着力点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一批条件较好的资源和项目没有充分挖掘,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没有与优势项目形成良性整合。除此之外,我市文化发展产业链未打通,文化制造、文化批零及文化服务业仍处于“各自为营”的发展状况,上下游协作不紧密,品牌企业及文创产品的缺乏,使得晋中文化产业市场占有量低,难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以数字传媒产业作为晋商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快推动市直主要媒体建立报、台、网、端、号“五位一体”的融媒体格局;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引领文化产业实现新一轮发展突破,展现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定制化的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等文化新业态、新体验。

(二)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晋中市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资源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好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利用新路径,以非遗为牵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体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模式,在内容、形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下足功夫,全方位实现文化和产业交互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创造新的增长点。

(三)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培育文化龙头企业,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新兴文化业态,提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文化产业园平台建设,引导文化和创意产业向园区聚集,对文化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地域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